分享

北宋18岁的天才画家,20岁离世,一生只画一幅画,却火了一千年

 jiyun1972 2021-08-24

这世界上有很多天才,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总能一鸣惊人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宋代画家王希孟就是一名天才,小小年纪的他在绘画上展现了惊人的天赋,一生仅仅只画出了一幅十分有名的画作。

王希孟就是靠着这幅画作,美名流传了一千多年,至今人们提起他来都被他的这幅画作所惊叹画技之妙。那么究竟是一副怎样的画作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天才少年画家王希孟的传奇一生。

一、 天才画家的养成

王希孟出生于1096年,北宋宋徽宗时期。历史上关于王希孟的记载很少,我们只知道这位少年从十岁起便入宫学画。

当时的北宋没有战事,国泰民安,当朝皇帝宋徽宗着重发展文化事业,促进文化繁荣发展。于是当时催生了“宫中画师”的职业,选拔一批十几岁的孩子们进宫作画徒。

王希孟进宫之后有幸得到了宋徽宗的亲手传授,加上其本身的绘画天赋,绘画技艺得到很大的提升。

要知道,宋徽宗可不是一般人,他在诗词书画方面的造诣很深,尤其是绘画,有很高的艺术天赋。

宋徽宗还是工笔画的创始人,他画画讲究的是形神并具,画画的范围也很广,喜欢画花鸟、山水、人物以及楼阁等等,这些东西对宋徽宗来说都很擅长。

宋徽宗在位期间,十分重视绘画的发展,专门设立了画学,还将其列入了科举制度,大大鼓舞了文人画画的热情。

在宫中宋徽宗的培养下,还是孩童的王希孟每天都在刻苦学习画画,练习画画的技艺,再加上他本来的绘画天分,绘画技术也优秀于常人,周围人都对他赞赏有加。

二、 《千里江山图》

政和三年,王希孟年仅十八岁时候,开始潜心作画,花了半年的时间,画出了一幅《千里江山图》。

当王希孟手捧着这幅画拿到宋徽宗面前的时候,包括宋徽宗在内的所有看到这幅画作的人被美得目瞪口呆,这幅画实在是美得令人惊叹,难以用语言去形容它的美妙。

这幅画的内容是青山绿水下的北宋的大好河山,群山环绕下细看还有各种车队、农忙人在山间劳作。每一处画的都十分的精细,放大看都是一幅可以单独成画的美景。

画中有各种各样坐落在山间的亭台楼阁,乡间小舍,村民们都在各司其事,还有山鸟鸣涧、小桥流水,简直就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这番美景直接被天才画家王希孟画的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这幅《千里江山图》更绝妙之处在于远观和近看还不相同。从远处看,只能看到连绵的河山,被千里江山的磅礴气势所惊叹。但你若是再走进细看,会看到农夫打渔,马队迁移等等各种各样的生活百态。

这幅画简直堪称一绝,就连里面在河上飘着的小船,都根据每个船载重的不同吃水深浅程度也不相同,可见画家技艺精湛,在用心去描绘每个细致的景物。

王希孟把如此美丽的景色通过画笔带到人们的面前,给人以真实又虚幻的感受,每个人看到这幅画都有别样的感悟,这幅画也被后人世代相传,王希孟也凭借着这幅画名垂千古。

三、 英年早逝

可惜就是这样的一个天才少年画家,寿命却不长,都没来得及多画几幅代表作,就在他二十岁那年早逝了。

王希孟的早逝实在是令后人惋惜,关于他的死因大家也是众猜风云。最普遍流传的说法有两种:有人说王希孟从小身体就十分不好,是病死的,还有人说他是因为得罪了宋徽宗被秘密处死的。

上面第一种说话还算说得过去,可是第二种说法又是为何这样说呢?根据清代《北宋名画臻录》曾有记载,说是因为王希孟画了一幅《千里饿殍图》,这幅画作惹怒了徽宗,便将其赐死。

历史上的事情时间久了,很多都无从考证,有些谣言也可能越传越真。所以王希孟到底是不是被宋徽宗赐死的也没办法相信。我们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位天才少年确实是年仅二十岁就逝世了。

对于王希孟的早逝,可以说是天妒英才了。如果王希孟活得久一些,指不定现在流传的就不止是他的一幅《千里江山图》了,说不定还会有更多的画作惊艳世人。

当年在王希孟猝然离世后,北宋晚期社会十分混乱,这幅画作也落入了他人之手,一直都下落不明。

后来到了清朝初期,这幅画从民间被寻回朝廷。可是意外又再次发生,溥仪带着这幅画出了宫廷之后,这幅画又神秘丢失。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一直十分重视这幅画作,发动各方力量终于将其从民间寻回,收藏于故宫博物院。这幅画作也算是历经数百年沧桑,终于得以好好珍藏。

为了将《千里江山图》作为国宝好好传承下去,故宫博物院还授权“荣宝斋”将其进行1:1的高仿复刻发行,方便世人欣赏。这一举动是书画保护史上的一大重要壮举,对传承中华文化瑰宝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千里江山图》不仅仅是美学价值极高,其历史价值也不容小觑。因为在这幅画的身上,早就有着被历史打磨的各种印迹存在,关于它的故事更值得后人慢慢品味。

总结

北宋天才少年画家王希孟,仅仅凭借着一幅《千里江山图》便流传千年,其真正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其画作优秀,更多的是这幅画所传承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故事。相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千年之后的我们再度观赏这幅画的时候,能从中品味到别样的历史韵味。

内容素材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