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10812我是大医生视频和笔记:齐海梅,三餐里的长寿蛋白,胆固醇

 zhuxrgf 2021-08-25
 发布时间:2021-08-16 15:12:59 作者:百年养生网 出处:百年养生网
本页提供2021年8月12日北京卫视我是大医生节目视频全集和要点笔记,节目请到的嘉宾是齐海梅。主题是《三餐里的"长寿”蛋白》。主要介绍“长寿蛋白”糊糊的制作方法,科学分配三餐主食的方法等相关内容,百年养生网提供视频全集的在线观看和主要内容介绍(节目要点笔记)。
三餐里的"长寿”蛋白
图:三餐里的"长寿”蛋白
齐海梅:北老年医学部病房主任、主任医师。
蛋白质是维持一个人生命最基本最重要的物质,一旦蛋白质缺乏超过20%,可直接导致死亡。
正常情况下,每人每天的蛋白质摄入量应该为体重(kg)×1.2-1.5克的蛋白质。以60kg的人为例,每天蛋白质摄入量应在80g左右。
鸡、牛、猪肉虽然蛋白质含量高,但同时也含有胆固醇,比如鸡皮含有大量胆固醇和饱和脂肪,过量食用将大大增加高血脂、高血压甚至动脉粥样硬化风险。所以,过多的动物蛋白摄入,可能成为“减寿蛋白”。
英国医学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发现:不管体重如何,摄入动物蛋白都与高胆固醇水平相关,而摄入植物蛋白都与低胆固醇水平相关。
与“减寿蛋白”相对应的是“长寿蛋白”-植物蛋白,它不含有胆固醇,且富含纤维,是优质蛋白。
而且美国医学杂志也有研究表明:用植物蛋白代替动物蛋白,人的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可以下降两位数。所以,日常可以适当增加植物蛋白的摄入比例。
“长寿蛋白”糊糊的制作方法:花生、藜麦、紫米、黄豆、黑豆、红豆、绿豆各一份,用清水浸泡一夜,放入豆浆机中煮成豆浆,再加上2-3勺的即食燕麦片即可。
每日“长寿”蛋白食谱:
早餐:1杯牛奶/豆浆+1个鸡蛋;
午餐:2两猪瘦肉/去皮鸡肉/鱼肉;
晚餐:2两杂粮粥/1杯杂豆豆浆/炒豆皮/豆腐。
走路有可能是健康的“双刃剑”,只有走对了,才能有助于长寿,而错走了“减寿步”,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健康隐患。
有数据显示,40岁以上的男性,超过90%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肢负重关节的骨性关节炎。而走路姿势不对,膝关节需要承受的重量可以达到体重的150%甚至200%。
膝关节之间有一层软骨,起到缓冲重力和润滑的作用。从30岁开始,软骨层就开始变薄,而走姿不正确,更会加速软骨退化变薄。当软骨磨没了,骨头相互磨损,就会导致关节面的破坏和损伤,引起骨刺、滑膜炎、关节腔积液、关节炎等。
正确的走路姿势应该是:足跟先着地,然后像往前滚动一样全脚掌着地,全脚受力比较均匀。女性穿裙子时,还可以通过裙子中缝是否发生位置偏移,来判断骨盆的稳定性。
想要走出“长寿步”,必须谨记“稳、准、狠”三个字。
稳:每迈一步都要十分稳当,不要左摇右晃;
准:脚尖向前,不要外八或内扣;
狠:腿迈出去以后,用核心力量往前走。
食物供能分为两种:一是快速供能的食物,即碳水化合物;二是慢速供能,即脂肪、蛋白质等。如果碳水化合物吃不够,能量供应不上去,人就容易犯困。
《柳叶刀》上有研究表明,每天全谷物的摄入量每增加15g,冠心病、2型糖尿病、结直肠癌的总死亡率和发病率下降2%-19%。
科学分配三餐主食的方法:
早餐:一个包子,可搭配鸡蛋、牛奶;
午餐:1-2两杂粮饭(根据自己体力劳动情况合理食用),既能增加膳食纤维,又能减少热量摄入;或1两白米饭+1块红薯+1块山药。
晚餐:2两杂粮粥。
http://www.iqiyi.com/v_hh4u5x9z9k.html
20210812我是大医生视频和笔记:齐海梅,三餐里的长寿蛋白,胆固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