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学中医从何学起?

 九州君子好人 2021-08-27

谢邀。结合我自己的经历来谈谈吧。

首先你得确定你确实喜欢这行,愿意为之付出。学医需要终身学习,没有持续的动力很难坚持下去。学中医好比种果树,前期投资和付出会很多,但是一旦开始开花结果,精神和物质回报会让你受用不尽。

我本人是院校学习出身,读了五年本科,三年研究生。学校的课业繁重,有大量的东西需要记忆,然而大三暑假在跟师的时候我发现,我连个像样的处方都开不出来,问诊也不会,说白了就是不知道怎么看病。

能够开窍开始步入正轨还得感谢我的恩师姚公,他是西学中的老师,后来主要学习伤寒,曾经师从雁北名医门纯德先生和伤寒大家陈亦人先生。恃诊之时遇到疾病对应的条文可谓信手拈来,背出条文后开始给我们逐字逐句讲解。姚公对我们要求很严格,要求全本背诵《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在学习经典的同时还不能忘记基础,也就是理法方药,这仍然需要大量的背诵经典,如《医学三字经》、《药性赋》、《药性歌括四百味》、《汤头歌诀》、《濒湖脉学》。

掌握了基础之后还要多访名师,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但是名师更能出高徒,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你才有可能看的更远。跟师不等于机械的抄方,不明白用药背后的思路抄再多也是无用功。这思路不仅仅是老师的讲解,自己也应该勤学勤问,也就是“悟”。

访名师除了通过跟师出诊的途径完成,还可以学习名医的医案。读医案绝不能像读小说一样走马观花,读医案要有自己的思考,看完脉象症状之后要先自己想想该辨什么证,用什么方,用什么药,然后和医案对比,看看有什么不一样,只有这样才可能获得提高。走马观花式的医案阅读不值得提倡。

在上临床之前一定要形成中医的诊疗思维,正确的诊疗思维才是关键所在。中医要辨证论治,用药如用兵,兵不在多,独取其能,药不在繁,唯取其效。以法统方很重要。抓主证,用主药,要知道用药时面面俱到=面面不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