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清二百余年一人”何绍基

 闲庭斋阁 2016-04-01
《行书手札1》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三、笔法特点

面对帖学的日益衰微,有清一代的书家都在反思,他们普遍认为问题出在笔法上,于是便从微观的执笔、运笔、用笔方面详加探索。对此,何绍基有着更为深刻的见解。

执笔——“回腕高悬”

何绍基结合自己的实践,从李广“猿臂善射”法中悟出了“回腕高悬”这种独特的的执笔方法。其在《猿臂翁》一诗中写道:“书律本与射理同,贵在悬臂能圆空。”何氏晚年“蝯叟”之号也因此而得。

周星莲在《临池管见》中是这样说的:“回腕法,掌心向内,五指俱平,腕竖锋正,笔画兜裹。”这种执笔方法,要尽可能腕肘并起,因为腕一回着,运动就僵硬不便,失去了腕的作用,在无法运腕的情况下是很难做到笔笔中锋的。因此,“回腕高悬”需比一般执笔法使出更大的力。

对于何绍基的执笔法,翁闿运先生评曰:“猿臂挽弓式回腕执笔法的优点是腕肘必然悬空,运笔时得以充分发挥笔锋上下提按的作用。其缺点则腕死,全靠肘臂运行,不能使笔管向左右前后八面倾侧起倒,以尽笔锋周围副毫的作用。写小字起倒幅度小,单凭笔端主锋上下提按,足够应用。故何氏小楷精绝,作风与米芾小行楷殊途同归,异曲同工。更能融化北碑于唐楷之中,不愧后来居上。但作大字,欲求雄厚沉郁,除以中锋行笔为主外,非借助于副毫不可。何氏腕死,笔管不能倾侧起倒,单靠笔端主锋运行。故其大字空灵飞动有余,而雄厚沉郁不足”。

何绍基的执笔法确有违反人的生理常规,使转不便之处,然于何绍基而言,这种执笔法却成就了其独特的书风。它起到一些技法上的弥补作用,能增强笔锋与纸面的磨擦力,使线条更显逆、涩,起笔易于形成藏势,收笔便于上挑以形成雁尾的效果。这些与何氏心仪篆分遗意的审美思想,是相辅相成的。

《行书手札2》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运笔——“通身力到”

何绍基在《跋魏张黑女墓志拓本》中有云:“每一临写,必回腕高悬,通身力到,方能成字,约不及半,汗浃衣襦矣。”

早在东晋,卫夫人就在《笔阵图》中提出:“下笔点画波撇屈伸,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这一运笔原则历代一直被奉为圭臬,后世书家对运笔的研究,基本围绕“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来展开。他们结合自己的书法实践,提出的种种主张,概括起来,这些运笔主张集中在对指、腕、肘、臂、腰乃至身的技术要求,其中较具影响的有四说:运指说、运腕说、运肘说、全身力到说。

何绍基在运笔上强调“气自踵息极指顶,屈伸进退皆玲珑”,“要使腰股之力悉到指尖,务得生气。每著书作数字,气力为疲,自谓得不传之秘。”观何绍基书作,真气饱满,力度内含,这正得力于其运笔上的通身力到。

《行书手札3》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用笔——“横平竖直”

通过何绍基的书论可知,“横平竖直”并不是指字体表面的结构,而更多指向用笔是否中锋。

中锋亦称正锋,即笔杆垂直,笔锋在笔画中行,其线条两边齐平,圆浑饱满,风格因之有古厚之质。中锋用笔因其直通腕间与肺腑,更具直抒胸臆的一面,也就是说是抒写作者的本心相关,更能把书写者单纯的一面呈现出来。中锋入门最简单,然而学习掌握也最难。

为了达到“横平竖直”的标准,何绍基主张中锋用笔,直起直落,纯用笔心而不使欹斜,所以他不会像包世臣提倡的通过倾斜笔管来“铺毫用逆”,因为那样会“扁笔侧锋,满纸俱是”。但是碑学理论的观点和引篆、隶入楷、行的主张又要求点画必须具有生拙迟涩的金石意味,于是他只好求助于自己,为自己制造阻力障碍,使用“回腕高悬”的执笔方法。

何绍基重视“横平竖直”,是由于他父亲每以“横平竖直”四字训儿,因此他“仰承庭诰,惟以此四字为律令。”何绍基作书恪守此律令,论书也以此为律令,他论包世臣之书曰:“包慎翁之写北碑,盖先于我二十年,功力既深,书名甚重,于江南从学者相矜以‘包派’。余以横平竖直绳之,知其于北碑未为得髓也”。

四、艺术成就

中国书法有漫长的发展史,要想“从一二千年后策驽以蹑骐骥”,并树立起自己的旗帜,这是很艰难的事情。但是,何绍基积数十年之功力,终成“必传千古无疑”的“何字”。

何绍基《楷书格言卷》 45.6×345.6cm 辽宁省博物馆藏

楷书

何绍基的楷书力厚骨劲,气苍韵遒,骏发雄强,取颜字结体的宽博而无疏阔之气,同时还掺入了北朝碑刻以及欧阳询、欧阳通书法险峻茂密的特点,还有《张黑女墓志》和《道因碑》的神气,从而使他的书法不同凡响。

另外,何绍基笃信其师阮元之论,以楷书能具篆、分之势为极则。在未写之前,胸中已存篆隶之想,既己下笔,时时刻刻以腕下有篆隶笔意为期。经其苦心孤诣,熔冶锤炼,其楷书的内涵十分丰富。曾熙尝评其书曰:“何蝯叟从三代两汉包举无遗,取其精意入楷,其腕之空取《黑女》,力之厚取平原,锋之劲取兰台,故能独有千古。”

何绍基的时代,己经不可能再去创造壮美雄放的楷书,完全模拟复古颜体楷书是不现实的,也没有必要。何绍基的高明之处在于,以颜体楷书为原型和素材,融入了时代的气息与个人的审美追求,创造了一种既有源流又有个性风格的书风,和清代另外一位学习颜体的名家钱南园不一样,何绍基是善于继承善于出新的大家,那些学古似古,仿谁像谁的书家,只能称之善学而己。

清代有不少小楷名家如梁同书、林则徐等,然因馆阁体的影响,成就不高。何绍基的小楷从《小字麻姑仙坛记》入手,参以魏碑及《黄庭》、《乐毅》笔意,与时风迥异,别开生面。杨翰在跋其小楷书《黄庭经》云:“此册书《黄庭》圆劲精深,仍从琅琊上掩山阴,数千年书法于斯一振,如此小字,人间不能有第二本。”王潜刚对此也极为服膺:“蝯叟小真书较大真书胜数倍。或以为如此古拙之笔。而能有如此精妙小楷,甚奇。”

何绍基《楷书乘兴济世七言联》 纸本 127×28cm 湖南省博物馆藏

行书

何绍基的行书代表了他书法的最高成就,也全面地体现了他的书学思想。其行书有两大来源,一是颜真卿的行书,上溯可至篆籀之意;二是汉隶,他几乎把汉碑写透了。所以从字的外形看比较宽博,横向取势,呈相向之意,中宫疏朗,而从字的线条来看不是一笔而过,强调一波三折,如锥画沙,如折钗股,点画圆浑,刚韧有力。裹锋用笔,期以篆隶意趣,重心下沉,字形趋方扁为尚。主要特点有横画取左低右高之势,竖画则取弧形。特别是其撇捺,如大雁展翅,极为伸展。

何绍基 《行书立轴》 153×86cm 湖南省博物馆藏

何绍基常有出人意料的处理方法,让作品具有奇特之感。因此,其作品初看全在颜的范围内,但细看则能感受到全新的精神。笔画中融入了篆书的圆劲中含、有余不尽,隶书的起伏向背、去势悠长,北碑的翻折斩截,《道因碑》的刚直骨鲠,还有他自己独特的发明——裹锋、逆入、颤动等等;结构取颜的宽博开张为基调,又大量吸收北碑的疏密调整、伸展蹙缩,《道因碑》的敧正扭绞,隶书的偃仰开合,以及他自己的敧斜潦倒;墨色的运用,除了一般的燥润变化,还有意识地时时采用涨墨的手法和枯墨法,由逆锋、裹笔而造成的皴擦效果。整体看去,既熟悉而又极陌生,各种已为人们熟知的手法,经过天才式的重新组织,化出了不可端倪的风格。

马宗霍评价他的行书说:“晚岁行书多参篆意,纯以神行,人见其纵横敧邪,出乎绳墨之外,实则腕平锋正,蹈乎规矩之中。”极能概括这种重新组合的独创性。

后世的陈介祺、赵之谦、曾熙、齐白石、舒同、沙孟海、沈延毅等书家,受何氏行书风格影响很大。

何绍基《行书室无庭有七言联》 120×27cm 湖南省博物馆藏

隶书

汉以后,隶书开始走向华美装饰一路,格调不高。清代前期,郑簠、金农、郑板桥等人虽欲力挽狂澜、决心变法,但却失于狂怪。清代中期,邓石如写出了精谨严密的纯正隶书,从而将隶书的创作纳入了汉隶的规矩之中,标志着清代隶书的日趋成熟。而后来的许多追随者却默守汉隶规矩,不敢越雷池一步,写出来的隶书过分端正平实,缺乏个性和趣味。

何绍基综合清代前期和中期隶书创作之长,创造出了既有深厚的汉碑功底,又具有个性意趣的风格。对于何绍基的隶书,很多书家都给予了崇高的评价。谭泽闿评他“六朝而后言八分,无能过者”。在清代所有隶书书家中,绍基确实可以说是最具广度和深度的,他非常典型地体现了清代书家在艺术上大力开拓的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无能过者”,是完全立得住脚的。沙孟海先生对何的隶书也甚为佩服,他说“何绍基各体书,隶书第一……他的隶字的好处,在有一缕真气,用笔极空灵,极洒脱,看过去很潦草,其实他并不肯丝毫苟且的。至于他的大气盘旋处,更非常人所能望其项背。”

何绍基一生对隶书研习甚勤,仅流传至今的临本就有十余种之多,“而于《礼器》、《张迁》两碑用功尤深,各临百通”。虽然何绍基对《张迁》、《礼器》下过较大的功夫,但在他的隶书作品中,却很难看到两碑方整峻洁的笔画痕迹。非不能也,不愿为之而已。

何氏的隶书也有许多的继承者,如何绍基之孙何维朴、民国的郑孝胥、郭风惠等。

何绍基 《隶书立轴》 128×63.5cm 湖南省博物馆

篆书

自秦以后,篆书的发展一直处于低潮。唐代李阳冰从结体上做文章,将秦篆之上密下疏改为上下停匀,然整体格调仍不出单一的平正匀称。清代中期,邓石如以隶书笔法入篆,使得篆书为之一振,自此出现了篆书中兴的局面。

何绍基在篆书方面取法更加高古,他先后临习过《石鼓文》、《毛公鼎》、《楚公鼎》、《宗周钟》、《叔邦父簠》等多种金文,并以三代篆籀之法入小篆,又将行书笔意纳入小篆笔法。其用笔打破传统小篆的笔笔中锋,而是方、圆、藏、露不拘一格。

不可否认,何绍基的篆书没有他的隶书和行书成就高、影响大,和清代同期写篆书的几位大家相比也有一定的距离。然而,环视整个篆书发展史特别是清代篆书发展史就可以发现,何绍基的篆书在取法上、用笔上、形式上等都有独到之处,他和邓石如为代表的篆书家们走的不是一条路。何绍基的篆书线条不是追求石头的残破、质朴和风化感,而是再现钟鼎青铜彝器的铸造厚重、蕴藉之感。

胡小石曾指出以邓石如为代表的“以碑写篆”和以何绍基一路的“以金写篆”,是清代篆书的两大转变,共同构筑了清代篆书书法格局。向荣却认为“邓派篆书”主要从两汉碑学而来,没有上追三代,而何绍基专致力于“篆籀”,并开一代书派。

何绍基的篆书对后世影响最深的当是李瑞清,李的篆书用笔是在何氏基础上更加入颤抖动作以强调迟涩。

何绍基 《篆书四条屏》 纸本 114×27cm 湖南省博物馆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