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岩:《科幻作品》序言

 四十二史SCIFI 2021-08-27

科幻是科学和未来双重入侵现实所产生的叙事性文学作品。科幻观察和记录科学入侵后现实的改变,这种记录当然不会没有情感参与。在很多情况下,科幻一方面褒扬现实,另一方面也批判现实。很难说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没有受到过科幻的关注,从电子技术到核能利用,从生物技术到人工智能,从宇宙探索到纳米建构,从催眠冬眠到时间旅行,科幻作品在在描述现实中批判现实,更在抚慰焦虑的心灵之后,提出遥远的发展蓝图。

虽然科幻作品在当今文化产品中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但人们对这种作品的独特性仍然缺乏了解。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是,几乎所有读过或看过科幻作品的人都会给这类作品下一个自己的定义,但对这个定义是否合理恰当却没有多少信心。此外,人们还常常对科幻文艺到底覆盖了多大领地表示怀疑。面对这些现象,市场上急需一本简明扼要,能站在学术高度完整反映科幻历史和现实的通俗著作。我认为锡德的这本《科幻作品》填补了此项空白。

把《科幻作品》放入这些年我读过的最好科幻入门书应该不会有错。这本书具有覆盖面全、内容精准、简明扼要三大特点。

《科幻作品》的第一个特点是覆盖全面。对于入门读物,在短时间让人把握一个领域的全貌尤为重要。探索世界科幻文学的产生,有的人会追溯到16世纪甚至更早的时间。但多数人会认为,是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之后欧洲社会的巨大变化,使科学的认知方式逐渐走上历史舞台,特别是从伽利略以后科学能力的彰显,系统化的实验方法导致了过去长期分离的自然哲学跟技术之间的融合。科技联姻推动了人类探索自然方式的整体提高,原本停滞的社会开始加速前进。这一巨大的变化,配合了法国人权宣言和美国独立宣言等思想解放的认知,触动了一批敏感作家的神经,世界上第一批科幻作品由此而生。

如果说科幻在欧洲出现在相对主流的文学阵营之中,那么这一文类从欧洲走向美国的过程,则是它从正统文学走向通俗文学的过程。虽然像爱伦·坡这样的美国作家也曾尝试写过很有科幻色彩的作品,但从整体来看,20世纪20年代美国通俗文化对欧洲科幻的接受和改造,对后世发生了巨大影响。科幻不再是正统文学而成了通俗文学的一个分支,这使她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众影响力,更铺平了从她书写文学走向影视文化的道路。在美国的科幻教科书中,科幻被定义为“20世纪的文学”、“美国的文学”,其原因大概就是这样。

 

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1809~1849),19世纪美国诗人、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除了广为人知的侦探小说之外,他还写过科幻小说。

要把握科幻这个文类的当前状况,必须注意两点。首先,科幻产业正在转型,即从以小说为主要媒介转向以电影为主要媒介。在今天,科幻产业的大部头盈利点集中在科幻电影、电子游戏、主题公园,小说反而只占很少的赢利份额。其次,正统文学跟通俗文学之间有关科幻的对战正在走向终结。曾经把科幻当成一种正统文学的欧洲,在20世纪60年代发生过一次使通俗科幻回归正统的“新浪潮”运动。新浪潮的成功,导致了许多国家的主流文学大奖都开始颁发给科幻文学。但与此同时,作为类型文学或影视的科幻小说作品,也大力借鉴了主流创作方式。以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赛博朋克小说为例,这种作品既能获得主流文学批评家的认可也能吸引大众阅读。诸如杰克·伦敦、威廉·戈尔丁、库尔特·冯内古特、多丽丝·莱辛、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村上春树等著名作家所进行的“低劣”科幻创作,也获得了“翻案”。而像艾萨克·阿西莫夫、阿瑟·克拉克、罗伯特·海因莱因、雷·布拉德伯里、布赖恩·奥尔迪斯、J. G. 巴拉德、威廉·吉布森等纯科幻作家,现在越来越被主流文学批评界所认可。

面对这种多元化的局面,一本横跨多领域、多题材、多体裁、多媒介形式、多表现手法的科幻入门读物,全面整合多种信息,真是对读者的最好帮助。

这本书的第二个特点,是内容精准。究其原因,是因为她非常严肃地反映了过去几十年科幻研究的各种进展。据我所知,科幻研究最早是从读者来信、作家自我表述或同人杂志上读者之间的相互讨论开始的。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文学批评界才让科幻这个文类登堂入室。在这方面,一系列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功不可没。达科·苏恩文、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等可能是这个领域中名声最大,研究成果最丰富的学者。马克思主义者从批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角度出发,到科幻中寻找更好蓝图方案,这一做法非常恰当。女性主义是另一个非常重要的科幻批评流派。借助科技时代的种种进步观察性别状况的改进或全新未来,给女性主义带去了很多新的设想和进路。生态主义者是科幻文学领域中兴起较晚,但作用很大、很有未来发展前途的理论家。还有后人类主义者,他们重点考察人类在技术状态下怎样蜕变成新人。我感谢锡德所撰写的这本书把上面诸多研究的结果都纳入其中。通常,一本写给普通人的小册子不太会涉及许多学术研究的成果,而写给学者专家看的著作不会太多讲述故事的前因后果和创作掌故。但锡德的做法通俗中见学术,学术中套通俗。

这本书的第三个重要特点,当推简明扼要。我喜欢没有废话的书。在这样一个注意力紧缺的年代,所有人都惜时如金,而锡德能把一部通俗著作写得这么简明,着实是想要对得起大家的购书选择。选材的精炼是全书的特征之一。在简单讲述了科幻的定义、内容和范围之后,作品迅即进入一些特别具有代表性的题材,对其进行阐述。由于科幻作家最喜欢拓展天地,因此,即便这些题材范围较小,其实创作内容也包罗万象。不过,作者的大刀阔斧给人深刻的印象,只有最重要或最精到的内容才会奉献给读者。当然,简明不等于蜻蜓点水,在一些特别重要的点上他还是花费了大量时间和字数,像对著名作家克拉克的创作讨论,就占据了较长的篇幅,这是出于作者对相关内容在科幻文化中的位置所做的评估而精心设计的。

我个人认为,这本著作的美中不足,是缺乏对中国科幻文学历史、现状、基本争论和发展前景的展示。在十年之前,这样的批评可能还只是一种过分的苛求,但最近十年,中国科幻在世界的发展引发了全球关注。连美国前总统奥巴马、脸书的总裁扎克伯格都成了中国科幻的粉丝,一个在专访中多次提及,一个在网络上多次推荐。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想用一点篇幅,简单讲讲中国科幻文学的历史和现状,以便帮助读者更好地定位科幻版图上的中国与世界。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Facebook总裁扎克伯格都多次提及中国科幻作品

中国的科幻文学到底发源于怎样的时代,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存在着争论。一种观点认为,科幻作为一种基本的题材或内容叙事,是古已有之的。《列子》就记载了“世界上第一个机器人”的故事,而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等神话之中也蕴含了科幻产生所必需的资源,这些资源包括对自然的关注、对人能成功超越自然力量的肯定。此后,《西游记》、《封神演义》、《镜花缘》等带有明显想象色彩的作品持续传承了中国想象力。一些志怪小说还包含神奇的药物、自主的机器、历史穿越等今天常见的科幻设计。在这些文学传统和早期尝试的基础上,中国作家逐渐摸索创作了诸如《荡寇志》《新石头记》等跟科技融合的作品。这就是科幻的先声。遗憾的是,我们对上述文学传统如何发展,特别是作品提到的内容跟科学之间的关系,知道得还太少。另一种观点(也是当前多数人的观点)认为,科幻是晚清小说家在接触到西方科技文化甚至科幻作品后开始尝试的一种具有独立文类追求的作品类型。在这方面,不得不提到1902年梁启超和1903年周树人对这个文类的提倡。在他们的努力之下,1904年,荒江钓叟创作了《月球殖民地》。次年,东海觉我创作了《新法骡先生谭》。从晚清到民国,中国科幻小说逐渐从一种混迹于主流文学中的作品形式中独立出来,走向以科普和鸳鸯蝴蝶故事为基础的通俗作品形式。

晚清科幻小说书影

新中国的建立给科幻小说的发展引导了一条新的通路。在文革前的十七年中,中国科幻小说在学习凡尔纳和苏联科幻风格上面大有发展,出现了一些很有才华的作家。但遗憾的是,这一时期的作品基本上都是短篇小说且多是写给儿童看的。文革结束之后,中国科幻小说进入了第一个发展高峰。以叶永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童恩正的《珊瑚岛上的死光》、郑文光的《飞向人马座》为代表的一批作家作品获得了读者的广泛青睐。科幻小说的主题从简单的科学普及和儿童教育,拓展到对社会和历史的关注。

 
 

十分遗憾的是,1984年以后,中国科幻小说发展遇到了阻碍,一些人从科学性和政治正确性方面批判了整个文类。这次批判使繁荣的科幻文学受到重大伤害。幸好,从20世纪90年代之后,特别是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我国的科幻事业开始了新一轮的上升。在《科幻世界》杂志的大力推动之下,一批全新的作家登上了创作舞台。以刘慈欣、韩松、王晋康、何夕等为代表的科幻作者群体的成熟,加上“80后”“90后”作家的崛起,使中国科幻的数量和质量获得提升。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I》获得美国科幻小说雨果奖之后,郝景芳的《北京折叠》又再次获奖,一大批科幻小说被翻译成各种文字在全世界出版或发表,在当今的世界舞台上,伴随着国家的强盛,中国科幻文学的世界影响力也在提高。2016年,中国第一次召开了国家级的中国科幻大会。把科幻当成一种未来发展的战略基础,必定会对国家的创新文化建设、创意文化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我觉得,在不远的将来,如锡德修订这本小书,中国科幻在世界的介入不会被他敏锐的目光所落下

是为序。

吴岩于北京师范大学

2017年4月6日

宇宙的未来 现在 过去

四十二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