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魏晋时在丧礼上学驴叫,到底有什么讲究?

 青于墨啊 2021-08-27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即便是在时间这条长河里,过去的一些事情放在如今也同样让人觉得大开眼界。

比如在魏晋时期,丧礼上的客人学起了驴叫。这样的“行为艺术”一样的举动非但不是去砸场子的,而是为了表示对逝者的尊重与追悼。


最广为人知的就是魏文帝曹丕在王粲的丧礼上学驴叫,而且鼓动其他客人一起学驴叫。

其实这并不是个例,《世说新语》伤逝篇第一则讲的是曹丕为王粲学驴叫,第三则讲的是孙子荆在王武子灵床前学驴叫。在《世说新语》之外,说不定还有更多这样的事情没有被记录下来。

墨酱相信在丧礼上学驴叫的不只有曹丕和孙子荆,喜欢听驴叫或者听人学驴叫的也不只是王粲和王武子。


喜欢听驴叫究竟是一种惊世骇俗的嗜好,还是有别的深意?


《魏晋风流十讲》中解释,喜欢听驴叫,学驴叫,不仅只表层的一种娱乐,还有在精神上释放自我的意味。因为驴子的叫声有“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特性,对于魏晋人士来说,生活在乱世,不得志的时候太多了,命运太无常了,学驴叫、听驴叫也许就是在表达自己对不公的乱世的反抗。


王安石在《驴二首》中曾说,驴鸣声正音纯、坦率无邪,“临路长鸣有真意”。魏晋文士爱好驴叫,也可以看作表现了他们率真自然又通达的一面。


看似荒诞的现象,没想到背后大有讲究。

了解了这些之后,墨酱才发现用当今的一些标准或者审美去评判过去的时代其实是很草率的。

魏晋时期有“学驴叫”,我们今天有“学猫叫”(歌词“我们一起学猫叫,一起喵喵喵~”),当我们在不了解文化背景的时候认为“学驴叫”是不可思议的,殊不知我们今天认为很活泼的“学猫叫”这样的口水歌放在魏晋同样被嗤笑。

批评别人很简单,而了解是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与精力的。当然,当我们了解了之后,才会羞愧地发觉之前的批判是多么幼稚。

所以,千万不要认为自己的大脑中的信息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绝知此事要躬行”,老话说得真好。

共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