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辽东三地委】抚、本、新战斗片断(三)

 公众号辽河记忆 2021-08-25
永陵整编前后
1946年5月底,敌人相继占领辽南各城镇后,按其“先南后北”的战略方针急进北犯,先后占四平、长春、德惠,前锋已抵至松花江边。此时国民党军队深感战线拉得太长,兵力不足,又耍缓兵之计,企图利用暂时停战调整部署,继续从关内向东北增兵。我军为争取政治上的主动,于6月7日根据同国民党达成的“东北停战协定”,辽东省委派原本溪市委书记李力果同志去抚顺作为我方代表与国民党谈判。我党、政、军充分利用停战这一有利时机,坚决贯彻东北局“七・七”会议精神,派大批干部背上背包,深入农村,进一步发动群众,反奸清算,实行“二・五”减租,发展生产,创建根据地,准备同国民党进行长期斗争。


第三军分区撤出抚顺市后为了适应新的情况,东北局又决定把第三军分区管辖的铁岭、清原两县划出,本溪县划归第三军分区,隶属于安东军区。同时,地委、专署、分区机关也进行了组织调整。地委的饶斌同志调走,由王一伦同志任书记,刘子载、杨春茂同志为副书记;专署仍由李涛同志任专员,陈北辰、任仲夷同志为副专员;军分区由焦若愚同志为政治委员,张捷勋同志为副司令员,王屏为副政委兼主任,李飞同志为参谋长,曹公和同志为副参谋长。部队进行了调整,将原抚顺保安旅一团编为分区基干一团,徐东为团长、何丁为政委;将本溪保安司令部下属的5个连队(内一个回民连)和原分区二团合编为基干二团,杨书明同志为团长,赵尚红为政委;将沈阳县保安团和抚顺县大队合编为分区基干三团,张志超为团长,县委书记张澍兼政委,将本溪保安司令部下属的工人大队编为本溪县保安团,赵俭为团长,县委汪之力兼政委;新宾县大队由许德友为大队长,县委刘曾浩兼政委。军分区直属分队有警卫营、侦察连、炮兵连和教导大队。
这时我分区的任务,一是以少数兵力在本溪、抚顺敌占区边沿监视敌人,配合地方工作同志发动群众,进行反蚕食斗争;二是多数部队抓紧时间整顿组织,补充兵员,充实装备,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练兵活动。经过一段时间训练,提高了军事政治素质,增强了部队的战斗力,为迎接更加艰苦地斗争打下了良好基础。国民党绝不会遵守6月7日达成的东北停战协定,是我们早料到的。8月下旬,敌人继续向热河进攻,占领承德等地,妄图切断华北与东北的联系,扫除后顾之忧,为尔后向东北举行更大的进攻做准备。南满之敌亦加紧了对我分区的进攻。我基干三团配合武装工作队、侦察分队,在五龙口、郑家堡子以西地区多次击溃抚顺东犯之敌。在腰堡子、下古家子之间一次伏击战中,俘敌120余人,其中有二〇七师1个排,都是美国人训练出来的学生兵,当了俘虏还不服输,说:“你们打得不是正规战,藏起来捉我们,不合乎兵法。”本溪的国民党五十二军经常派出部队,配合地头蛇黄锡山的伪保安队,不断向本溪县小市进攻。我分区部队积极打击该敌,一次在小市西的谢家岭阻击战中,歼敌百余人,缴获长短枪40多支,及一批物资和马匹。我们在敌边沿地区的积极行动,既配合了地方工作同志发动群众开展对敌斗争,又保证了分区部队的调整和训练。1946年10月,国民党采取“北守南攻”方针,拼凑八个多师10万余人的兵力,对辽东军区大举进攻。10月7日,我四纵队十ー师在小市击溃敌二十五师一个团后转移,该地区由本溪保安团配属基干二团的一个营接防,由赵俭、汪之力同志统一指挥,在三架岭、谢家岭、八盘岭地域继续阻敌东进。经10天激战,给敌以大量消耗,尔后转入敌后继续牵制敌人。抚顺之敌第二○七师同时出动,向清河城方向进攻,于马圈子一带与我基干三团激战。我三团一部配合侦察分队插入敌后,在五龙口地区消灭敌保安团一个中队。
10月11日,敌五十二军一九五师由南杂木出动向新宾县进攻,于上、下夹河遭我基干二团(欠一个营)的阻击。该敌一个加强团约5个营的兵力于14日占领永陵。在敌占领永陵的当天,韩先楚同志带领第十师(欠二十九团)和我分区基干一团赶到,迅速将敌包围。韩先楚同志和我的指挥所设在永陵南侧的一个高地上,统一指挥。十师二十八团在永陵南侧、基干一团在东侧向敌攻击,同时以我基干二团继续在苏子河东、马风沟、大和睦一带利用有利地形阻敌后续部队。攻打永陵的战斗进行得很激烈,从拂晓打到下午,才将敌人压缩在街内西北角。敌仍负隅顽抗,固守待援。在北线,敌一八二师、新二十二师攻占清原后,急转南下,于10月14日晨占领新宾县城,下午即火速西返,解救永陵被围之敌,并有4架飞机轮番向我阵地投弹扫射,拖护地面之敌向我背后进攻。敌一九五师后续部队亦突破了我基干二团的层层防御,进至永陵西北,占领了高地。此时我围攻永陵的部队已歼敌一个多600余人,由于处在敌人东西夹击之下,决定撤出战斗。我基干一团二梯队营及分区警卫营,由副团长文彬同志带领,跑步抢占永陵以东的南石场、西石场两侧高地,英勇阻敌,掩护我十师三十团撤出战斗。韩先楚同志率十师奉命转移。我分区基干二团转移到新宾县城附近,由团长杨书明、县委书记刘曾浩统一指挥,继续袭扰、牵制、阻击敌人进攻。我基干一团南撤到榆树底,与地委、专署、分区机关会合,同时转移到本溪县的碱厂。曹公和、李发一同志已率新宾县及分区党政军后方机关转移到平顶山。这时,我本溪保安团收复了田师傅,并前出至小市一带活动。我基干三团依托三块石,积极与救兵台、马圈子、清河城等地的敌人作斗争。
10月25日,敌人占领了安东。我四纵队在新开岭地区集中全力歼灭了蒋军五十二军二十五师,为了达到全歼的目的,基干三团两个连队,在后安河子的腰岭一带阻击5个小时;我军主力四纵十师、十一师在永陵一带阻击敌人三昼夜,边战边撤、诱敌深入,于新开岭全歼该敌之后,由于我主力向长白山根据地后撤,宽甸、桓仁、辑安相继被敌占领。11月3日,敌人占领了通化,打通了通化至新宾、桓仁、宽甸的公路线,并在沿线设立据点。从此,我分区完全陷入敌后。11月10日前后,小市敌人东犯占领田师傅。我分区基干一团完成在赛马集阻击敌人、配合新开岭战斗的任务后,撤至碱厂。本溪保安及县委、县府机关转向草河口地区活动,寻求战机。地委、专署、分区机关转移到草盆沟。地委开会研究,判断敌人会继续进攻,决定乘敌占领地区立足未稳,地委、专署及分区留下较为精干的指挥机构,其余人员由地委副书记刘子载、分区副司令员张捷勋和副参谋长曹公和率领,并带一批物资,转移到靠近长白山的辑安以东地区建立后方。后因情况紧急,渡过了鸭绿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