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5年的故事,涪陵“红星厂”承载了四代人青春!

 柴可飞 2021-08-27

图片


当流水缓缓划过帘幕,指尖轻触,似是岁月无痕,聆听感触,竟是刻骨铭心……1966年11月12日,鸡公嘴的那声炮响,掀开了川船人在瓦窑沱建设川船,发展川船的美丽梦想。

1

  四三二厂,曾是西南地区最大的潜艇制造厂

1966年11月12日,随着鸡公嘴那声炮响,正式拉开了国营红星金属结构厂建设帷幕。国营红星金属结构厂,简称红星厂,代号432,位于重庆涪陵李渡镇,上世纪60年代,为了响应国家“三线建设”的号召,很多兵工厂从沿海城市迁入到大西南,红星厂是当时三线建设的重点工程,由江南造船厂援建,生产军用潜艇,现已改建生产民用运输船,是西部地区最大的特种船制造基地。

图片

鸡公嘴开炮

197610月,历经10年建设,红星厂建成投产,至198510月共生产333型潜艇。

图片

1980年11月1日,国营红星金属结构厂更名为国营川东造船厂。随后,随着国民经济的调整,国家开始对军工企业进行了“军转民”的历史大转移,国营川东造船厂由此也开始了艰辛而悲壮的创业。

图片

2004年,川东造船厂自主研发不锈钢化学品船,生产出由我国自行设计、自行审图、首次采用国产不锈钢、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艘3000吨级不锈钢化学品船“宁化417”,填补了国内空白。

图片

宁化417

2009年,川东造船厂结束了43年的工厂制历史,改制成为重庆川东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图片

2010年,公司成功进入了公务船建造领域,先后为中国海监,中国海警,重庆港航局和海南省建造了20余艘性能优良的公务船舶。

图片

2

  听他们讲那过去的事情

杨婆婆和谭爷爷是在川东造船厂的退休员工,在厂里工作了三十几年。他们都是上山下乡第一批的知青来到川东造船厂工作的。杨婆婆原来是做建筑施工的。谭爷爷以前是厂里的工人,之后去读了书,回到厂里做的定额预算。

六六年的时候,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到这里来修建这个厂。那时这里还具有保密性,所以最先就说的是,二九信箱,而不是什么厂。最开始也不叫川东造船厂,叫红星金属结构厂。

图片

杨婆婆回忆,他们当时候厂内有学校,医院,电影院,食堂,就像一个小社会一样。提到食堂,杨婆婆说,当时候大食堂有二十几个窗口,一到吃饭的时候,全部排得满满的,要好一阵子才打到饭。后来,八几年的时候,安装了天然气,大家没事就可以开开小灶,或者中午多打一点,晚上回家热着吃。

那个时候,厂里有时候会放露天电影。大坝子上,挂一块白布,大家都自备板凳,下了班早早都来占位置。前面几排,基本上都是小孩子。小孩子哪看得懂这些啊,就照着模仿电影里的片段,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

图片

杨婆婆说她最难忘的是,就是看到潜艇,轮船造出来,大家都是打心眼的高兴,奔走相告,一个一个车间的传,一个一个厂房的传, 不一会,街上敲锣打鼓,大家都欢呼着,比现在春节都还要热闹喜庆。

图片

在这里,杨婆婆和谭爷爷邂逅了美丽的爱情。“我们原来都是丰都的知青,都相互有点印象,我是北岸,他是南岸,后来到了厂里,关系就近了”。杨婆婆回忆到都是满满的甜蜜,“那是结婚没有现在这么复杂繁琐,看个电影,在食堂请工友们吃个饭,牵了手就是一辈子”所谓白头到老的爱情,不是爱到老,而是陪到老。

图片

聊到以前的工友,杨婆婆说,几乎没有联系了,那时候,通讯又不发达,电话安得比较晚,所以当时候也没有留下联系方式,想到,以前在一起的那段激情岁月,很遗憾啊!

现在我还是经常会回厂里看,看到一起工作过的地方很感慨呐! 杨婆婆说,“这个厂在以前我们就是平平常常的上班,大家工作都很卖力,每天都在想快点做完,船快点做出来。现在退休二十几年了,还是很怀念啊!用现在的话就是'川船人,川船魂,川船就是人上人’”

图片

谈到对于未来的憧憬,杨婆婆希望川东造船厂,能够恢复往日的生机,我们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的国家会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生活会更加幸福美满。

图片

3

 五十几年过去了,仍然保留着三线工厂的原貌

厂区门口的职工候车点车站保留着几十年前的样子。不知道川船人是否还记得在这里做过车?现在这个候车点也是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排排坐,休息聊天的地方。

图片

沿着车站这条路走大概800米左右,就是川船的家属院了,在这里还能看见住着零零散散的一些住户。很多川船员工的子女都是在这样的家属院长大的。虽然环境不如现在的高档小区,楼房也偏破旧,但是院儿里充满着人情的温暖。

图片

图片

继续沿着川东生活区里走,这棵大树吸引了所有的目光,它遮蔽了刺眼的阳光,带来了阴凉。它一定也陪伴了住在川船宿舍的川船人很多个春夏秋冬,才会这样枝繁叶茂。现在,还能看到老人树荫下乘凉,聊聊家常,一如几十年前一样。

图片

社区里药房,理发店,便利店等为社区的居民带来便利。社区里的居民表示,住在这里多多少少会有些不方便,但基本生活是能够得到保障的。这里没有城里的热闹,很安静,在这里工作生活了大半辈子了,有感情,不愿意离开。

图片

穿过家属院生活区就到了工厂大门。映入眼帘的“追求卓越质量,奉献精品工程”这十二个大字,彰显川船人“团结开拓,自信自立,自强不息”的企业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川船人砥砺前行,勇往直前。

图片

建于1966年的川东造船厂,至少保留着三线工厂的原貌。红砖墙,老厂房,还有墙上那些极富年代感的标语,仿佛让人置身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图片

现在的川船厂内大部分厂区大门紧闭,只有少数的车间厂房还在运作,街道空空荡荡,没有盛况时的热闹,只有少数的车辆会停经在此处。

图片

已关闭的厂房

图片

还在运作的车间

因为厂子还在运作,所以不会有一种影视城的“虚伪”感,反而烟火气息浓重。那些破旧的石板,斑驳的墙是真的历史记忆,而不是刻意的复古。

图片

图片

工人正在进行刷漆工作

图片

工人们的宿舍区

图片

还未组装完成的船体

办公楼下的黑板报,承载了无数个记忆。黑板看起来已经翻新过了,仿佛看见工人拿着五颜六色的彩色粉笔,在上面写写画画,有的时候写上去的字,画上去的画,很难擦掉,即使擦掉了,也会留下淡淡的痕迹,这是时间的印记。

图片

“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跟着毛主席跟着党,闪闪的红星传万代……” 

每一段记忆,都有个密码。只要时间,人物,地点合适,尘封的记忆总会被唤醒。一张张照片,一段段话语,岁月的洪流,卷走了那个时代的辉煌,川船红星厂不应该被人们遗忘,也不容被人们遗忘。回首过去,川船人艰苦奋斗,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立足今日,川船红星厂就像闪闪红星,散发着光彩,照耀了时代。

万里长江,滔滔江水向东流。瓦窑沱畔,川船精神永相传!

#你对川船红星厂有什么记忆吗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