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感思: 灵魂高尚的人愿居低位,永居高位。 境由心生。 事物本身并无好坏之分。是人的天赋点石成金。诗可以比景还美。 再美好的事物,在蠢笨的人眼中也是乏味的。 我们虽扮演不同的角色,而生命的本质并无不同。放过自己一马(笑)。 思想意识比外界所呈现的客观环境更重要。 生命中客观部分由命运决定,主观部分由自己决定。 个性决定幸福。心性不高又不努力,便只能感知到肤浅的物质感官幸福。 最高最长久的快乐来自于心灵的满足。 内在丰富便对外界需求低。 健康的体魄会是精神满足的生物基础。 自给自足。 别人所追求的世俗的快乐都是多余的,甚至是一种累赘和困扰。 本性更具有绝对价值。 往趋心之所向,避开心之所恶。如此便能选到最适合自己的外在环境。 注重保持身体健康和发挥自身能力,显然比只知道积累财富要明智得多。 “我需要的只是水,阳光,空气,就足够了。”满足了基础物质需要,多出来的物质也是无足轻重的。 只能在短暂的感官享受中沉迷片刻,却不得不为之付出高额的代价。如此愚蠢至极地虚度年华。 互相关联,互为因果。 不管他要享受何种乐趣,他最先感受到的是自身。他的一切经历都带有个人色彩。 自身能改变。通过不断地向内探求与成长,而不是向外。通过不断地丰富精神世界,而不是追逐物质享受。 快乐取决于角度。 我们宁愿咬牙忍受来自外界的厄运,也不愿意面对自己的本性导致的不幸。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最能给人带来直接幸福感的就是“愉悦的精神”,这种美好的品质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处于生和死两个永恒极点之间的我们,能够通过快乐的情绪获得即刻的幸福是人类莫大的幸运。 身体内部运动与身体外部运动需要相协调。所以久坐导致情绪压抑? 只有那些最愚蠢的人才会舍弃健康来获取例如财富、职位、知识、美名或者感官上的欢愉等其他的幸福。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没有健康来得重要。 由此看来,骑士精神的荣誉法则是多么落后啊!压制高尚与才智,助长卑劣与小人! 面对这个就像奥吉亚斯的牛圈一样肮脏复杂的世界,只有求助于哲学,才能完全清除那些思想和智力方面的龌龊。 这样愚昧的人自戕总比让别人受到伤害强得多。 荣誉最多能让人知道我们,而名声则能让人永远怀念我们。 行为成就依赖时机。 总会有一天,有人能够不带偏见地给予公正的评价。 名声到得越迟,维持得越久。是不是因为伟大的思想超越了时代,总要迟些,等到文明再进步些,人们才能彻底理解。 想起了梵高。如果这是必然的规律…… 人们更愿意欣赏表现他们所处时代的东西。原来还有这个因素。 人们喜欢孤芳自赏,喜欢与自己相同的人事物。 所以他们总去品味微不足道的老生常谈。 有人说嫉妒是个好情绪。叔本华说嫉妒是一种卑劣的人性。 由此学会分辨哪些抵制与反对是出于人的妒忌情绪显得尤为重要。 “名声总与追逐它的人捉迷藏,却追着躲避它的人跑。”我想说不止是名声,生命中很多事物都是这样。 ——“我相信我们的幸福掌握在别人的手中。” ——“所有寄托于他人的幸福都是虚幻的。” 人们在与他人比较之后得出自己更胜一筹的结论时,心灵的愉悦和狂喜便会油然升起。这人性的弱点啊。 有人说科学最无私,它造福全人类。 勤劳又博学。 理解是赞赏的前提。 唯有道德品质不受时间的影响。 追求出世,身限入世。便遗世独立,被人唤孤僻。 我们所发挥的能力越出众,收获的快乐就越高级。 智者比普通人更需要自己的时间不受侵扰。 宁静与闲暇,精神与幸福。 所谓俗人。 长望而不得,借他物以补偿之,终遗有所憾也。 所以用理智来战胜人性的弱点吗,用技巧来利用人性的弱点吗? 哦这不必要的谦虚! 哈哈想想鲁滨逊。只有身处群体之中,才能完全发挥才能和动员一切力量,取得非凡成就。很博大的观点。 荣誉与名声的微妙区别。 幸福可以来自于他人,但不能依靠于他人。 这个角度使得老年得名迎合了人生时期的幸福。 描述性的内容比理论性的内容拥有更多的读者。这是一个体现出思想“肤浅”的社会现象。 由一本书确立自己的终身志向只是表象。只是经由这本书发现了自己的终身向往。 不愧是人生必读。这样的观点对于人要度过怎样的一生极具启发性。值得反复阅读的哲理之作。当初因了“世界上所有的鸡汤文作者加在一起都不配给叔本华提鞋。”这句话而来读此书,读毕有同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