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代越窑鉴定

 博搜艺术 2021-08-24

  在唐初,邢瓷的地位很高,在社会上非常普及。陆羽将越窑和北方最主要的邢窑比较,推崇越窑类玉、类冰的高雅品质,使越窑青瓷在全国获得了高度的知名度和认同感。越州的青瓷再次得到了崛起,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唐开始对于青瓷审美的兴起。

  

  越窑、邢窑,分别是“南青”和“北白”的代表。窑以州名,可能与州府地区是重要的集散地有关。窑场的实际位置要靠近原料、燃料,通常较为偏僻。据现有研究成果,唐代越窑最重要的产地在今宁波慈溪上林湖一带,沿湖窑址密布,至晚唐五代至于极盛,生产规模很大。也是在晚唐五代时期,越窑研制生产出“夺得千峰翠色来”的秘色瓷,深为时人所珍,唐、吴越、辽、宋等朝帝王对秘色瓷的使用,均有迹可循。有诗盛赞“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可见越瓷“如冰似玉”之说乃有共识,而秘色为此中极 品。

  盛唐的越窑与唐代晚期到五代时期的越窑比起来,颜色更加青翠漂亮。这件青瓷温碗与法门寺出土的秘色瓷的颜色非常接近。和法门寺的宝藏一样,大量出土之物让我们后人重新看到了他们真实的面目,有幸目睹先人创造的灿烂文明。

  

  中国瓷器起源于汉代,但直到唐代才真正成熟,自唐代始中国由陶器时代进入瓷器时代。

  唐宋时期,烧制瓷器的地域和范围相当广,在绍兴、上于、嵊县、余姚、慈溪、鄞县、镇海、奉化、象山等地都发现了大量的越窑窑址,而且其分布区域和数量都空 前超过了前代,仅余姚上村湖一带就分布着窑址二十余处,越窑青瓷生产在唐朝和北宋发展成为鼎盛时期。

  

  唐代越窑的烧造地主要集中在上虞、余姚、宁波等地,以后逐渐扩展,形成越窑窑系。按越窑器型和风格可分为初唐时期和中晚唐时期。越窑之名,最早见于唐代,陆羽在《茶经》中说:“越瓷类玉邢瓷类冰”。唐代通常以所在州名命名瓷窑。当时,越窑的主要窑场在越州的余姚、上虞一带。因此越窑是指坐落在唐代天宝年间越州辖区(会稽、山阴、诸暨、余姚、剡县、萧山、上虞七县)内的窑场,以出产类玉似冰的青瓷而着称,超出这个范围的浙江其它地区的窑场,尽管生产越窑风格的青瓷,但不能称之为越窑,而只能为越窑系窑场。

  唐朝文学家、农学家、藏书家陆龟蒙曾这样赞美越窑青瓷“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唐代的文人雅士喜欢饮茶。越窑青瓷温润如玉的釉质,青绿略带闪黄的色彩能完 美地烘托出茶汤的绿色。因此越窑青瓷受到了文人雅士的喜爱。盛行的饮茶风尚对越窑青瓷的形制也有所影响。唐代早期以瘦高的立型器为主,到了唐代晚期出现了荷叶式、花口式的盘和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