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是中国历史上首位“民选”皇帝,被称为“中国第一位社会主义”实践者

 若森知道 2021-08-24

他在历史上鲜获褒评,历来被视为盗位窃权、奸诈伪善的乱臣。

史学家班固将其定义为“乱臣贼子”,《资治通鉴》将此评价全面继承下来。

1928年,胡适对他给予了赞美,“一个空想家和无私的统治者,并将他的失败归结为思想和政策过于超前。”并称他是中国第一位社会主义者。

毛泽东称他为“农民利益的代表”。

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民选”皇帝。

他就是历史上极具争议的新朝皇帝王莽。

西汉汉元帝初元四年,王莽出生,他生在一个显贵的外戚家族。他的姑姑王政君是汉元帝皇后,但不受宠。王莽14岁的时候,元帝去世,王政君的儿子刘骜继位,是为汉成帝。王政君成为皇太后,王家立马显赫起来。王莽的五个叔叔都被封为侯(仅次于王的贵族爵位),“五侯之家”权倾朝野,位极人臣。从此,王家子弟个个作威作福,盛气凌人。

但王莽却是个例外,他父亲王曼很早就去世了,孤儿寡母,没有享受到封侯待遇,王莽一家在王氏家族中被边缘化了。一个有志气的孩子,如果遭到歧视和压迫,更能激发他拼搏上进的竞争欲望,王莽正是如此。

王莽的母亲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母亲把王莽送到著名学者陈参门下学习儒家经典,她要王莽争口气,在学业上出人头地。王莽果然不负母望,勤奋钻研,求索苦读,成为陈参门下的翘楚。他对母亲至为孝顺,对同学和朋友出手慷慨,对老师十分尊重。周围的人无不夸赞这是个懂事的孩子。

成帝阳朔三年(前22),大司马王凤病重,偏瘫在床。王莽的表兄弟们不得不来探望,但往往站一站就走,弄得王凤心里发凉。王莽就不然,他代替了护士和仆人,亲自给王凤端屎端尿,还替王凤尝药,“乱首垢面,不解衣带连月。”王凤见状,大为感动和愧疚。这个平时没怎么关照的侄子竟对自己如此尽孝。弥留之际,王凤郑重地把王莽托付给皇太后王政君和汉成帝。王政君和汉成帝也早就风闻王莽卓尔不群,于是封王莽为黄门郎(随侍皇帝左右的秘书类小官),不久升为射声校尉(首都警卫部队特警支队队长),此时王莽23岁。

成帝永始元年(前16),王莽的叔叔成都侯王商上书,夸赞他精通儒家典籍,学问渊博,对人谦恭有礼,并且廉洁自律,处事公道,请求把自己的封地分给王莽。当时朝中的大名士金涉、陈汤也上书颂扬王莽。于是,王莽被封为新都侯,封邑一千五百户,晋升为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随时出入皇宫,参与决策的部长级官员)。

王莽官做大了,却更加谦逊,他把封地上的贡赋都拿来资助穷困的儒生和名士,把家里的车马、衣服也都送给需要的朋友,弄得“家无所余”。同时,他通宵达旦全力投入工作,不仅效率很高,一举一动也都符合儒家标准。对王莽这些作为,朝臣交口称赞,太后和皇帝也都庆幸选对了人,不断委以重任。此时王莽的声誉已经高过了他的叔叔们。成帝绥和元年(前8),37岁的王莽接替退休的叔叔王根,成为大司马,成为皇帝之下第一人。

史书上说,王莽担任大司马之后,“克己不倦”,更加节俭。他的母亲病了,达官贵人前去看望。出来接待客人的一个女子穿着粗布衣服,贵客们都以为这是王家的佣人,介绍之后才知道竟然是王莽的夫人,一时引起轰动,王家的简朴作风立即传遍长安。当时,很多人都认为王莽是装的,但是后来又发生了一件事,王莽的二儿子杀死了一个家奴。这种事一般情况下,把家奴给埋了,赔点钱,当啥事没发生,有想博取好名声的,可能会把儿子打一顿完事。可王莽逼着儿子自杀了!你要说这是装的,那这成本也太高了。

河北发了洪水,王莽说是自己的错,只吃素食,不吃酒肉,南方发生了旱灾,王莽说是自己不够虔诚,带头沐浴更衣。为了安置灾民,他不仅把皇家的呼池苑给撤销了,还在长安城中建了一千多套房子专门给灾民居住,一时之间,所有人都说王莽是圣人转世,舆论彻底倒向王莽。

汉成帝在45岁去世,新皇帝汉哀帝在大封外戚时,他的姑姑王政君为了让王莽避开漩涡,下诏让其离职。汉哀帝折腾了七年后在25岁这年去世,汉平帝即位。命运再次眷顾了王莽,复出后的王莽的道德光环继续大放异彩。

平帝十二岁时讨论结婚,成千上万的士人、百姓涌向政府大门,不肯离去,要求平帝必须娶王莽的女儿,以王莽之女为国母,别的女子完全丧失竞争力,王莽女儿毫无悬念被选为皇后。平帝因娶王莽之女赐给王莽的两万五千六百顷土地,王莽都退回了,聘皇后的礼金两亿钱,王莽接受六千三百万钱,其中四千三百万钱周济刘氏宗族中的没落穷人,剩下的钱大部分孝敬王政君使用。

众大臣感念至深,先是提议把新野、召陵、新息、黄邮聚等四个地方的土地赐给王莽,接着又提议加封王莽为宰衡(高于所有诸侯王公之上的职务官名,为西汉末年新创),后又奏请加封王莽九锡(自古以来视为最尊贵的九种物品,只有新皇帝登基才用),加封九锡意味着地位离皇帝不远了。

王莽拼命拒绝,就差以死明志了,皇帝说这不行,必须赏赐。全国有四十八万人联名上书,请求务必加封王莽,说王莽如果不接受,联名上书的人就把自己饿死!王莽一看这还了得,就“被迫”接受了。有人统计,当时全国人口五千万左右,以识字率不超过人口的百分之五计算,汉朝识字者最多两百万人左右。长安及周边地区能上书的知识分子也就是四十八万多人,就是说几乎所有能上书的人都参与了这个运动。

如果当时进行民意测验,王莽的支持率当在百分之九十九左右。高层官员当中,支持加九锡的王公列侯及卿大夫九百零二人,几乎百分之百。

据说皇帝后来准备禅让给王莽的时候,除了极少数大臣和匈奴反对之外,王莽以压倒性的优势,在刘氏皇族都默认的情况下,几乎是兵不血刃的当上了皇帝,这应该是历史上首位“民选”皇帝啊!这种事在中国历史上可从来没发生过。

公元8年12月,王莽代汉建新,建元“始建国”,宣布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王莽当了皇帝之后,所做的改革,可以说件件都超越了那个时代,难怪他被后人说是从现代穿越回去的。

1.王莽为了统一测量尺度,发明了游标卡尺,这与现在建筑时所用的几乎没有差别。

2.土地改革:他将土地收归国有,平均分配,将天下田改名'王田’,以王田制为名恢复井田制。没有土地的农民一对夫妻会分到一百亩田地,不足的由国家补偿。他还规定,人均土地一百亩,多占土地的人家,不管是富豪巨室还是普通百姓,立刻要无条件交出土地,分给贫民,土地不许买卖抵押……简直就是土改千年前的版本。

3.税收:王莽对于手工业者或者牵扯到买卖的商业活动收取所得税,用于平息物价和贷款支出。

4.廉租房:王莽还曾实行廉租房政策,长安城中投资建设共200个廉租房住宅小区,供贫民居住。

5.无息贷款:经营生意农商的可以向国家贷款,国家收取利润的十分之一,进行祭祀或者丧事的,国家可以无息贷款。

6.设立国企:他将酒、盐、铁全部收为国有,而且一些山林矿山全部收为国有,私人开采必须得到国家的同意。

7.计划经济:王莽实行政府控制物价,禁止商人囤货炒作,商人货物低于政府定价随意买卖,有点像今天的物价局发布的产品指导价。

8.废除奴隶制度:王莽当时十分痛恨奴隶制度,禁止买卖奴婢,但是真正禁止买卖奴婢也是在解放后才废止的,看来王莽具有现代人那种人生来平等的思想。

9.他强迫那些无业游民参加劳动,不参加劳动的还会进行小额的罚款和劳役,导致治安突然好转。

很难以想象,这么多超前的政策,是在两千年之前,由一个自幼接受儒家思想熏陶的人想出来的。难怪胡适先生都感叹:“王莽是中国第一位社会主义者。”

然而,这些改革的政策在实施后发现与当时的国情严重脱节,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给老百姓带来了巨大痛苦,农民暴动风起云涌,绿林赤眉南北起义。王莽统治的末期,天下大乱,新莽地皇四年,起义军攻入长安,王莽死于乱军之中。王莽共在位16年,卒年69岁 ,而新朝也成为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朝代之一。王莽的新政所制造的灾难使人口仅剩原总人口的五分之一,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悲惨的时期之一。

有很多历史学家认为王莽是个“伪君子”,他做的所有善事和善举都是在为篡位铺路,白居易曾作诗: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对于王莽的争论,西方史学家给出了较为客观的评价:“实际上,王莽显然是一个能干而有雄心的人,在必要时也残酷无情。他具有吸引别人追随他的才能,兴趣异常广泛。他对亲戚的感情可能完全是真诚的,在早期,他根本不可能怀有篡夺皇位之心。”

历史上很多人物,远比我们看到的复杂,你以为的圣人,也许私底下是个龌龊小人,你认为的乱臣贼子,也许心怀拯救天下之理想,只是这些真相,我们也许永远都看不到了。

坚持原创,欢迎转发,请尊重付出,注明出处

小调查


如果大家对此文章感兴趣,请扫描下面的二维码进入“若森知道”(梓健讲历史)微信圈子中可以与我互动交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