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人问我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摄影的构图,到底有啥用?” 这个问题看似非常非常简单,但谁能具体的说出构图的作用?人们常说构图是照片的骨架,但骨架的作用到底在哪里? 骨架支撑起人,而构图能支撑起画面。那么,构图是怎么支撑起画面的?它们为什么能支持起画面,是怎么支撑起画面的呢?
再往下深入,你会发现,“构图有啥用”这个问题实际上是非常复杂与深奥的。我先从构图最基本的一个作用开始说起吧。 构图的最基本作用,是主动地引导观众视线。 什么叫“主动引导观众视线”?光用文字说明可能很难解释清楚,我们来举例说明吧。 先请大家看看这张照片: 你看见这幅照片的第一视觉落脚点在哪里? 我想,绝大部多数观众的第一视觉落脚点,都在画面纵深处,远方穿破云层的霞光那里。 稍微改动一下,大家的第一视觉落脚点就会完全不同!不信?那就请大家再看这幅图。 大家的第一视觉落脚点应该在画面下部的海螺,之后才顺着画面纵深看到远处的霞光。 实际上,你在欣赏这张照片的时候,你分了两个步骤,也就是说,画面拥有两个层次。 而摄影师可以通过他的构图,来影响观众的观测顺序和观测层次,这就是“构图能主动引导观者视线”。 再举个例子: 大家的第一视觉落脚点,是在哪儿呢? 我想,大多数人的视线应该都是停留在花海与天空的交界处。往画面纵深看,是人看图时的固有习惯。 如果改动一下,在花海中加上一条小径呢? 这时候大家的第一视觉落脚点应该是在花海中的小径,然后顺着小径延伸到天空。 通过上述例子,大家可以感受到构图就是摄影师的武器,通过构图可以告诉观者:你应该这样看。 无论是前景构图,延伸线构图,透视构图或者渐变构图,实际上都是在起着这样一个作用:主动引导观众视线。 有时候,仅仅告诉观众“该怎么看”还不够,我们还要告诉他们:注意了,我的这幅作品的主角是这个!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还是举个例子来说明吧。 大家随便浏览一下这张图片,然后回想一下画面留在你脑海内的东西。 闭上眼睛几秒钟,不要看图,回忆一下你脑海里留下了什么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