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激励人上进的榜样力量——我对田春鸟先生“口述”的关注

 戏剧传媒 2021-08-25
笔者看过田春鸟先生三个“口述”材料:一个是《燕赵霞光——河北戏曲老艺术家口述实录》中《含辛如苦悟真谛——河北梆子田春鸟》。看了与其同题目的光盘。还有一个是《河北记忆》中《梨园春鸟鸣——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田春鸟口述史访谈纪实》。
这三个“口述”,他激情满怀,精神饱满。他从一位表演艺术家的视角和自身经历、经验积累和切实感受出发,侃侃而谈,亲切的话语朴实无华,绝无自我溢美之词,“口述”流露出他的谦逊与率直,蕴含着奋斗的精神。思想内容丰富,真情实感,表现出这位老先生高尚的人生境界和理想信念,话语承载着一种文化力量和精神力量,散发着进取的光芒,彰显出为他独有的人格魅力。他的口述表现出他为河北梆子的主动作为,刻印着他不忘初心,担当使命的责任感。他的一言一行体现出那个时代老一辈舞台表演艺术家的精神风貌,他的口述是一幅展开的一生从艺的美丽画卷。

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田春鸟先生


笔者对现已85岁高龄的田先生尊仰有加。他一生业绩斐然,他的精神、思想及所做的一切充溢着榜样的力量,激励人上进。感刻之余,泚笔为文。
田春鸟对于河北梆子的执着、痴迷与梦想,喻示着他前进在艺术这条漫长路上的坚定、奋勇与克难,也喻示着他久久为功,必有建树。
他十来岁,就被戏里的角色吸引而倍感兴趣,于是,他在村里,到村外看演出,愈加上瘾,由偷着去学,到请艺人来家里教,再到外村去演,勤勉宵旰。父亲知道了,训斥他,威吓他,罚他跪,不让他走这条路,可丝毫动摇不了他的决心,终于走上了梨园之路。时光如流,岁月不居,至今他已从艺达67年之久。这期间,他一直按照自己设计的轨道坚定地砥砺前行,善于学习,勇于吃苦,遇到困难不退缩,攻坚克难,务实创新。
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后,由于受多元文化冲击,也由于其他诸种原因,使得河北梆子濒临危机,演出市场寥落,不少专业人才流转他业,或徙倚之后而迁别域,而田春鸟却不改初心,坚如磐石,毫不动摇。
他是演小生的,到十五六岁时,嗓子出现“倒仓”现象。这对于一个男演员来说,是一个严峻考验,也是能否再“倒过去”的一关,若倒不过去,就得改变工种,但田春鸟是一位勇于“克难”的演员,他向老师请教,长期坚持早起到村外头,野地里,水井旁等环境好、空气新鲜的地方喊嗓儿,吊噪儿,坚持练了四五个月,奇迹终于出现了,嗓音又恢复了原状。

▲河北梆子《钟馗》剧照,田春鸟饰演杜平。


功高在于立志,业广在于勤勉。田春鸟非常勤勉刻苦好学,这是他艺术生活的常态。他说:“梅花香自苦寒来。”“当个好演员,你必须刻苦;你吃不了苦,就当不了好演员。”举一个例子,他在《钟馗》戏中饰演杜平,其中有杜平吹箫这一情节。以往是由乐队人代吹,剧中人物只做其状,可上进的田春鸟不同意这样做,他为了更真实地表达杜平对恶势力的愤怒,对好友钟馗的思念,一定要亲自吹。于是,他就开始练起了吹箫。俗语有一句话:“千年笛子万年箫。”这话虽然有些夸张,但是,也说明吹箫练好了相当不容易。田春鸟把箫带在身上,无论在什么地方,他都不停地练,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练得嘴唇裂出了口子,大拇指磨出了茧子。业内人给他起了一个“田老邪”的绰号。田春鸟手上的茧子至今犹存。这是他刻苦学习的见证。经过一年的练习,终得殊效。在戏中,他吹出了杜平那种“满腹悲愤情难尽,洞箫一曲寄哀忱”的情感,且饶有韵味。舞台剧中人物亲自吹箫是田春鸟先生的嘎嘎独创。

▲田春鸟老师练习吹箫。

笔者感叹,就读小学、中学、大学以及各类学校的莘莘学子,若都有田春鸟先生这种勇于克服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还有什么学业学不精透呢!
田春鸟的独创性及积极上进之心是值得人们借鉴和学习的。20世纪80年代,他曾患过“声带小结”,这对于他是一个沉重打击。但是,他不气馁,不灰心。他一方面找治疗嗓子的专家大夫给以治疗,另一方面,向上海林俊卿博士请教,学习其科学咽音方法的八个步骤,借鉴吸收京剧名家姜妙香先生的虎音、嘡音和叶盛兰先生的龙凤音,又吸收河北梆子老生唱腔的浑厚苍劲的一部分因素,旦角委婉细腻的声腔,还借鉴内蒙古和陕西民歌及昆曲中的一些东西,把这些有益于河北梆子唱腔的成分进行合理融合,刻苦练习,寒来暑往,持之以恒,从不间断,到了“三年不窥园”的地步,终于彻底地治好了嗓子,他真假混合声进行转换与衔接,使得唱腔低而不虚,高而不燥,唱念声音和谐一致,自然流畅,悦耳动听,游刃有余地驾驭各种高难度的唱工戏,开创了田派小生唱腔新路。他是在原来传统演唱方法的基础上加以创新的。这一创新,丰富并发展了河北梆子小生唱腔,形成了清新健美的独特的演唱风格。在此之前,在河北梆子的历史上,没有非常著名的小生代表人物和代表性剧目,也没有系统的小生唱腔,又没有榜样可模仿。田春鸟先生把河北梆子朴实无华的表演风格及其美学价值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田春鸟的舞台艺术受到海内外观众的欢迎与喜爱以及专家们的肯定与好评,他成为河北梆子小生演唱艺术的权威及泰斗。
田春鸟这一演唱发音的独创性启示人们:遇到困难,不要灰心,要想办法战胜困难。这样,困难往往会成为进取者进行创新的一个起点和契机。
田春鸟口述实录光盘,是他口述和他一些戏曲演唱片断交替呈现的,构成了演唱与口述交相辉映的艺术效果,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田春鸟演唱小生清脆响亮,字正腔圆,刚柔相济,声情并茂。他咬字正,吐字清,送字远,高低得当,任何人都能听得清清楚楚。他的演唱技艺做到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演唱出了男性青少年的血气方刚,风华正茂,朝气蓬勃,充分体现出角色的青春气象和做派。
角色温情脉脉的,侠肝义胆的,机灵潇洒的,贫贱不移的,智勇双全的,浩气凛然的……这诸多角色的唱念做打都表演得出神入化,新颖鲜活。就是表演那些盛气凌人的,年轻初贪的,背信弃义的……也展现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他演出了不同人物的迥异性格。他对于所饰演的人物和在戏中的每一个情节都要进行一番探幽析微,所以,他的演唱充分表现出这一田派小生创始人独特的舞台神韵而自成风景,博得观众的喜爱。民间曾流传这样一句话:“宁可冬天不穿袄,不能不看田春鸟。”看田春鸟的戏沁人心脾,大饱眼福。他在《蝴蝶杯》中饰演田玉川,有一段是先小慢板后转二六的“出城来步轻快和风扑面……果然是好景色名不虚传”的唱段早已成为经典,被众多小生竞相模仿。

▲河北梆子《蝴蝶杯》剧照,田春鸟饰田玉川。


田春鸟先生从艺几十年,一直把河北梆子的生存、发展与传承当做自己的命根子。为庚续其血脉,他孜孜在念,奔走呼号,尽了洪荒之力。在河北梆子处于衰弱时期,他与时任院长的李健锁共同向有关部门呈报过专题报告,如实反映了河北梆子当时存在的人才缺乏衔接及后继乏人等亟待解决的问题。1996年,他牵头和齐花坦一起提出了《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关心和支持河北梆子事业》的第812号提案……并且在剧院成立了“振兴河北梆子办公室”。报告得到了省政府的重视,特批给河北梆子剧院48名事业定向编制。这些人经过在培训基地或艺校学习,专业水平不断提高。他们毕业后,充实了河北梆子队伍,成为一股新生力量。
2012年12月28日,田春鸟向省厅并省委宣传部呈递了“关于参加'中戏’举办河北梆子大学本科教育的呼吁书”,参与签名的共有38人,其中有些人在业内是很有威望和重量级的人物。中国戏曲学院于2015年开始设立河北梆子本科班。这标志着具有百年历史的河北梆子剧种从此将实现本科教育,掀开了河北梆子历史发展新的一页。有些优秀的青年演员,如:郝仕超、孙娜、张警月等人都曾入中国戏曲学院河北梆子本科表演系深造,都早已毕业,成为河北梆子剧院的骨干力量。
田春鸟退休后,为了河北梆子的传承,仍然自强不息,一如既往地奋进着。他扶掖后学,收了9次学生和14个徒弟,他首先声明不收取任何费用,是尽义务的。这些学生和弟子有专业的,也有非专业的。年龄段不一,最小的弟子比他小70多岁。他以极大的热忱和高度的责任心为他们说戏、教戏,并进行剀切地教导,激励他们上进,为戏曲事业勇于担当,让他们对前程充满向往与追求。他总是做出榜样以示后生,因为他深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觉得这样做是自己艺术生活快乐的存在,是延续戏脉的责任与担当。
他出版了两部作品,一部书和八盘音像专辑,将于2021年下半出版《田春鸟唱腔曲谱集》。这也是他传承河北梆子的内容之一。
2012年6月,田春鸟先生荣获首届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被誉为“燕赵小生第一人”“河北梆子田派创始人”“小生泰斗”“德艺双馨的人民艺术家”。德高者可敬,艺精者可钦。
田春鸟从事河北梆子事业达67年之久,成就了他艺术人生的长度,国内外演出60余出戏,拓展了他艺术人生的宽度。一直以来,他牢记党和人民对他的培育之恩,他在“口述”中这样说:“我得好好感谢党,感谢人民和戏迷观众。”他说到他的一生有两大精神支柱:一个是1953年10月赴朝给志愿军指战员演出受到极大地教育和感动,一个是1962年在北戴河演出受到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接见与鼓励。这是他一生最大的荣幸,给了他在戏曲事业上勇往直前的不竭动力。他从党对文艺的重视与关怀中汲取营养和力量,他在事业上的梦想使他永不懈怠。田春鸟是有思想和定力的人。他总是警醒自己,不忘来时的路,走好前行的路。他信念坚定,在事业中立根铸魂,进行常态化的磨砺,自强不息,开拓奋进。
田春鸟从小就培塑了自己纯纯净净的品德,他信仰明确。他深知:只有静水,方能流深;行有所信,方能行远。他虚已下人,慥慥为人。与人为善,尊重观众。水为善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极天啊!
田先生是一位耆宿之人,在67年的艺术生涯中,方向把握得准,艺术练得精透,谱写出了灿美的舞台艺术华章,成为一代斑斓多姿的艺术大师。
田先生的“口述”激励人上进,他所表现出的一切,不光是业内人进行艺术修养和工作行为的圭臬,也是社会各界人们学习的榜样,其意义是看得见的哲理,启示着人们:一个人选定好了某种职业,就该对其热爱与执着,勇于开拓创新,模范地担当好肩上使命,为事业尽其毕生的智慧与力量。

2021年8月23日




作者 :胡文善,男,共产党员。特级教师,河北省优秀园丁,承德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全国语文学习科学专业委员会会员及第一届学术委员。全国优秀辅导员。入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成就与展望》。曾任《现代教育与研究》(上)、《作文辅导与训练教程》等书副主编。在所发表的各类文章中有多篇获国家级壹等奖、特等奖。2006年退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