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魏晋人物谈|桓温之二:深厚的文化修养与人文情怀

 雅雨书屋 2021-08-25
南开大学宁稼雨的雅雨书屋:青灯摊书、传道授业、以文会友、闲情雅致


二、深厚的文化修养与人文情怀
    不仅是王述,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桓温的确不过只是一介武夫。所以在有关桓温的文章中几乎很少有人提到他的文化修养和人文情怀。实际上,作为一代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文化修养和人文情怀是必要的软件条件和精神准备。桓温不仅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文学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同时,他的人文情怀在同时代的文人中也是罕有其比的。
《隋书·经籍志》著录桓温文集四十三卷,至隋朝存十一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桓温集》二十卷。清人严可均《全晋文》收录桓温文章十八篇,代表作有《檄胡文》《上疏陈便宜七事》《上疏废殷浩》《请还都洛阳疏》《上疏自陈》《辞参朝政疏》。尽管这些文章多为实用公文,但已足见其文采修养。而《世说新语》中则记录很多桓温作为清谈玄学活动重要参与者的学术文化活动:


殷中军为庾公长史,下都,王丞相为之集,桓公、王长史、王蓝田、谢镇西并在。丞相自起解帐带麈尾,语殷曰:“身今日当与君共谈析理。”既共清言,遂达三更。丞相与殷共相往反,其余诸贤略无所关。既彼我相尽,丞相乃叹曰:“向来语,乃竟未知理源所归。至于辞喻不相负,正始之音,正当尔耳。”明旦,桓宣武语人曰:“昨夜听殷、王清言,甚佳,仁祖亦不寂寞,我亦时复造心;顾看两王掾,辄翣如生母狗馨。”(《世说新语·文学》)
参加这次清谈活动的均为当时政界和学界一线大咖,桓温尽管不是中心发言的两位清谈主角,但他在几位观众中位列首席,而且能够以“总结发言”的姿态评价这场学术活动,可见他在学界的威望地位。桓温不仅是当时重要学术活动的参与者,而且本人也是类似学术活动的发起组织者:
桓宣武集诸名胜讲《易》,日说一卦。简文欲听,闻此便还,曰:“义自当有难易,其以一卦为限邪!” (《世说新语·文学》)
能够召集社会名流亲自讲《周易》,连简文帝闻讯都要来听。桓温的学术地位和文化修养,可见一斑。
尽管桓温本人没有留下诗赋作品,但他对诗赋的热衷和内行是可圈可点的:
桓宣武命袁彦伯作《北征赋》,既成,公与时贤共看,咸嗟叹之。时王珣在坐,云:“恨少一句,得'写’字足韵,当佳。” 袁即于坐揽笔益云:“感不绝于余心,溯流风而独写。” 公谓王曰:“当今不得不以此事推袁。” (《世说新语·文学》)


北伐是桓温一生中重要的军旅活动,不管其成败与否,在他本人心中留下的人生阅历和感悟都是深刻而激动的。与其他军事家不同的是,他希望能够把这中人生阅历感悟通过文学语言表述描绘出来。而文中“写”(作“泄”解)恰好准确表现传达了桓温的感悟和情怀。这场桓温自导自演,围绕袁宏《北征赋》命题作文展开的文学沙龙研讨会,实际上是桓温本人人生阅历的文学书写的主题研讨会。又如:
桓征西治江陵城甚丽,会宾僚出江津望之。云:“若能目此城者,有赏。”顾长康时为客,在坐,目曰:“遥望层城,丹楼如霞。”桓即赏以二婢。(《世说新语·言语》)
看来桓温很喜欢用文学的手法来记录自己逝去的岁月时光,尤其是那些难以忘怀的得意之笔。前篇是让袁宏代笔,抒发北伐战争的激情岁月;这里又悬赏招募能够美妙评价其城市建设工程。可谓“一往情深”。
这些清谈玄学和文学活动造就了桓温不同流俗的人文情怀和人文修养。桓温这方面出演的精彩活动成为中国文化史上脍炙人口的文化符号:
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 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攀枝执条,泫然流泪。(《世说新语·言语》)


白驹过隙,逝者如斯。这类人类永恒的宇宙感慨在桓温这里由于融入他本人戎马倥偬军旅生涯的实际内容而显得充实和感性。“木犹如此”这个典故因为以具象的实物巨变来揭示时光无常的宇宙规律的贴切传神而成为千百年来使用频率极高的同类成语。又如:
桓公入蜀,至三峡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缘岸哀号,行百余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绝。破视其腹中,肠皆寸寸断。公闻之,怒命黜其人。(《世说新语·黜免》)


母爱本动物天性,文中猿母尾随被捕获猿子百余里恸绝,肝肠寸段,感动人心。但此事能让桓温这位叱咤风云的军事统帅深深感动并黜免获猿子者,足见桓温刚强勇武外表之下一番儿女柔情。又如:
桓宣武平蜀,集参僚置酒于李势殿,巴、蜀缙绅,莫不来萃。桓既素有雄情爽气,加尔日音调英发,叙古今成败由人,存亡系才。其状磊落,一坐叹赏。既散,诸人追味余言。(《世说新语·豪爽》)
平定西蜀李势是桓温一生中最为得意的军事成功之作。这场庆功会上桓温的即兴发言以其“雄情爽气”和“音调英发”将其胜利的喜悦和成功经验的总结发挥得淋漓尽致。不仅得到“一坐叹赏”,而且事后还让“诸人追味余言”,堪称桓温人文情怀和文化修养能力的一次完美展示。

(本文选自拙文《桓温:东晋门阀与皇权联盟机制的挑战者》,载《文史知识》2021年第八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