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嘉陵江秋色

 冰心茉莉图书角 2021-08-25

嘉陵江秋色

        嘉陵江多数时候是波澜不惊的一派静谧,不知道深深的、澄澈的江水里,隐藏了多少鲜为人知的秘密。她日复一日的流淌,缓缓的、静静的,她的平和、柔美,常常在我的心灵深处荡起圈圈涟漪,掀起阵阵浪花。

         多数时候去看嘉陵江,都在周子古镇附近的码头走走,那里人声喧哗,游人众多,因着芦苇漫摊的净化,以及河底鹅卵石、沙砾的过滤,江水极其干净。

        仲秋了,气温并不低,一个周日的上午,阳光晴好,气候宜人,我再次走近她,走向离开码头远一点的江岸,看见她秋天的美丽、醇厚、恬谧。美女的眼眸清澈明亮都用秋水盈盈来形容,这回算是真正见识了秋水盈盈,水天一色的美景,让人误以为站在了天上,却忘了此时正在人间。沿着江岸行走,嘉陵江在秋阳的照耀下,倒映着两岸的青山、古镇、高楼、芦苇荡,仿佛一位顾盼生辉的窈窕美女在引领人前行。曲曲折折的临江公路,顺山势拐弯,弧线优美,河流也在拐弯,似乎一条碧蓝的丝绸飘带迎风伸展。看着清清嘉陵江水,心底的疲劳就被那流水带走了。

        几只小铁皮船停靠在码头边,这静静的港湾就像一座温馨家园。没有江心的深邃不测,没有恶劣天气下的风浪激流,平静的水面,犹如梦境。江风吹来,小船轻摇。漆成红色的船身映着清泠泠的江水,恰似一幅天然图画,带我走进了一首小诗的意境:清雅,淡然,不饰雕琢。更兼眼前几支芦苇迎风摇曳,雪白的芦花似有若无的飞扬,嘉陵江的秋韵风情一点点浓郁起来。一颗热爱自由的心也跟随着放飞了。

        走着走着,遇见一棵古老的黄葛树歪斜在江边,姿势苍劲优雅。主干一人不能合抱,顶端枝叶碧绿茂盛,不禁停步观赏。为了修路,这棵树已经做了移植,枝桠不多,却仍然显示出强势的生命力,让人心生敬意。这老得不能直立的大树,和一位身穿橘色马褂、弯腰驮背的拾荒老人极其相似,他护卫着这一段江岸的清洁。树守护着江,江守望着树,树下的老人护卫着这一段绿色的江岸,不知道是几生几世的地久天长?

         常常听人感叹要是人能活成一棵树该多好,可这只是人的理想,也许可以学习树的挺拔,栉风沐雨,却无论如何活不过树的久长。爱着这棵古树,靠着它,依偎着它,亲近它。爬上它的树干上坐下来,仿佛小时候坐在父亲的腿上,那么宽容,哪怕刚做完地里的活儿坐下歇歇,也要把孩儿抱在腿上逗笑一番,年轻的父亲有力的双腿承受着孩儿的顽皮。

        偶尔遇见江边农家院落一丛月季花开得正好,嫣红俏丽,在青瓦房的背景下,给人眼前一亮的喜悦。无端的就喜欢了那个农家院子,花香会随着江水流淌很远。

         远远的太阳岛和月亮岛在江心浮现,像巨大的绿色地毯铺在江水中。有水鸟翱翔,划过水面,又忽然的停下来隐在草丛里,给静静的江面带来无限生机和联想。

         沿着江岸,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会忘记出发的原因。有时候觉得生活糟糕得难以继续,却又从嘉陵江里获得灵感,学习它的忍耐力,心中有个信念:无论今天我多么彷徨迷茫,一想到嘉陵江的奔流不息,我的努力似乎就有了方向。我相信我能像嘉陵江一样奔向更美好的未来。

万寿宫遇雨

       秋风送爽,车停钟情门,徒步而行,沿着滨江路走向周子古镇。

       嘉陵第一桑梓景区坐游船这个新项目吸引了不少带孩子游玩的年轻父母,我们已经去过几次太阳岛,也就疾步走过去了。

       古镇码头无一例外地每天都有三五个兜售大河鱼虾的渔夫,新鲜的河鱼的确让人喜爱。经过巍峨财神楼,传统打铁铺,曹氏豆干,古镇名小吃姚麻花一溜儿排开。买了一斤姚麻花,边走边吃,芝麻香味混合麻花的麦香,原生态的食物香气弥漫舌尖,古镇就在味蕾上首先征服了游客。

       一路上,细细的小雨密密麻麻地下。撑一把雨伞,古镇雨中漫步,有了几分浪漫与惬意。坚持毛笔书写的老人,坐在自家门口,坐成了古镇的一张名片。凡是到过的游人没有不注意到他。门前种满了绿色植物,翠绿可爱,一点也没有秋季的萧瑟感。

       走进万寿宫的时候,雨下得大了。来不及细细观看院子里的一对精雕细刻的石狮子,就快步跑进二楼走廊上避雨。走廊里有休闲的茶座,栏杆上摆满了造型优美的微盆景,多肉植物细微娇嫩,却也生命力顽强,给点水分就要风长,给点阳光就灿烂耀眼,一盆一盆看过去,都苍翠繁茂,不见秋色。尤其是栽培的器皿,造型古朴典雅,有的方形有的圆形,有的双耳有的单柄,真正让人看得不忍离去。

       院子里正大门对着的正殿塑了徐真君的塑像。据说他活了136岁,去世的时候羽化成仙,连带他的鸡犬猫狗都一起成神成仙了,他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传说主人。所以后人在他居住的地方修建万寿宫以至纪念并祈福世人健康长寿。我们默默燃香叩拜,祈祷身体健康,一生平安。

       大殿一侧是蓬安籍全国著名画家卢林的山水画作品展。卢林曾经是蓬安师范的美术老师,教授师范学生作画,欣赏美术作品。后来听到他把画展开到了首都北京,画作主要表现内容就是周子古镇,退休后的卢林老师已经是全国赫赫有名的山水田园画家了。

       我喜欢极了二楼的木质栏杆,坐在栏杆边,手扶绿植,眼神飞过四角的天空,遥想当年闺阁绣楼的愁思,留下自己已不年轻的影像。好在还有一点文学爱好以及随心的写作让我时刻感受到自己还有一颗年轻的心。

       走廊里有许多间房子,各有用途。国学阅读室,坐在蒲团上诵读经典,多有诗意!一幅“读圣贤书”的书法作品,悬挂后墙,不做任何评价,就有一股引人入胜的说服力。女儿和同事端坐蒲团,要我为她们拍下正襟危坐的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如果能有几本经卷,摊开在矮桌上,再租借一件汉服穿上,就真有一股穿越时空的感觉。

       文房四宝陈列室,古老的八仙桌,雕花精美,该是万寿宫现任主人的用心收藏。走过来,隔壁就是奇石馆。据经营者卢林老师的女儿卢静介绍,她经常背了背篓去河滩捡石头,发现有特别纹路的鹅卵石,就像捡到珍宝一样爱不释手地捡回来,冥思苦想地命名,耗费比石头成本贵得多的钱财来制作底座,展示陈列架。才能像模像样地对外开放,供游客参观,甚至遇到同好,有的不惜重金购买回家细细赏玩。还有木雕的观音,贝壳制作的花瓶,的确让人啧啧赞叹。江边的鹅卵石,天然的纹路,加上人为的想象,真正是造物主的巧夺天工,历史长河的自然进化。

       对着正殿的是一个悬空的戏楼。重大节假日,就有川剧团的实力演员在这里精彩演出,川剧的清音绕梁三日,热辣辣的川味唱腔飞跃龙角山,鸣声在外。锣鼓喧天,气氛热烈,热闹非凡,深受老年朋友的推崇和喜爱。平凡的日子里,只有古典音乐在院子里若有若无地回荡,给人一种身心愉悦的体验。看着那雕梁画栋的戏楼,总觉得有几个影影绰绰的戏装人儿在吚吚哑哑的吟唱。

       卢静女承父业,也有自己的绘画工作室。她的花鸟画很有味道,她本身就是一个生活极为精致的美人,穿衣打扮,内外兼修。有这样一位才情横溢的女主人照顾万寿宫,这座寂寞宫殿总算有了灵气。她计划国庆期间,要举办好几个活动来聚拢游客,扩展知名度,还将举办国学诵读经典活动,希望有志之士都去参加。

       坐在廊下静静听雨,也听知性美女的宏伟蓝图,置身雕梁画栋的万寿宫,三五个汉服女子穿梭往来,不由得疑心自己穿越了时代,回到了古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