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头条

 栖凤轩2013 2021-08-27
患者胆囊炎5年,我一招“通、降、和”之法后,乘胜追击,直捣黄龙。
 
前阵子,我一个好久不见的老同学联系上我,说是她一个姑妈得了胆囊炎好多年了,多次住院都没治好,后来听人说我一直在中医馆看诊,就要了我的电话,约了时间来医馆。

面诊,见患者脉沉弦,舌淡苔白腻。

自述右胁下胀痛,已经有五年之久,平日厌食油腻,常因情志抑郁或食油腻之品使病情复发或加重。多次住院,都诊断为胆囊炎并胆道感染,遍用各种利胆抗炎止痛西药,初次服用效果均不错,继用乏效。

此次复发胁下痛胀,阵发加剧,大便偏溏,呕恶时作,往来寒热,四肢厥冷,周身皮肤已有黄疸。

我仔细看过她的情况后,知其病因为:寒湿内阻,土壅木郁。随后拟方::柴胡、桂枝、干姜、瓜蒌仁、生牡蛎、龙胆草、生甘草、茵陈、金钱草。

服用7剂,黄疸消失后,我调整方子为:当归、生白芍、柴胡、郁金、茯苓、白术、吴茱萸、制香附、薄荷、炒栀子、生甘草。

最终,患者诸症悉平。我叮嘱她继续巩固一段时间,随后回访2年,未见复发。

这其中什么道理呢?

我们知道,肝胆之疾多生于郁。多由情志不畅,饮食不节,肝胆失疏,气病及血,久病入络,痰瘀积于胆腑;或肝气横逆犯土,痰火湿热互阻;或寒湿困脾,土壅木郁,脾失运化,胃失和降,故治疗当着眼于气滞、郁火、痰湿、瘀血等方面。

我初次面诊给患者的方子,用意如下:

柴胡、牡蛎,一升一降、一散一收,柴胡善治往来寒热,牡蛎能除骨节营卫之留热,故两药相伍,外感内伤之热皆可用之。两药合用,更有疏肝利胆,化痰去癖,理脾消积,退肿止痛之功。

干姜、桂枝同用,可振奋胃阳,宣化停饮,又可解散少阳往来之寒。

此方妙在反佐龙胆草,盖柴胡疏肝,龙胆草泻肝,且除下焦湿热,龙胆草得柴胡清扬之力,合牡蛎潜行之性,可令湿热浊邪外透内泄,上下分消也。

植物之胆草,虽不及动物之胆汁,而中含苦味汁浓厚,可涤荡燥火,涵濡阴液,培育生气,但必须适量少用,因多用败胃,少用强胃。

针对这个患者,我采用了通、降、和之法,平调寒热治标之后,乘胜追击,妙用丹栀逍遥散加减,少量久服,达到治本的目的。

这就是基本意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