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 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工程! 使 命:推动工程管理的创新和技术变革! 价 值 观:成就他人、成长自己! 宗旨目的:致力于成为工程人的知识共享平台,让沟通无障碍、让学习更快捷! 觉得文章不错,请给“工程管理联盟”文章末尾右下角处设个“星标”,或者点个“在看”,多多互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商品房价格一路攀升,房屋的价值在整个家庭资产中的占比越来越大,老百姓对商品房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解决渗漏、空鼓开裂等顽疾以及提升建造工期,近年来典型房企研发并运用了大量建造体系,通过新工艺、新材料等四新技术的运用来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概率,减少传统建造工艺所带来的的弊端与质量隐患。 例如万科的5 2 X体系,碧桂园的SSGF建造体系,旭辉透明建造体系等,其中大多采用铝模、爬架、全砼外墙、免抹灰薄抹灰、装配式内隔墙、预制PC构件、薄贴工艺、高精度结构地面、干法地暖、水电走天花、石膏砂浆等新工艺新材料,同时运用穿插建造管理体系,优化建造工期,全方位多专业穿插施工管理提效。 某TOP10房企的典型项目在使用四新技术与穿插建造体系后,相比传统建造技术,工期提效最高达86%,建筑单方成本节约10元/㎡以上,同时空鼓、开裂、渗漏率大幅降低,实现了品质与经济效率双向增长。 铝模板体系相比传统模板工艺,具有施工周期、重复使用次数多、平均使用成本低、施工方便效率高、稳定性好、承载力高、应用范围广等优点,但部分项目在实际应用中,出现铝模拆模后砼表面出现起皮、拼缝处漏浆严重等问题,以下为部分常见问题及对应的注意事项。 ▲ 铝模拆模后砼表面出现起皮 铝模每次使用前应涂刷脱模剂,建议对模板镀膜,模板第一次使用时用油性脱模剂,之后应采用水性脱模剂,从而避免油性脱模剂污染钢筋,对后期装修造成影响。 砼表面起皮 油性脱模剂拆模观感 模板边缘水泥浆未清理干净,拼缝不严,导致漏浆,在铝模拆除后必须立即对模板进行清理。 漏浆 拼缝不严 设置外墙K板、楼梯K板、沉箱K板,将K板独立固定于结构上,在拆除下部墙面板时禁止扰动上部K板。 ▲ 外墙铝模安装时未按图设置结构拉缝 现场管理人员应熟悉图纸,做好工人交底工作,督导按图施工。 ▲ 在梁板交接部位出现开裂渗漏 支撑立杆早拆及加载过早导致楼板开裂。施工时竖向模板在12小时后拆模,梁、板底模在48小时后拆模,但支撑体系保留不拆。 ▲ 墙柱根部混凝土浇筑时漏浆,导致成型后烂根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墙柱根部20cm范围内采用扫平仪收平,以便R板或者收口模板的固定,浇筑前采用砂浆对存在的缝隙进行封堵。 ▲背楞不连续、插销间距过大,墙顶模板刚度不足,墙顶部变形过大,导致墙体垂直度差 在深化时对墙顶部增设一道对拉螺杆,如变形仍得不到控制可增加一道背楞。 ▲ 二次深化细节问题 · 免抹灰企口宽度及深度不满足规范及两防要求,在深化时应根据两防要求进行企口宽度及深度的深化; · 未深化窗洞收口企口导致外窗安装以后仍需进行抹灰收口,在深化时提前考虑窗洞收口,留设窗洞企口; · 精装交楼标段未深化内嵌式踢脚线企口,在深化时提前考虑; · 未结合结构尺寸及抹灰厚度提前对砌体规格进行深化,导致后期无法免抹灰收口,应提前深化砌体规格,进行采购生产。 免抹灰企口 窗洞企口 ▲ 铝模板体系中有大量的小板,模板整体刚度不足,导致结构变形 在进行模板深化时,对于梁柱、梁墙接头等非标部位以及墙板阴角下部的配模应重点关注。其次,施工中铝模板保护不足,导致变形严重,或者铝模二次加工时遭到破坏。 ▲ 铝模的强度达不到要求,施工过程中容易变形 在铝模进场前应加强对铝模型材的强度验收,此外对于焊缝、拼缝宽度、插销也应进行验收。 防护缺失 人货梯顶部防护翻板封闭不当 ![]() 防坠器失效,支顶器 未顶住导轨 ![]() 支座未及时安装 ![]() 爬架附墙存在附墙单螺杆 ![]() 附墙卸荷拉杆未安装 为避免再出现此类问题,需做好几个方面:一是做好工人标准化交底,项目理应要求现场安装及施工均由专业人进行操作,避免埋下隐患风险;二是压实各方责任主体,避免责任方互相推诿。 ![]() 为减少饰面砖空鼓率,节省房屋空间与用材,部分房企采用了饰面砖薄贴工艺技术。 饰面砖薄贴是一套系统工程,涉及管理、材料、工艺、基层质量等多方因素的影响,项目上应采用管理先行、人员专岗、设计优化、材料匹配、工艺标准、验收到位等多重管理措施,保证每个环节及细节管控到位,减少系统性风险的产生。 薄贴现场质量优劣除受施工工艺影响外,还主要受到界面质量因素的制约。 影响饰面砖薄贴空鼓开裂质量缺陷的主要因素如下: · 管理人员不清楚标准化工艺及操作流程,现场监管不到位,过程管控缺失; · 瓷砖胶选型与饰面砖及适用环境不匹配; · 基面平整度较差,造成粘结层材料厚度不均,影响粘结力; · 施工工人对薄贴工艺流程及标准不熟悉,采用传统铺贴工艺来进行薄贴施工。 ![]() ▲ 设计图纸的不断变更使施工过程变得艰难 在施工过程当中常会出现技术部门发出的设计图纸不断变更的情况。同时,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过程当中经手的部门多,部门人员之间缺少沟通交流,导致生产和施工过程变得艰难。 ▲ 操作人员没有经过专业训练 装配式建筑在预制叠合板的堆放、包装、运输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施工过程中操作人员没有经过专门的训练,造成预制叠合板在堆放、包装、运输的过程当中产生很多裂缝,导致质量不达标。 ▲ 成品保护问题 施工现场预制构件存放不当造成构件损坏。主要原因包含以下几点: · 现场缺乏专门对构件进行管理的人员和制度; · 很多预制装配式施工现场,预制构件生产厂的生产速度不能很好地和现场施工的流水作业时间搭接,工程经常短时间停工; · 一些预制构件生产厂为满足施工现场流水作业过早的大批量生产预制构件,造成构件堆放时间过长,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氧化,钢筋锈蚀,影响工程质量。 ▲ PC墙板拼缝处开裂 PC墙板接茬部位设计不合理,施工校正位置不合理,拼缝处嵌缝砂浆线性膨胀系数与板材差异较大,导致膨胀性或收缩性裂缝。 ▲ 灌浆不饱满 预制墙板在纵向连接时灌浆饱满程度难以确定,预制构件灌浆孔堵塞。 一般认为,从下部灌注的混凝土从上部孔洞流出即为灌浆完成,但实际上灌浆管内部情况难以检验,灌浆饱满度难以把握,目前在技术上还难以攻克这一难题。 另外,因构件厂进行构件生产时操作不细心,现场工人对灌浆孔清洗不干净等原因都会造成灌浆孔堵塞。 ![]() 除上述常见的几项应用外,目前项目上应用的新工艺工法还有很多,例如水电走天花、架空沉箱卫生间、薄抹灰、免抹灰、石膏砂浆等,这些先进工艺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追根溯源,其实是标准化管理工作问题,总部未建立标准化管理机制,各区域或项目公司各自为战,对新工艺未进行统一标准化管理与施工指引,完全依赖施工单位。综合来看,行业针对建筑施工标准化控制形势非常严峻。 ![]() 瑞捷咨询 聚焦工程行业趋势,解惑行业管理与技术难题,数万工程人都在关注! 173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要解决以上工程质量问题,必须有一个健全的、有效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者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做好工程策划、图纸会审、样板引路、关键工序管理、工作面移交、成品保护、工程验收等相关工作,建立技术标准化体系与工程管理标准化体系。 ◎温馨提示◎ 借用请注明来源:工程管理联盟(ID:gcgll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