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卡车司机不相信眼泪,更不需要特斯拉

 KaCheWanJia 2021-08-27

上周五(11月22日),美国“现实版钢铁侠”——埃隆·马斯克又出来搞事情了。
 

○ 图丨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

 
当地(美国)时间11月21日晚上8点,一直梦想在火星退休的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美国洛杉矶发布了特斯拉的最新车型,电动皮卡——Cybertruck。
 
喏,就是下面这个大铁盒子。
 

○ 图丨特斯拉·Cybertruck
 

“赛博朋克”引群嘲


说实话,家哥第一眼看到这铁旮沓的时候,下意识的以为这是哪位初学者学建模的设计作品呢。
 

 
更有网友调侃是不是咱们的“无用发明家”@手工耿去了特斯拉当设计,就连@手工耿本人也发布相关动态来自嘲(其实多半是为了碰瓷特斯拉蹭流量吧)。
 
不过说老实话,特斯拉这回引来大家的群嘲也是有一定原因的,毕竟这新产品的长相,真的越看越像是快手老铁自己打造的兰博坚尼……
 

 
而事实上,网友们想要的特斯拉皮卡应该是下面这样的。
 

 
美好的幻想最终破灭,换谁都不好受啊。
 
看完网友吐槽,我们还是继续说回车的事儿吧。
 
据家哥了解,新发布的Cybertruck是辆双排六座的电动皮卡,单就这一点就秒杀了市面上一大批产品,毕竟有钱人开这车的话,女朋友都能别人多带一个。
 

 
在产品价格方面,马斯克还算是挺良心的,根据 Cybertruck 起售定价显示,这款电动皮卡一共分为三个版本:
单电机版本(3.99万美元),续航400 km,百公里加速 6.5 秒;
双电机版本(4.99万美元),续航480 km,百公里加速 4.5 秒;
三电机版本(6.99万美元),续航800 km,百公里加速竟达到了恐怖的 2.9 秒。
 
2.9秒什么概念?
 
这可是兰博基尼毒药,在6.5L V12发动机的推动下才能达到的速度,而这仅仅是一辆客货两用的皮卡。
 

○ 图丨货箱关闭状态(箱盖像一块太阳能板)

○ 图丨货箱开启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Cybertruck的后货舱长度为 6.5 英尺(1.98 米),容积为 100 立方英尺(2.83 平方米),载重量高达 3500 磅(1.59 吨)。
 
账面数据虽然不错,但就是不知道,当Cybertruck进入中国后会怎样?
 

入乡随俗免不了


其实这个问题,在发布会结束后就有不少爱动手的网友参与了进来,把Cybertruck未来进入中国后遭受的最真实的待遇给神还原了……
 

 
不得不说,网友们的想象力真的突破天际,加上了这些涂装之后的Cybetruck明显要顺眼多了,而且也更接地气了。
 
试想一下,当特斯拉将产品交付给中国用户的时候,他们第一时间不是拍照发朋友圈,而是开去车管所喷字、贴反光条。
 
毕竟这是辆皮卡,按照中国的皮卡政策,就算有巅峰的颜值也不得不涂点劣质化妆品。
 

 
接着,就算你能飚过911,拉得动F150,但是上了高速,你也只能开80km/h。
为什么?
因为这是辆皮卡。
 
最后,当你想着以后把它留给儿子开的时候,抱歉做不到,在中国15年强制报废。
为什么?
因为这是辆皮卡。
 

 
那么,究竟是为什么,使得皮卡这样一款具备客货两用的优秀汽车产品,在中美两国的待遇会有如此的不同呢?
 

文化差异是原罪


要解释这个问题,就得先解释两国的汽车文化,先说美国吧。
 
与中国高铁四通八达的景象不同,地广人稀的美国,其铁路系统并不发达,加之地形上又多是荒漠,所以在美国的西部地区,修建高速公路要比修建铁路来的更方便。
 
在一定程度上,这样的做法也促使其国内的高速公路系统得到了稳定发展。
 
另外,对于拥有大量农场主的美国来说,皮实可靠、车型宽大,同时兼具载人和载货能力的皮卡是非常理想的运输工具,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运送粮食与货物。
 

 
加之崇尚自由的美国人又有大家庭集体出游的习惯,所以客货两用的皮卡,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美国家用车界的扛把子。
 
众所周知,在美国,柴油要比中国便宜不少,买一辆以柴油为燃料的皮卡,在日后使用中也能省下不少油费。
 


而且家哥还听说过一个未经核实的说法:那就是在美国买皮卡时,如果将其用途申报为工作用,也可以免掉不少的税钱。
 
总之,美国的皮卡文化已经根深蒂固。据有关资料显示,2018 年美国畅销车的前三名全是皮卡车,光这仨就卖出了超过 200 万辆。
 


与美国不同,中国的汽车文化是畸形的。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时尚小巧的轿车被认为是富贵的象征,而传统印象中,噪音大、冒黑烟的货车就是脏、乱、差的代表。
 
而在我国汽车产品的目录中,因为多了一个货斗,皮卡被划归到货车目录之内,同时也一直被国人认为是轻型货车。
 

 
由于自尊心作祟,在中国,你会发现这么一个有趣的现象:假如你开一辆50万的福特F150,很有可能会被一辆20万的奔驰C所鄙视,因为在他们眼中你这就是辆货车。
 
正是有着这样的“身份”,中国的皮卡往往是家用不实惠、商用不经济的尴尬境地,其拥有者在现行政策的要求下也必须和普通货车履行一样的义务:车身喷字、贴反光条;必须严格一年一检,超过10年需要一年两检;15年强制报废……
 
皮卡为什么在中国不普及,简单总结一下就是:
定性货车,不高级;
排量较大,不省油;
装载量小,不实用;
政策限制,不省心。
 
巨大的文化差异以及政策要求,使得同一车型在中美两国会催生两种不同的待遇。
 
其实我有仔细想过,畸形文化的最根本原因其实不是因为某个车型的好与坏,而是国人对于卡车司机这一工种产生的偏见。
 

中国卡友不需要“特斯拉”


从63年前新中国拥有第一辆卡车开始,卡车司机就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不小的贡献,那个时候,一句“马达一响黄金万两”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卡车司机的地位。
 
就是放到现在,平均每天运输8400万吨货物的3000万卡车司机也能够轻易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 图丨卡车司机

可家哥一直都想不明白,就是这么一群默默无闻、撑起了公路物流一片天的人,可为什么到了“全民奔小康”的现在,会被人用有色眼光对待呢?
 
和美国那些拿高薪、住别墅的卡车司机不同,中国的卡车司机,在普通人眼中只是个开货车的,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美好生活也有他们的功劳
 
2018年初,一则关于卡车司机边哭边开车的视频在圈子里流传开了。
 

原来是这位大哥像往常一样准备开工,却发现怎么也打不着火,拨开油箱盖才发现,油箱已经被“油耗子”抽空了,一滴不剩。
 
这辆大卡车是他的全部家当,贷款四、五十万买来的,每个月光还贷款就要还一万多,更别说还有油费、过路费和汽车保养等其他成本,以及家庭的生活开支了。
 
可能是多年的委屈无处诉说,他用手机录下了自己最无助的一刻,情到深处的时候直接破口大骂起来。
 
2018年末,卡车司机这个群体迎来了久违的一次关注,而受次关注的原因却是个悲剧。
 
卡车司机小辉辉,驾驶车辆行驶至青藏线109国道五道梁段时,由于第一次上青藏高原没有经验,加之取暖设备——柴暖的设计缺陷,夫妻二人最后都因为一氧化碳中毒而双双殒命于“生命禁区”。
 

○ 图丨相关报道

 
夫妻二人的猝然离世,留下一双嗷嗷待哺的儿女,面对这样的境地,就连家哥这样心如铁石的人一想起来,也会不自觉的湿了眼眶。

再联想到现如今的汽车厂商,我常常在想,如果你们在设计产品前,能开着车切身实际去跑一趟的话,那我想你们的产品肯定能够大卖,而不是间接造成上面这样的结果。
 
远的不说了,咱再说个近的——2019年10月份的“无锡钢卷事件”。
 

○ 图丨相关报道

 
事件一出,几乎所有的舆论压力都是一边倒,当事卡车司机成了人们宣泄的出口。
“开车的就是杀人凶手!
“司机为了钱真的什么都干得出来”
……
 
诸如此类的谴责不绝于耳,好像卡车司机这个群体就是一个穷凶极恶,为了钱而不达目的的人。
 

○ 图丨相关报道

 
但你们别忘了,当事司机也是受害者:重伤入院,ICU病房内昏迷数日。网友在控诉超载害人害己时,却忽略了超载的根本原因:老板让拉多少就多少,不然不给钱。
 

○ 图丨相关报道

 
是啊,卡车司机为了糊口,对老板只能言听计从,可一旦发生事故,朴实的他们只能被拎出来当替罪羊。
 
这个时候,那些追热点、蹭流量的媒体,为了第一时间发稿,在没弄清楚缘由的前提下,就开始恶意揣测,甚至抹黑卡友。
 
虽然我这次也追了热点,但家哥和他们不一样,我干过货运,知道最真实的卡车司机是什么样子,也明白他们需要的是什么。 

 
就拿特斯拉这次发布的Cybertruck来说吧,它的商业意义很明显要大于实际用途;在中国,它注定会成为富人的玩具,而不是生产力工具。
 
中国卡车司机看到这种新闻后不是商量着什么时候交定金提车,而是在考虑自己的下一趟活在哪里、上次的运费的什么时候结……


而特斯拉早前发布的电动卡车Semi,也只不过是美国人自己的狂欢,要论实际工况的话,它与我们中国卡车司机压根就沾不上边。
 

○ 图丨特斯拉·Semi

 
除了特斯拉,其实还有不少厂家发布过很多自认为高效的生产力工具,这些中看不中用的产品,指望务实的卡友用它们来养家糊口是不可能的。
 
在搞明白中国卡车司机生存现状与实际需求之前,他们不需要“特斯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