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梅园秋语·电视散文】中天:新西行漫记之六:林则徐与嘉峪关---第176期

 昵称51322130 2021-08-27

赏 梅 园 视 界       听 诗 语 心 声

梅园秋语文学社

诵读诗界·图文悦赏·画意·文化导航


本期主 


本期主播:四    

主 播:  也    许

摄像:枫语     摄影:中天  

制 作: 凌   岩

林则徐与嘉峪关

——中天:新西行漫记之六

题记:毛泽东主席看到林则徐出嘉峪关感赋诗四首,感慨林则徐爱国情怀,欣然提笔手书了其中两首,其中一首雕刻于嘉峪关城下。

古丝绸路上有三座赫赫有名的雄关,玉门关、阳关和嘉峪关。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是明代长城沿线建造规模最为壮观,保存程度最为完好的一座古代军事城堡,是明朝及其后期各代,长城沿线的重要军事要塞,素有“中外钜防”、“河西第一隘口”之称。

嘉峪关关城依山傍水,扼守南北宽约15公里的峡谷地带,该峡谷南部的讨赖河谷,又构成关防的天然屏障。嘉峪关附近烽燧、墩台纵横交错,关城东、西、南、北、东北各路共有墩台66座。嘉峪关地势天成,攻防兼备,与附近的长城、城台、城壕、烽燧等设施构成了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又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

林则徐可谓是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是难得的“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他还是一位伟大的诗人。那么林则徐与嘉峪关有什么关系呢?这也是一个悲苍的故事。

林则徐受命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就在取得虎门销烟,屡次打退英军武装挑衅的时候,英军进犯天津海口时,投降派官僚乘机诬陷。昏庸的道光帝将林则徐革职遣戌伊犁。在去伊犁的万里旅途中抵达嘉峪关。这天,他策马出关,威严高耸的嘉峪雄关,依山而筑。他面对雄关,纵临千古,感慨万端,挥笔写下了《出嘉峪关感赋》四首。

《出嘉峪关感赋》

(一)

严关百尺界天西 万里征人驻马蹄

飞阁遥连秦树直 缭垣斜压陇云低

天山巉削摩肩立 瀚海苍茫入望迷

谁道崤函千古险 回看只见一丸泥

(二)

东西尉侯往来通 博望星槎笑凿空

塞下传笳歌敕勒 楼头依剑接崆峒

长城饮马寒宵月 古戍盘雕大漠风

除是卢龙山海险 东南谁比此关雄

(三)

敦煌旧塞委荒烟 今日阳关古酒泉

不比鸿沟分汉地 全收燕迹入尧天

威宣贰负陈尸后 疆拓匈奴断臂前

西域若非神武定 何时此地罢防边

(四)

一骑才过即闭关 中原回首泪痕潸

弃繻人去谁能识 投笔功成老亦还

夺得胭脂颜色淡 唱残杨柳鬓毛斑

我来别有征途感 不为衰龄盼赐环

这四首七律大气磅礴,雄浑有力,荡气回肠。既抒发了作者宁静致远的爱国主义情怀,也有对国家安危的感叹和惦念;既有对雄关如铁的赞美,也有对戍卒遭遇的哀叹;既有鲜明广阔忧国忧民的责任感,又有回首思亲两相望的忧伤。

  

诗人放眼于国外列强的虎视眈眈,漫无休止的国内冲突,林则徐并没有因为遭贬黜而结怨。他想的是雄关威严险固、形胜雄奇的嘉峪关;他想的是远古的战场,将士誓死扼守边关,今日我们必须抵御外强;他想的是张骞开辟了这条内陆与西域的通道,建立了功盖后世的神奇伟业,雕鹰也迎着塞外风沙翱翔盘旋在城堡之上;他想的是,没有哪座关城比得上嘉峪关的雄伟固险。追怀往古,仿佛听到长城下,隐隐传来胡笳伴奏的《敕勒歌》声,又好像伫立关楼,背靠苍天依长剑,只愿嘉峪国家两相安。

英国侵略者把战火从华南烧到东南,他怎能远离前线,安心戍边呢?! 烈士暮年,壮怀激烈,心想东南,洗雪国耻。全诗苍劲悲凉,慷慨豪迈,怀古忧国。表达了自己对汉朝立功西域的名将班超、霍去病的仰慕之情。同时抒发了盼望早日赦还入关,为国建功的愿望,表现了他不计个人祸福得失,无时不以国家为重的爱国精神和战斗意志!

可歌可泣的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先驱林则徐,愿您的精神与嘉峪雄关同在!  

✿猜您喜欢:

1、中天:新西行漫记之五:西访玉门关---第175期

2、中天:新西行漫记之四:我的敦煌 我的莫高窟---第174期

3、常青树:南湾记忆---第172期

4、墨菊:盛世·河沙镇的新爱莲说---第171期

5、殷刚:望江南系列·采菱角---第170期

【点击即可阅读】更多精彩尽在《梅园秋语》公众平台,您关注后尽可欣赏梅园更多视频故事,有更多精美诗歌、散文、游记。关注就是您的参与,我们欢迎您的到来!

Z

HONGTIAN

作者:中天

北京银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中国红旗渠网副主编,梅园秋语文学社社长兼主编。她喜欢诗歌,喜欢摄影摄像。她相信诗歌的力量,更相信人格的魅力,愿与同心者共同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诗意人生···

Y

EXU

朗读者:也许

赵月虎:朗诵爱好者。因为儿时的一个梦想,便对朗诵爱得深沉,用一颗宁静淡远的心,执着而热情地坚持诵读。希望以声音诠释文字的精彩,以声音点缀生活的味道,以声音打动自己的爱!

诗词小知识

辩:

“辩”即辩是非,别真伪,这种文体的特点是批驳一个错误论点,或辨析某些事实。如韩愈的《讳辩》、柳宗元的《桐叶封弟辩》。

                                                   【宸父提供】


主     编:中天

副主编:宸父

编     审:安然

比我帅就点个赞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