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界极罕见的唐朝真迹,专家估价20多个亿,比《兰亭序》还要贵! 我们知道,学书法要取法晋唐,而要学习真正的笔法正脉,非得从晋唐书法墨迹当中探求不可。 而如今存世的晋唐书法墨迹何其少也?仅存的几部我们掰着手指头就能数得过来,西晋有一件《平复帖》,不适合普通人学习,东晋也仅有一件《伯远帖》而已,也仅寥寥数字。 而到了唐代,尺幅较大,且值得一生揣摩和临摹的绝佳法帖,也屈指可数。 而其中排在首位的要属陆柬之的《文赋》了。 陆柬之的《文赋》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价值,其作用与影响力甚至超越了《兰亭序》与《祭侄文稿》。 其原因有三,第一是陆柬之乃是根正苗红的“二王”笔法传人,他的笔法来自于他的他的舅舅虞世南,同时在早年的时候也得到了欧阳询的指点,所以其书法有着先天的优势。 其二,《文赋》乃是他的祖上陆机的文章,陆柬之年轻的时候想书写此作,但发现自己书法水平还不够,等到他晚年的时候,其书法已达通会之际,其书名也远播与天下,于是便倾力写下了此作。 其三,陆柬之的这件《文赋》字数极多,堪称一部书法字库,通篇字数有1558个字,蔚为大观,对于书法学习者而言大有裨益。 从书法的角度来看,这件作品的“内功”有一半以上得自与王羲之的《兰亭序》,但陆柬之写得又不漏棱角,毫无“神龙摹本”的侧锋与柔弱,通篇劲力贯注,蓄势满满,乍一看,平平无奇,但当你细细走进这幅字的肌理的时候,你会惊讶于此帖用笔之含蓄内敛,像极了一位有着高深内功的武学高手。 从点画上来看,此作的每一个点画都丰腴而饱满,即便是锋杪之间也有着极为严苛的起、承、转、合,而这些动作的肌理便是真正的晋人书写古达。 很多人临摹此作,尽管临摹地很像,但始终“形似而神不似”,其原因就是没有将这种起、承、转、合表现出来,而要想看出这些动作的肌理,你需要对原作每一个细节都体察到位。 这件陆柬之的《文赋》在中国书法史上流传有序,虽然经过了火烧,但绝大部分字迹都完好无损,乃是台北故宫的镇馆之宝。 此作有业内专家估值,价值在20个亿左右,比唐人摹本《兰亭序》还要贵! 元代的大书法家赵子昂曾毕生临摹此作,他曾经说: “右唐陆柬之行书文赋真迹,唐初善书者称欧虞褚薛,以书法论之,岂在四子下耶。然世罕有其迹,故知之者希耳” 意思是是说陆柬之的这件《文赋》,论水平丝毫不在“初唐四大家”之下,只不过他传世墨迹比较少,所以世人知者不多而已。 而今,我们将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这件陆柬之《文赋》原作长卷进行超高清的博物馆级别的1:1复刻,还原出跟原作毫无差别的作品,以便于大家通篇全卷气韵和学习收藏。 欲购此陆柬之的《文赋》复刻长卷,请点击下面“看一看” 长图 长图 |
|
来自: 新用户8256zAvb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