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口大口喝速溶咖啡的幸福你还有吗?

 慕蓉 2021-08-26

今年的《奇葩说》有一期的辩题是“年纪轻轻精致穷,我错了吗?”当时黄执中的观点触动到了我。

 “追求精致地生活,让我感受到了你对粗糙的恐惧。“

“为什么在年轻的时候穷会不开心,为什么只有精致的时候才会开心,因为你没法体会到粗糙的开心。”

“享受精致和享受粗糙都是两种不同的开心。”

“享受手冲咖啡是精致的开心,但是便装咖啡咕嘟咕嘟地喝下去也会让人很开心。”

听完这段,让我深深的陷入了思考,已经嫌弃了很久速溶咖啡,知道了速溶咖啡里面的豆子是罗布斯塔豆,混合的奶粉是人造奶,一万个理由告诉自己这种咖啡不能再喝了。所以自己选择喝手冲、选择自己做意浓打奶泡、选择出门在外的挂耳咖啡,买好的豆子,买好的杯子、买好的器具,买各种自己所需要的咖啡的东西。

不过,跟上学的时候大口大口喝速溶咖啡的那种快乐相比,无论现在怎么精致,好像都没有那时候快乐。就像在大饭店吃饭,无论菜品做得多么精致,都没有站在路边吃大排档香。

年纪轻轻还是中年油腻还是垂垂老矣,精致一定都是我们想要追求的,但粗糙也是我们不想错过的。每个人都会追求更美好的事物,但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嫌弃起来过去的自己。那个喝速溶咖啡的、那个吃路边摊的、那个睡小酒店的、那个穿几十元衣服的、那个擦大宝的人,不就是过去的自己吗?那时的自己,对精致有追求,嘴里最常说的就是等我以后。。。。。,然后依然快乐的享受着当下粗糙的生活。

有很多人把精致简单的理解为考究的生活,但是仔细查查精致这个词的来源,就会发现在古文中多是用作文章写得精致、思想精致,可见精致应该是一种深入到灵魂中的东西,哪是表面上就能感受出来的精致。当追求表面上的精致的时候,就会把粗糙的快乐丢得一干二净,因为我们自己都会给自己洗脑,用100条理由来说服自己不能粗糙,却忘了其实粗糙的生活并不代表灵魂粗糙,我们是可以一边过着粗糙的生活,也可以一边拥有精致的灵魂。

至今我依旧还是不喜欢去大饭店吃饭,尽管一切都是那么精致,就是少了在小饭店三五好友喝啤酒吃串的快乐。

这就像黄执中在《奇葩说》里说到:一个健康的人,他是能够享受到两种不同的开心的,他既能品尝精致,也一定能够拥抱粗糙,这才是一个健康的人。一个追求精致的人,如果说他错失了什么,他错失了享受粗糙的能力。

记得上大学的时候,用做家教赚的钱去泰山旅行,买的最便宜的绿皮火车票,车厢挤满了人,就连脚下都有人在睡觉,爬到泰山顶,住的10元1晚上的床,这样的粗糙并没有让我觉得这趟旅行没意思,反而觉得自己克服了各种困难还能在清晨在泰山顶看到日出。可能如果是现在的话,这样的旅行会让我痛不欲生。

我真的要反思反思自己现在享受粗糙的能力,想想自己对于快乐感知的能力。所以看了这集《奇葩说》,放下了家里和办公室里的一切精致的咖啡,仍旧用研究生时期的卡通杯为自己冲了一大杯速溶咖啡,大口大口的喝起来,这种感觉很美妙,让我想起了一边害怕听到喝到底部才会发出的“哄哄”声音一边快乐的吸酸奶的时刻,那种粗糙生活的快乐是现在我所不能感受到的。

所以,享受粗糙真的是一种能力,会让我们有更加有宽度的快乐,当然这并不代表说不过好日子,特意追求粗糙,而是不要刻意追求精致,认为精致就会带来快乐,而是要时不时把自己降维,去感受粗糙,遇到粗糙的时候不是一种嫌弃的表情,而是欣然接受这份粗糙。

粗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感受不到快乐和幸福。或嘴角上扬、或眼睛一亮、或蹦起欢呼、或内心幸福满溢、或哈哈大笑,每件小事儿我们都能找到那些小确幸,哪怕粗糙得要命,我们仍旧快乐的活在人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