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甘草的具体临床应用

 中医陈孝和 2021-08-26

今天来讲甘草这味药。在所有的中药当中,甘草的用量是最大的,应用的机会也最多。但是现在对于这味药的应用,很多时候并不是根据它本身的药性来用,存在滥用甘草的情况。那么必须要把甘草的药性和药理作用来做一个全面的认识,以便更好的指导临床用药。

甘草是用豆科草本植物甘草的根来入药。现在主要是分成生甘草和炙甘草两种。生甘草就是把甘草的根晾晒干之后直接入药,炙甘草是用蜂蜜和甘草炒过之后再入药。

现在中医临床上,有一派人认为应该从药性上严格区分炙甘草和生甘草,两者不能混用。还有一派是认为两者可以混用,区别并不是太大。

在伤寒论当中,用到甘草的方剂有80个,其中78个方剂都是用炙甘草,只有甘草汤和桔梗甘草汤用的是生甘草。所以现在很多中医都是偏向开炙甘草,不常用生甘草。

这里有一个问题,张仲景生活的时代,是没有蜜炙这种药材炮制手段的,所谓的炙甘草是直接炒过的甘草。并不是今天用蜂蜜炙过的甘草。

甘草的主要药理成分有两种——甘草甜素和甘草黄酮。用蜂蜜炙过的甘草,它的药理成分种类不变,但是含量是发生变化的,甘草甜素的含量会下降,甘草黄酮的含量会升高,这也是炙甘草和甘草药性不同的药理基础。

因为是天然药材,不是现代化学合成药,先不用说不同产地的甘草有效成分含量不同,就是每一颗甘草的有效成分含量都不同,再加上炮制工艺没有严格的规范要求,就会导致什么问题,你很难去确定现在用的这批甘草的具体药理成分含量是多少。

现在新疆产的野生甘草药材质量最好,你用10克可能就起效,如果用人工种植的那种一两年就挖出来入药的甘草,本身药理成分含量就低,同样的方剂再用10克就不起效了,你可能就得用30克才行。所以说,现在制约中医发展的一个很大问题是药材质量不能做到标准化。

回答正题,先来看甘草的第一个功效—解毒。甘草能够解毒的主要药理成分是甘草甜素,炮制过后甘草甜素的含量会降低,所以甘草用来解毒的时候,主要是用生甘草。像是吃了有毒和腐败的食物,导致的食物中毒,就可以用单味生甘草来解毒,如果跟绿豆一起用的话,解毒效果会更明显。

不只是食物中毒,对于体内的热毒积累,包括痤疮、脓包这一类都能用到甘草来清热解毒,还有就是蛇虫鼠蚁咬伤中毒、农药中毒、药物中毒都要用到甘草。

再比如附子、半夏这一些毒性相对比较大的药材,用的时候都会配伍一定比例的甘草,来制约它的毒性。

现在虽然清楚甘草有明确的解毒功效,但是具体的作用机制并不明确,现在推测可能有这几点,第一是甘草甜素能吸附有毒物质,类似活性炭,有很强的吸附作用,不让这些有毒的成分作用到血液和神经上。

另一点是能加强肝脏的排毒功能,来加快有毒成分的代谢速度。甘草本身也是一味非常好的保肝药,对肝硬化和肝炎都有一定治疗作用。

用甘草解毒要注意两点,第一是用生甘草,第二是量要大,我的经验是低于30克的话,疗效就比较差。

甘草的第二个功效是止咳。年龄在三十岁以上的,对两个药肯定记忆犹新,第一个是安乃近,第二个就是甘草片。我印象特别深,小时候几乎所有的病都会吃这两个药。尤其是对于咳嗽,甘草片的效果出奇的好,现在大家都知道了,除了用甘草酸止咳以外,甘草片还含有鸦片,有镇静、镇痛、止咳的作用,当然还有成瘾性,从05年之后,甘草片就成了处方药。

抛开甘草片来讲,甘草也的确有明显的止咳功效,对于干咳症有很好的效果,如果是痰多的话,就要先化痰、把肺里的痰排出来才行,不能一味的止咳,因为咳嗽本身就是身体的自救反应,如果强行压制咳嗽的话,就把痰憋在肺里了。

甘草的止咳是直接作用在神经中枢系统的,所以对于干咳会效果比较好,比如芍药甘草汤就对于各种干咳证有很好的效果,这种干咳主要是支气管痉挛导致的。

如果痰多的话化痰才是第一步的,把痰排出来,那么咳嗽也就好了。所以说现在中医也存在一个问题,会把止咳跟化痰混淆,化痰的药可以止咳,但是止咳的药并不一定能化痰。

甘草就是这样,其实没有化痰的功效,它是直接通过神经调节来压制咳嗽。所以说如果以干咳为主证,可以重用甘草,如果以痰多为主证,应该先化痰,不应该镇咳。甘草用于止咳的话,用生甘草效果更好一些,因为止咳的有效成分更多一些。

甘草的第三个功效是镇静催眠。这跟传统中医上认为甘草有补脾益气,养心安神的认识是一致的。甘草镇静催眠的作用,在甘麦大枣汤这个方剂里发挥的淋漓尽致。传统上认为甘草在这个方剂当中是起到调和药性,温补脾胃的作用,还有的会解释成缓急止痛、补益心气。其实都不准确,甘草有确切的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对于正常人,这个功效不明显,但是对于单纯的神经功能紊乱,就能显效。

这里有一点比较关键,传统上认为甘麦大枣汤只适合用于虚证,这里的虚证是指不是其他疾病引起的神经功能紊乱,是人的神经自主调节功能紊乱了,人就表现的兴奋、紧张或者抑郁寡欢。

治疗失眠的酸枣仁汤里也用到甘草,主要是用甘草镇静催眠的作用,但是具体是怎么发挥镇静的功效,现在并没有研究的很清楚。

临床上用甘草镇静催眠,其实用甘草和炙甘草都可以,在这一点区别不大。这里有关键的一点,就是量要大,量小了不起作用。我看一些国医大师用甘麦大枣汤这个方剂,甘草用量很小,三五克、七八克的用,这个剂量明显起不到作用,但是它又说临床效果很好,这一点我是不信的。我的经验是用30-50克才有比较显著的镇静催眠作用。

甘草的第四个功效是消炎、抗溃疡的作用。张锡纯曾经用单味甘草来治疗早期的肺结核和肺痨,用到120克,就是用的甘草消炎的功效。还是有单味甘草治疗咽喉痛、肿胀发炎。溃疡的形成,实际上是一个发炎的过程。所谓的溃疡就是组织粘膜破损和溃烂。最常见的就是口腔溃疡和胃肠溃疡。实际上就是肠胃和口腔粘膜溃烂。

那么甘草呢,能通过消炎的形式,来修复受损的粘膜。最常用的方剂就是甘草泻心汤这个方剂,这个方剂对于各种组织粘膜破损溃烂都有很好的疗效,就是用的甘草抗溃疡消炎的功效。

传统上认为甘草在这个方剂里的作用是补中缓急,保护脾胃。这么说不算错,但是认识并不准确。主要还是用了甘草的消炎功效。甘草泻心汤这个方剂咱们以后会详细具体的讲,其实甘草的消炎功效应用的非常广,包括皮肤炎症、内科炎症都有很好的疗效。

甘草的第五个功效,比较笼统,可以归结为作用于消化系统来讲。除了刚才讲的能抗溃疡之外,还能缓解溃疡引起的反酸、上腹部疼痛这些症状。另外甘草能调节肠胃蠕动。这个是双向调节作用。小剂量甘草能抑制胃肠蠕动,大剂量能促进胃肠蠕动,加速胃肠排空。

传统上认为甘草不能用于中满的情况,实际上就是肠胃功能弱,食物和水分消化吸收的慢,胃里发胀引起的中满。就是担心甘草能抑制胃肠蠕动,实际上并不是这样。

咱们拿平胃散来举例,这个方剂就能加速胃肠排空,来缓解腹胀腹痛,很小剂量的甘草就能对抗苍术促进的胃排空,增强厚朴、砂仁促进的胃排空作用。所以说,如果抛开剂量来谈功效,没有什么意义。另外甘草能缓解肠胃痉挛,所谓的痉挛就是抽筋儿,这个等下一期讲芍药甘草汤的时候,咱们重点再讲。

对于作用在肠胃系统,如果炎症不明显,主要是肠胃功能弱,也就是中医说的脾阳虚的状态,用炙甘草效果更好,如果有明显的溃疡症状,还是用生甘草更好。

再来甘草最后一个主要的功效,就是能对抗心率失调。实际上这个功效,中医上很早就认识到了。比如调节心率的炙甘草汤。传统上认为炙甘草在这个方剂是起到健脾胃、生化气血的作用,其实并不是。

心脏跳动快,也就是动悸,是为了加快血液循环,把血液输送到全身,来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是一个心脏的代偿性活动。打个比方,同样一段路,你步子迈的大,你走的步数就少,你步子迈的小,你走的步数就多。同样一个道理,你心脏每次泵的血量少了,就得加快泵血次数,也就是心跳会快。

那么为什么会导致这种情况呢,主要是心肌缺血造成的,所以这个方剂用了大量的生地黄、阿胶、麦冬来滋阴养血,再就是用炙甘草来减弱心肌细胞的凋亡,不然细胞死的太快,补再多血也没用。所以在心血管系统里,甘草主要起到对抗细胞凋亡的作用。

另外甘草还有抗利尿的功效,所以甘草服的副作用就是会引起水肿和升高血压。尤其是老年人,肾功能不全的,不要长期服用甘草。之前还宣传每天用甘草泡水喝,这个完全不可取,大家也不要照做。

关于甘草临床上常用的一些功效,咱们先介绍到这里。实际临床当中,甘草大多时候都是配伍其他药材来用。所以接下来咱们先来讲芍药甘草汤、桂枝甘草汤、甘草干姜汤、桂枝汤,甘麦大枣汤这几个方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