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头条

 你到哪里去了呢 2021-08-26
在临床上待了30多年,我发现:治疗子宫肌瘤,关键并不在于散寒化瘀、疏肝解郁,而在于这个……
 
前阵子门诊来了位43岁的子宫肌瘤患者,患病5年,自述找中医大夫调理过几次,散寒化瘀、疏肝解郁都用了,但均未见成效。
 
经过仔细的问诊,我发现她主要有以下症状:小腹胀满、反酸、恶心、食少便溏、手脚冰凉。
 
辨证:脾是气血生化之源,脾失运化,就会导致反酸恶心、腹胀、食少便溏等症状。同时,患者还伴有气血不足,气血不足容易导致气滞血瘀,使得处于身体末端的四肢得不到濡养,所以患者才会觉得手脚冰凉。
 
开方:茯苓、白术、黄芪、木香、当归、川芎、姜半夏、浙贝母、白僵蚕、赤芍。
 
开方思路:患者患子宫肌瘤的根源在于脾虚气滞,所以健脾、行气活血是才是重中之重。散寒化瘀、疏肝解郁都没踩到正点上,自然治不好。
 
1.健脾益气:茯苓、白术、黄芪。白术、茯苓是健脾要药,配上可以补气的黄芪,健脾效果更佳。
 
2.行气活血:木香、赤芍、当归、川芎。上面提到用黄芪来补足全身之气,再配合木香行气,可以起到补而不滞的效果。川芎能行气活血,当归能补血活血,赤芍活血化瘀的同时,还可以应对郁久化热的问题。
 
3.消肿散结:姜半夏、浙贝母、白僵蚕。子宫肌瘤无非就是痰湿於堵形成包块,姜半夏配以白术、茯苓,可以有效地化痰祛湿,将痰湿等垃圾通过尿液排出人体。而浙贝母和白僵蚕是散结的要药,浙贝母在软坚散结的同时,还能燥湿化痰。
 
10天后,患者找到我说小腹已经没有胀满疼痛的感觉了。我又仔细给她辨证了下,稍微调整了下用药,给她调理了一个月有余,后面她再到院复查的时候已经查不出子宫肌瘤了。
 
治疗子宫肌瘤,关键不在于散寒化瘀、疏肝解郁,也不在于健脾化痰,而是在于辨证论治。中医治病没有模板,只有跟随患者的症状变化,灵活辨证施治,才是关键。#我的门诊故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