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相:“满大人”与“mandarin”

 饮冰听雨 2021-08-26

说起“满大人”(mandarin)一词,人们往往觉得这是一个充满了刻板印象的称呼,总让人联想起梳着辫子、身着官袍的清朝官员——还要给其贴上“腐朽”“虚伪”“狡诈”等标签。不少文艺作品也都涉及到这种人物。

像葡萄牙作家艾萨·德·盖罗斯有一篇小说《满大人》,里面的满大人“大腹便便、留着长辫子、穿着黄色大褂、胳膊夹着风筝”;匈牙利作曲家巴托克创作过一部芭蕾舞剧(后改为管弦乐组曲)《神奇的满大人》,“满大人”则成了一个追逐情欲的神秘东方形象;就连漫画《钢铁侠》里,钢铁侠的死敌,都是富可敌国的大反派“满大人”。

林语堂先生在《思满大人》一文中说:“西文以'满大人’(mandarin)一词指满清一至九品的官吏,代表一时代的某阶级……他们有宏亮的声音,雍容的态度,又有一口音韵铿锵的官话,出口成文的谈吐。他们虽然贪污、受贿,却能够使你觉得贪污、受贿是一件风雅的韵事……”

正因如此,有人觉得“mandarin”一词是汉语“满大人”的音译,意为“满清的大人”。说实话,清朝的官员实在是无辜中枪,因为“满大人”一词的起源和他们根本没什么关系——顶多也就是他们的行为加深了这个词的内涵。

英文“mandarin”一词的出现要比人们想象得早得多,至早在明朝就有了。根据学者梁培炽的说法,可能在1524年就已出现。尽管这个年份存在争议,那么明末之时,意大利天主教的传教士利玛窦,也曾就这个词进行考证,并且留下了手稿,这证明这个词并非清朝出现的——在利玛窦撰文之际,努尔哈赤尚还在白山黑水之间东征西战,力争统一女真各部。

也许有人会觉得:就算清朝未建立,这个词也可能是当时人们称呼满洲人的。这个说法更不可信。努尔哈赤去世后,1635年,皇太极才改称“女真”为“满洲”,此时距离清朝入关还有十年,女真部落内也不通行汉语,不可能出现“满大人”的称呼——即便有,八成也应该叫“真大人”。

据学者考证,英文“mandarin”,乃是借自葡萄牙语“mandarim”,而葡文是借自马来语“menteri”,意味“朝臣、部长”之意,马来语“menteri”则又来自于梵语。16世纪初葡萄牙占领了包括印度尼西亚摩路加群岛在内的多个东南亚岛屿。为了便于与当地居民交流,葡萄牙人多少都使用点“洋泾浜”,自然更要与当地的“menteri”(部长)这种官员阶层对话。等到了中国后,便借用马来语“menteri”这个词,指代中国的官员阶层,由此这个词才慢慢流传开来,并被英语借用,引申出了多种含义。除了指官员以外,还可以指他们所说的话。现今不少国家和地方称呼汉语普通话为“mandarin”,取的便是“官话”之意。

故此,“mandarin”并非出自什么“满大人”,反倒是“满大人”一词乃是人们从“mandarin”演绎而来的。如果说西方人对于中国人乃至东方人充满偏见的看法和认识,并非源于“满大人”一词本身,而更多的是源于英国小说家萨克斯·洛莫尔经过故意扭曲丑化,所创造出的“傅满洲”形象,这便是另一个值得思考与批判的问题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