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南小地方的一个书法大族

 艺无止境168 2021-08-25

小编说

清代书法由继承、变革到创新,挽回了宋代以后江河日下的颓势,其成就部分可与汉唐并驾,可以说是中国书法史上书道中兴的一代。

这其中有位身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四朝的书法家——何绍基,他的书法既有北碑沉郁雄强的力感,又有南帖潇洒飞动的神采,被誉为清朝三百年书坛第一人。

但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一个人的成功往往来源于出生家庭的环境。何绍基的家庭(周敦颐的家乡湖南道州)人丁兴旺,同时涌现出了好几位卓有成就的书法家,堪称为书法大族。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何氏一门的书法风格和艺术价值吧。

一、何凌汉

何凌汉(1772-1840),何绍基之父,嘉庆十年进士一甲第三名,授翰林院编修,先后充广东、山东、福建、浙江乡试主考官;曾先后担任顺天府尹、大理寺卿、都察院左都御史、兵部右侍郎、礼部左侍郎、工部尚书、吏部尚书、户部尚书等朝廷要职;又曾先后担任山东学政、浙江学政、经筵讲官等重要职务,

何凌汉擅小楷和行书,其小楷以欧阳询楷书为宗,行书取法《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和董其昌,技法精熟,笔力精到,疏淡潇洒,风规自远。

图片

何凌汉《论书帖》

图片

何凌汉《行书轴》

二、何绍基

何绍基(1799年—1873年),字子贞,号东洲,别号东洲居士,晚号猿叟(一作蝯叟),湖南道州(今道县)人,晚清诗人、画家、书法家。道光十六年进士。咸丰初简四川学政,曾典福建等乡试。历主山东泺源、长沙城南书院。

何绍基一生孜孜于书艺,上溯周秦两汉古篆,下至六朝碑版,皆心摹手追,取各家之长,融各体之奇,篆、隶、楷行无所不工。早年为应科举考试,主学欧阳询、颜真卿两家。何绍基的小楷兼取晋楷,笔意含蕴;偶为小篆,不顾及俗敷形,必以顿挫出之,宁拙毋巧,并能掺入隶笔,而带行草笔势,自成一格。他临写汉碑极为专精,《张迁碑》《礼器碑》等竟临写了100多遍,不求形似,至今任然有很多临本传世。

图片

何绍基《隶书五言联》

图片

何绍基《行书七言联》

图片

何绍基《行书七言联》

三、何绍业

何绍业(1799-1839),何凌汉子,何绍基孪生兄弟。以荫生官兵部员外郎。何绍业工诗善画、善书,精绘事,力追宋、元,花鸟、人物偶一涉笔,清超绝俗,不落恒蹊,尤精篆刻,亦极有才华。尝临钱南园六马图,其兄绍基题诗称之。

绍基、绍业兄弟两人志趣尤为相合。可惜绍业英年早逝,致使何绍基常有人生之叹,终身难以忘怀。何绍基在《仲弟子毅哀辞》中写道:“冀我兄弟,或共长久。何期今日?松摧竹陨。孪生之儿,兄强弟弱。风雪一朝,形单影只。痛乎!痛乎!”

图片

何绍业《行书轴》

图片

何绍业跋《争座位帖》

图片

何绍业《行书七言联》

四、何绍祺

何绍祺(1801-1868),字子敬,号勗潜,何绍基三弟,道光十四年(1834)举人,官至浙江道员。

后人评价他“书法平原(颜真卿),能承家学。”

图片

何绍祺《行书七言联》

图片

何绍祺《行书八言联》

五、何绍京

何绍京(1809-?),字子愚,别号自娱山房主人,何绍基四弟,道光十九年(1839)举人,湖北候选道员。

以诗、词、书、画及鉴赏名于时,后人评价子愚“书宗平原(颜真卿),晚兼华亭(董其昌)”。

图片

何绍京临《兰亭序》

图片

何绍京《行书七言联》

图片

何绍京《行书轴》

六、何庆涵

何庆涵,字伯源,何绍基之子。楷书师颜真卿、欧阳询,行书宗李北海,晚年书风近似其父。因作品鲜见,故书史不传。

图片

何庆涵《行书七言联》

七、何庆澂

何庆澂,何绍业次子,曾任常州府。阳湖县知县。

图片

何庆澂《隶书轴》

八、何维朴

何维朴,字诗孙,室名颐素斋、盘梓山房,何绍基之孙。以山水画著称,宗娄东派;书蓽其祖何绍基亦得其形似。同治六年(1867年)副贡,官内阁中书,协办侍读,江苏候补知府。

图片

何维朴《行书九言联》

九、何维栋

何维栋,何绍业长孙。书宗颜真卿,圆熟遒劲。著有《十六观斋遗集》《宝酬随笔》等。

图片

何维栋《行书轴》

小编说

正如王羲之是王氏家族的代表,苏东坡是苏氏一门的领袖一样,何绍基也是何家亲友团簇拥而出的一代大家。

试想,在中国传统的宗法社会中如果没有家族的力量,仅凭单打独斗,恐怕也是很难成大气候的。这也是我们今天了解何氏家族书法的重要原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