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三届青美协主席刘原1988年出生 国画 贵大硕导

 守山学堂 2021-08-28

刘原一,1988年生于贵阳,中国画专业硕士,中央美院访问学者,二级美术师,贵州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硕士研究生导师,贵州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贵州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主席,贵州青年画院特聘画师。荣获贵州省中国画“青年十佳”、贵阳市“创新型青年社科文艺人才”称号。现就职于贵州省美术家协会。



山川造化、笔墨传统与地域风格,历来是山水画创作的核心范畴。自古以来,黔地素有山水画传统文脉,尤其到了明清及民国时期,精英名家辈出。从杨龙友、马士英、黄向坚、邹一桂、罗文彬、姚茫父、王仁阁,到现当代出自贵州或生活在贵州的山水名家,如老一辈画家孟光涛、刘知白、王振中,及中年一代的谌宏微、岳黔山、徐恒等,形成了贵州山水的自身传统与流传文脉。



更为可贵的是,这条脉络在今日依然生机勃勃,不断涌现出高水平的创作人才。青年山水画家刘原一,就是从这条厚重文脉上成长起来的新秀。原一出身于文化世家,其父刘宝静为书法家和媒体文化专家,对家学的耳濡目染,加之后来求学时期师从著名山水画家徐恒,使原一养成了潜心求艺、笃志问学的习惯与态度,更使其在创作之路上不断取得令人欣喜的进步。2016年,原一当选为贵州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主席,策划并举办了贵州省首届青年美术作品双年展和首届青年美术理论双年研讨会。在岳黔山先生的推荐下,我于2017年有幸参与了原一组织的论坛与讲座活动,也被他勤恳认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所打动。能将一个省级青年美术理论活动办得风生水起、有声有色,本身就体现了原一的能力和格局。


原一的山水画写生与创作,就我看到过的作品,大致可以分为四个类型与风格:其一是带有平远、高远视角的青绿、浅绛山水,注重色墨融合,得雅致清新之趣,这类作品在其5年来的创作中数量最多,尤以中景、近景山水更具特色;其二是中大尺幅的全景山水,如新作《如日中天》(2018)、《红枫湖》(2018),通过俯瞰式的山水景致表现时代新风与社会主题;其三是局部特写的近距离山石、树木写生,如《凤冈写生》(2012)、《南江大峡谷写生》(2016)、《梦梵净》(2016)等,通过笔墨语言细致地表现石质肌理,《贵阳动物园写生》(2013)则聚焦于松树枝干的纹理;其四是将传统笔墨与当代图式相结合,如在《圆梦之路》(2016)中,原一将传统山水与现代高速公路合于一图,在水墨的微妙层次与灰度表达之间,朱红色的公路栏杆格外凸显,加之第一视角的构图,使画面在沉郁中充盈着一种活力,也显现了青年创作者的求新意识。



恰好这几日,我一直在听民谣歌手尧十三根据北宋词人柳永的《雨霖铃》改编、用贵州织金方言吟唱的民谣《瞎子》,歌词意境带着古意,而曲调完全来自当下的民间,在悲惋的情绪中直抒胸臆,初听似乎生拙粗朴甚至散漫破碎,细品却感人至深。一首乡音民谣,能在放松随意的曲调唱腔中进滋入味,又能唤起乡土和故园的味道。这也使我想起原一的山水画,笔墨与章法皆出自传统,而韵致和情怀则来源于面对故乡山川造化的新鲜之眼,来源于充分调动主观感知的自觉。


有人说中国画尤其是山水画是经验的艺术,在我看来也对,也不全对。除了从古人、师辈习得的经验,对于一位山水画家而言,当其面对身边自然造化,面对时代的更迭变换,是否能唤醒自身的内心感动,将古人、造化、时代与自我相契合,更是一项摆在所有创作者面前的课题。目前来看,这正是原一的优势。而如何更好地将贵州地域人文、山水地貌特点与山水图式境界相结合,永远葆有一份真挚与执着,无疑也是作为少壮派山水画家的原一在未来创作之途上经常面临的课题。


(于洋,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研究部主任、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中心副主任。)


文/于洋

文字编辑/邱奕

视觉实习编辑/可心

编审/李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