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要拿一本书的书费与你的时间成本相提并论

 慕蓉 2021-08-26

2016年分享了很多场思维导图课程,无论是在线上还是线下的课程,都有很多朋友关心我是如何阅读的,是不是跟他们有一样的困惑。遇到最多的问题就是:为什么我有两个孩子,有自己的工作,业余时间要写公众号文,还要线下和线上进行知识分享,怎么能有那么多时间看书呢?而且还能写高质量的书评?如果总结起来就是我心里深深的感觉到时间的宝贵,我总是在争分夺秒的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看书是我从小到大都很喜欢的一件事,直到现在还久久不能忘记在新华书店,爸爸让我在选好的三本书中选择一本书购买的那种纠结的情绪,小时候的这个情节也使我到现在只要看到喜欢的书就立刻买下,这样的行为应该也算是一种疗愈吧。

纸质书vs.电子书

当手中拿着一本书,思绪沉浸在书中,鼻子闻着书的淡淡书香,这种美妙的感觉瞬间就会让我幸福感提升。所以当有朋友问我要不要买kindle的时候,我会把我的这种感觉跟别人分享,也就是我仍旧推崇纸质书。而且纸质书有几大优点是电子书无法比拟的,学科类的书籍一定需要看纸质书,因为注意力集中。另外纸质书可以快速翻阅,找到自己想要找到的重点。比如阅读方法SQ3R,这个只有使用纸质书才能很好的实践。所以即使出差到外地,我也是至少背2本纸质书在包中,保证在交通工具上可以快速翻阅,可以不打断自己的思绪的情况下顺手折角,标注重点等。当然kindle也可以进行标注,但是当一进行系统操作的时候,思路就很容易被打断。尽管kindle的免费下载途径很多,但是我依旧喜欢买书,一方面是前面所说的注意力集中、快速翻阅、幸福感提升,另一方面也是要付费给作者和出版社,让他们有动力出更好的书籍,付费也是我这些年学习的一种态度。

喜欢的书vs.不喜欢的书

还有很多人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疑问就是:有很多书买了之后不喜欢看,要不要强迫自己看下去呢?而且现在的书也不便宜,可能看了20页之后就发现自己看不下去。我的建议就是放弃。尽管有很多书可能在排行榜中的排名靠前,而且有很多人推荐,但是不代表这本书就适合自己。就像有的人喜欢吃素、有的人喜欢吃肉,有的人喜欢吃甜的,每个人的口味是不同的。那么在阅读的时候也会有这样的情况,例如有很多人喜欢看《无声告白》和《追风筝的人》,而我就完全不喜欢那种感觉的书籍,我也不能在看的同时得到很多感动。所以当一本书买完发现不是自己喜欢的类型之后,选择放弃是对自己负责任的一种态度。与一本书的书费相比,时间更宝贵,把时间节省下来看自己喜欢的或者是对自己有用的书才是一种成熟的表现。

快速阅读vs.匀速阅读

年底又开始规划明年的一些想法,我最先能确定的就是明年要阅读200本书,有很多人会有疑问,就是根本看不过来。如果200本平均到每周就是将近4本,这是一种高强度的阅读,对于要工作、有家庭的人来说似乎不可完成。很多人把阅读就狭义的定义为从头看到尾,实际上每种书的阅读都是有节奏的。例如很多人都明白主题阅读的重要性,那么在每个领域都是有其代表性的1-2本的书籍,这样经典的书籍是需要仔细阅读,尽量不略读,而其他的书籍是有很多观点的补充,但是完全没有必要从头到尾阅读,只要挑取重点即可。还有一些书籍是可以翻看目录找到自己想要的那部分进行阅读就可以。我觉得一个成年人始终要计算自己的时间成本,也就是投入和产出比,当你花了很多时间在看一些你不需要的东西的时候,那就是在浪费。所以在阅读的速度上是要有选择的,有的书要慢些看、有些要快速翻看、有些要略看。那么紧接着可能会有人问,如何判断用什么速度看呢?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先看200本书再谈这个问题,有这200本书量的积累之后自然就会分辨。先不要想太多,而是要行动。

记不住vs.只记一点

很多朋友在阅读上最大的疑惑是为什么看完了记不住书中的内容呢?其实这是个普遍的问题,也就是基本上大家都记不住。那么也就意味着只要每本书记住一点的话,那就会比别人强很多。在我看来,有很多时候看书不是为了记住作者的观点,而是要通过书跟作者进行思想交流,可能看完之后什么也没记住,但是在看的过程中激发了自己的思想,其实这也足够了。那么对于有的想记住内容的怎么办呢?我一般会采取多种方式,有的时候会画思维导图,在绘制的过程中对书有了整体的梳理,在不断的分类和总结过程中能记住很多重点;有的时候我会做读书笔记,这种笔记不是单纯的重新抄写一遍,而是要在后面写出对自己的启示或者是今后如何做;有的时候会使用拆书帮RIA的方法拆书,对知识点有更深刻的把握;有的时候还会制作PPT,从头到尾梳理知识点;有的时候还会撰写书评,写出自己看完这本书的感受。用我平时的一句话总结就是:经过这样一番折腾,怎么能记不住书的内容呢?当然我分享最多的一点就是:每本书不要贪多,只要记住一点就可以,也就意味着这本书对自己是有用的。

阅读这件事是先在有量的基础上再谈方法和技巧,如果每年就读5本书,是不会有任何困惑的。那么在有了一定的阅读量之后,我们要始终记住两点:一点是不要拿一本书的书费与你的时间成本相提并论,另一点就是less is more。

2017年200本读书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