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产恐怖游戏的发展还有未来吗?

 游戏客栈 2021-08-24

人们对恐怖游戏的认知,最初来源于日本和欧美。作为许多经典恐怖故事起源的中国,却鲜少有知名作品令人津津乐道。

《寂静岭》、《生化危机》、《零红蝶》等就算不去细说,几乎所有玩家也知道它们的大名。《纸嫁衣》、《探灵》、《灵魂筹码》等国产游戏却是只有会玩国产恐怖游戏的玩家才了解。

许多年中,玩家一直在期待国产高质量恐怖游戏的问世。

可惜2021年的今天,还是没有等到能让人折服的作品在中国出现。

为什么经典列表里依旧没有国产?国产恐怖游戏发展在中国还有未来吗?

虽然我知道游戏工作者的辛苦,也明白开发恐怖游戏者是在怎样的压力下进行工作的,但有一些问题却不得在此拿出来进行探讨。在此先说,如有冒犯请见谅!


 从夜嫁到纸嫁衣,

趋于同质化的国产恐怖故事


恐怖游戏带给玩家“恐怖感”的只有鬼吗?想起曾经一部影视剧里有这样一段台词“我怕鬼,但鬼不会主动伤害我。我不怕人,但人总能带给我未知的恐惧。”往往,影视剧中恐怖的不是鬼,而是由鬼反射出的人心,可国产恐怖游戏里带给人耳目一新,以及不同恐惧感的只有鬼。

目前正在TapTap开启测试的《纸嫁衣》,主线故事是帮助男主角找寻他消失的新娘女主角,在找寻的过程中,男主角了解到新娘村子里的暗黑风俗,以及遇见一系列的灵异故事。如果是常玩恐怖游戏的玩家,主线故事说到这里是否觉得内容有些眼熟?

在前年(2019年)吉游社发行过一款恐怖手游《探灵》,它共有两个故事组成“罗盘”与“夜嫁”。其中“夜嫁”是讲述的一对喜欢研究灵异事件的兄弟伙接到女主角的一个委托于是来到了一个村庄,在村庄里,兄弟伙中的男主角与女主角经历了许多灵异事件,也发现了村庄的暗黑风俗,后来女主角突然失踪,男主角为了找寻女主,开始深入调查村庄夜嫁(阴婚)的真相。

村庄的暗黑风俗、女主消失、出嫁、男主调查真相,这四大元素成为《夜嫁》和《纸嫁衣》的主要内容架构,跳出架构外,两款恐怖游戏也许不同的只有画质和鬼的气氛烘托,以及填充进架构里的由鬼引发的灵异事件内容而已。

当同质化趋势出现后,两款游戏毫无意外的出现了玩家间的对阵以及叫骂,使得恐怖游戏玩家圈中逐渐变得乌烟瘴气。

值得一提的是,《探灵》系列之一“夜嫁”和《纸嫁衣》不仅架构相似,就连开发类型也同为单机文字解谜互动。这样说也不准确,正确的说法应当是:目前国内开发的所有恐怖游戏均为单机文字解谜互动类型,再无其他。


 恐怖=解谜?

开发者扎堆研发单机文字解谜手游 


打开TapTap寻找热门恐怖游戏,你会发现搜寻到的恐怖游戏几乎都会带有这些标签:“解谜”、“文字”、“单机”。在steam国内平台,你能搜到的今年国产热销恐怖新游也是解谜类。不知从何时起,恐怖游戏开发必定为单机文字、解谜类型已成为行业“铁律”。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在国产游戏里你很少能找到带有恐怖元素比较不错的射击、冒险游戏。但在国外的单机游戏中,你却能玩到诸如《恶灵附身》等解谜之外的恐怖产品。

同样是恐怖单机产品,为什么国内外在开发类型的选择上差别如此大呢?首先是成本的控制,恐怖游戏对于国内来讲仍然属于小众群体,从盈利角度看更多人认为就算制作单机,恐怖游戏的销量也不会超过其他游戏大作,投资太大得不偿失。其次是市场环境因素,在国内多数玩家都是在手机上体验游戏,而手游想要上架需得过审,尽管现在游戏采取的是年龄分级制度,但过于恐怖血腥的内容依旧没办法拿到版号,而开发成文字游戏则能很好的规避这样的风险。另外如果恐怖游戏最终选择是做主机版,比如上架Steam平台,那么将会意味着其受众范围具有局限性,并且开发Steam游戏的国内团队多数为中、小型开发商,因此他们成本预算有限,就算拉到投资,金额也不会太大,所以势必最终开发的恐怖游戏类型也以较为保险(主要是保本)的解谜游戏为主。

成本的控制与大环境等条件因素影响,使得想要开发恐怖游戏的研发者不得不扎堆单机解谜文字游戏阵营。他们认为这样的做法,能让恐怖游戏得以在国内发展,可是他们忘记了,将所有的羊赶进一个羊圈会造成内卷,也容易出现上文所提及的内容同质化趋势,

除此之外在恐怖游戏单一发展的背后,还埋伏着一个定时炸弹、重量级伏笔:当经典鬼故事桥段(包含传统迷信、都市/校园/乡村传说)等架构、内容被反复借鉴套用N次后,恐怖游戏依旧没有任何新颖的玩法出现。长此以往,玩家还会对这些恐怖游戏感到恐惧吗?也许国内传统鬼片的发展路程能为我们带来些许思考。


 当经典鬼故事桥段过度套用,玩法无创意,恐怖游戏将不再恐怖


90年代初,中国香港恐怖电影在国内风靡,由于当时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国内并没有任何恐怖影视剧上映,因此《回魂夜》、《僵尸叔叔》等这些单纯讲鬼的故事瞬间成为许多年轻人喜欢和猎奇的影视剧题材,也是从那时开始国内开始流行“鬼片”。而到了2021年,恐怖电影如果只是讲鬼故事已很难获得观众的好感。比如《兴安岭猎人传说》是关于驱鬼的影视剧,在2021年4月上映,豆瓣评分只有6分;又比如《馗降:粽邪2》是写传统送肉粽仪式最重要的桥段—跳锺馗所发生的故事,在2020年9月上映,豆瓣评分5.9分。这些描写传统迷信的国内影片已渐渐失去它的市场份额,致使其失败的最主要原因只有一个:情节大体能猜到,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再不能从这些影片当中获得刺激和猎奇的感觉。

传统鬼片的遭遇正是未来国产恐怖游戏发展的写照。可能有人会说,没关系!经典鬼故事桥段用完后,我们可以再去找新的恐怖题材和创意,现在就这样吧。对此,真希望抱着如此想法的研发者可以看看恐怖影视剧市场,如今占据半壁江山的是否还有国产恐怖片的一席之地?根据豆瓣电影的数据分析,评分最高的前10位恐怖电影中,100%均为国外作品。这也就是说,如果要等到经典鬼故事桥段用无可用后,再去寻找新的恐怖素材、创意,国产恐怖游戏的发展早已停滞不前。

粗粗看了下TapTap平台热门的恐怖游戏类型,在前40款游戏中,85%为经典鬼故事桥段,其中校园传说、古宅探险还有医院惊魂使用最多,玩法多数是老四套:在npc对话中了解内容、选择走向解锁结局、找小道具或者机关线索推动游戏关卡、互动小游戏穿插其中提高玩家互动参与感。可能不需要10年,就在3年内如今还说这些恐怖游戏好可怕的玩家就会逐渐对它们失去兴趣继而流失。更何况国产恐怖游戏的竞争对手不仅有自己的国内同胞,更有国外产品。


 如果未来只能深耕恐怖解谜游戏,套用经典的方法还能用多久?


在2021年,国外也推出了一款恐怖解谜游戏,它的名字叫《灵媒》(The Medium)。与国产恐怖游戏的设定最为不同的是,当国内开发者还在尝试如何将一个恐怖故事说得生动并且有深度时。这款游戏已经开始追求一种境界,用游戏为大家带来救赎与人性的探讨。游戏设计者对《灵媒》故事内容进行了现实与精神双重世界的游戏设定,作为灵媒的玩家,在现实里看到的一切将与在精神世界中看到的完全不同。这使得游戏的刺激感提升的同时,也让游戏剧情不再从单一角度呈现出来。套用玩家的一句话,这样的设定让人沉浸到溺毙。

无疑,就作者个人而言玩过《灵媒》后,几乎有一段时间都不敢再玩国产恐怖游戏。无他,怕自己忍不住挑刺。但这并不是说国产恐怖产品没有特色,多重结局与有趣的互动小玩法一直是国产恐怖游戏的亮点,但是在画面感、配乐、主要玩法创意、剧情深度等这些大架构上,国产恐怖确实还有一段长路要走。如果国产恐怖游戏最终必定只能继续在解谜游戏深耕,《灵媒》已经让国内玩家看到了解谜恐怖游戏的高级状态,所以在未来只是套用经典鬼故事桥段是没法让国产恐怖游戏未来发展更显优势的。经典鬼故事桥段只能成为游戏的元素之一,更多的是内里的剧情创意和故事深度。

结语:

国产恐怖游戏发展还有未来吗?作为一个恐怖游戏爱好者,在2021年已厌倦了国产恐怖产品,希望在2022年能有天花板级别的恐怖游戏面世。

作者:祢豆子

( 完 )

    大家好,游戏客栈是专注IP资讯的产业媒体,2020年,游戏客栈的记者们撰写了图书《正面管教:孩子的游戏思维管理》,这是一本探讨“如何防止孩子沉迷游戏的图书,书中记录了大量正面管教孩子玩游戏的真实案例,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让更多的社会人士、家长、老师,可以正视未成年人玩游戏的问题,同时我们也希望为整个游戏行业正名,我们不仅是一个高速发展的行业,也是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行业,每一家游戏公司都会为未成年人游戏保护做出自己的努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