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顶思考帽》:成功者,什么思维,什么成就

 麦青稻黄 2021-08-28
作者/麦青稻黄
首发:麦青稻黄(maiqingdaohuang)


你是不是经常被没完没了的工作会议,折腾得没有一点脾气?
 
主持者还没说两句,底下已经窃窃私语;
会议开着开着,常常陷入无意义的细节讨论;
主题被带偏,该解决的问题却依然搁置一边。
 
有时候,团队成员之间因为意见相左,要么吵得不可开交,要么僵持着氛围低到冰点。
 
一场会议下来,疲惫至极,收效却甚微,怎么办?
 
爱德华·德·波诺博士在《六顶思考帽》一书中指出:与会者戴上思考帽,用平行思维进行平行思考,那么就能简单轻松,开出高效会议。
 这六顶思考帽,分为蓝、白、红、黄、黑、绿六种不同颜色,其实代表六种不一样的思维。在不同的情境下使用,就会获得不一样的收效。
 
思维改变心态,思路决定出路。
 
那么接下来,麦青将带你一起来了解一下这六顶思考帽,希望为你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新改变。
 

1

把握全局,求同存异

 
一个会议能不能顺利进行,很多时候,与会议主持者是否拥有全局观存在莫大关系。
 
会议主持者好比乐队里的指挥官,指挥棒起落之间,确保每一个音符适时出现,才能演奏出一首和谐美妙的乐曲。
 
每一个团队中,灵魂人物的存在,不仅仅是帮助协调团队里的各种声音,也起着引领整个团队在求同存异的情况下稳步前进的作用。


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在书中,作者指出:会议之前,主持者要戴上一顶蓝色思考帽。
 
蓝色代表全局和统筹,这不仅意味着,会议主持者本人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对整个会议过程起到把控作用。与此同时,每一个参会者也需要做到明确认知,既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也要遵循主持者的统一安排。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再小的会议,也需要有自己的章程。


特别认同这一点,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无效的讨论,恰恰在于缺少主心骨人员的把控。
 
想起综艺《奋斗吧主播》中的一幕,女星叶璇作为队长带领队员讨论如何进行团队PPT风采展示,成员围聚一堂,各抒己见,商量了半天,定不下结论。突然,队长叶璇全盘推翻所有预设方案,并声称自己要罢演。
 
这样的做法,无异于宣告团队做的所有努力前功尽弃,不仅无端浪费成员精力,也挫伤了成员的积极性。
 
麦青建议,当团队准备群策群力一件事或一个项目时,会议推进者一定要做好三件事。
 
会议前做充足准备,理清和聚焦讨论的方向;
会议时做积极调动,鼓励和支持讨论的声音;
会议后做坚定决议,明确和决策讨论的事宜。
 
会议是形式,对话才是本质。
 
一个高品质的会议,成员之间既能达成一致的认知目标,又能包罗万象,倾听各种声音。在求同存异的大前提下,进一步形成统一。
 
正所谓“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
 
思维同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步伐一致,稳步前行。
 
 

2

理性在前,感性在后

 
很多时候,我们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想要改变生活现状,而在做决定的时候,却常常受思想牵制,无法达成统一。
 
思想的动摇,其实并非正确与错误之间的左右不定,而是一种理智与非理智之间的徘徊。
 
《六顶思考帽》的作者提出:当你面对不确定性需要做出决定时,请先戴上“白色思考帽”,进行理性分析;然后再戴上“红色思考帽”,进行感性的直觉判断。
 
白色代表中立,提供现实世界里的信息,它并不生成创意,但用数据说话,却能够屏蔽掉很多无谓的偏见争执。
 
而充满热情的红色,则代表了个人感性的直觉判断。它是具有独特性的经验,关键时候,能够为解决问题带来新的捷径。
 
我有一个朋友,她前段时间与丈夫闹了很大分歧。朋友想拿大房换学区房,以便给孩子进名校储备名额。可做丈夫的竭力反对,不仅因为换掉大房去住“老破小”,舒适度打折,还因为地理关系,离上班地点远了不少。
 
夫妻俩各有各的理,谁也没法说服谁。


后来,我给了朋友一个建议,方法很简单,就是借用《六顶思考帽》,先戴上“白帽子”做实地考察,数据分析,再戴上“红帽子”获得经验分享。
 
朋友认真与丈夫聊了又聊,彼此达成一致目标:在孩子成长与生活工作两者间,取利益最大化,再做决定。
 
为此,夫妻俩不仅在工作日双双实地考察了学区房到各自上班地点的实际交通情况,也在中介的带看下,参观了几套出售房。他们还从网上下载了学校资料,了解其办学风格,分析比对升学率情况。
 
最后,他们还打听了一圈身边朋友的优秀育儿经验,最后总结得出:路途比实际要远,价格比实际要高,更关键的是,名校只是加分项,孩子自身对学习是否有清晰目标,是否有充足的学习动力,才是优秀与否的关键。
 
放下学区房的念想,夫妻俩把目标专注在自家书房。丈夫答应从此多抽出时间陪伴孩子学习成长,做妻子的也就安心做好后勤保障。由此,矛盾迎面而解。


 生活中的很多意见不一,往往是被表象掩盖了真相。如果拨开迷雾,你会发现,其实本质只有一个。而若彼此双方不回避本质,不做情绪化对话,那么也就能达成最明智的选择。
 
理性在前,感性在后,基于真实有效的信息做决策,才会让我们做决定时无畏,做决定后无悔。
 
就像康德曾经说过的:“我们所有的知识都开始于感性,然后进入到知性,最后以理性告终,没有比理性更高的东西了。”
 
感性来自于意识之外,理性蕴藏意识之中。
 
理性和感性本应该和平共处,辩证地去看问题,就能够让两者达成和谐统一。
 
 

3

积极是进取,消极是保障

 
这个世界,从来没有谁能够一帆风顺;成与败,往往取决一个人在受挫时的思维和行动。
 
遇到问题,我们又该如何去解决呢?
 
在书中,作者告诉我们:积极思考、冷静批判。这两点,其实对应了黄色和黑色两顶思考帽。
 
黄色代表阳光和乐观的精神,戴上黄色思考帽,意味着思考者要特意出发去寻找提议中可能存在的优点。
 
黑色代表谨慎和小心,它像一顶生存帽,当我们在商议一个项目的可行性时,要找出其中问题,避免可能遇到的风险。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家生产高端打火机的企业,由于产品定价过高,消费群体不广,于是召开会议讨论:如何提升销量?如何扭转企业经营受困局面?
 
解决困境,首先要从乐观角度提出积极建议,此时与会者就要戴上一顶黄色思考帽,去挖掘尚未被发掘的价值。诸如提出:“生产廉价打火机,消灭中间市场,迫使某些买家向市场上游流动,购买昂贵打火机,从而让企业受益”等建议。
 
在对市场有了积极的评估后,则需要黑色思考帽介入,进行风险评估。
 
在黑帽者的认知角度中,他更多会去寻找该项目可能存在的危险、问题或障碍。针对“生产廉价打火机”的提议,他也许会提出“人力推广成本增加、品牌美誉度受损”等风险预警。
 
黄色思考帽和黑色思考帽看似意见相左,但其实却是在矛盾意见里寻求最大的可能性。
 
黑色思考帽看起来有些消极,但它却是所有思考帽中最具价值的一顶。因为在关键时刻,也许这顶黑色思考帽,能够帮助自己、他人和团队避免遭遇危险。
 
包容不同的声音,做最好的准备,最坏的打算,这才是项目打开的正确方式。
 
 

4

创造源于激发,创新才是进步

 
生活中也好,职场上也罢,很多事情,看起来似乎无望,然而转机却常常在努力之后呈现。
 
当项目进行到“黑帽”环节,并不意味着就此否定,如何在风险中求生存、谋发展,作者给出了一顶“绿色思考帽”。
 
绿色象征万物生长,那是一顶代表能量的思考帽,其重要的意义在于:激发创意,鼓励创新。 
 
曾经有一家酒店,生意红火,但苦于电梯不够用,于是专家们齐聚会议室讨论工程细节:如何增装电梯,才能不影响酒店经营?
 
会议讨论许久,一直得不出满意的解决方法。此时,一位清洁工推门而入,表达自己的想法:“每层楼都打个洞,肯定会弄得尘土飞扬,还不如把电梯装在楼的外面。”
 
清洁工的建议,令专家们拍案叫绝,从此发明了新生事物——室外电梯。
 
这就是来自绿色思考帽的效应。

 
作者在书中指出,戴上绿色思考帽,就要求每一个参会者提出更多“可能性”,也可以是对某一个想法进行修正。这些建议,在一定程度上就能消减戴黑帽时提出的困难,找出更多备选方案和备选路线。
 
不是绿帽赋予人们创造力,而是绿帽给思考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时间,让思维专注于创造,从而激发更多创意,进而推动创新。
 
 
5
 
知乎有个热门问题:厉害的人遇到问题时的思维模式与普通人之间差别在哪?
 
有个高赞回答提到:一个人的解决方式由思维习惯决定,厉害的人时不时会跳出某个思维,居高临下审视“思维”本身,成为思维的主人。
 
深以为然。
 
很多时候,当我们做出的决定出现偏差,再去寻找原因时,就会发现,其最大的问题出在:思考时混乱。
 
我们总试图一次解决太多的问题,于是情感、信息、逻辑、希望、创意……全都在脑中挤作一团。这就好像用球变戏法,结果因为球太多,反而让自己手忙脚乱。
 
从混乱到清晰,从无序到有序,成功,其实是思维协作的成果。
 
有了这六顶思考帽方法,我们就能像指挥家指挥乐队一样知道自己的思考,从而实现自己的意愿。
 
人生,就是一场不断邂逅问题的修行。如果思维是一堵墙,那么世界就在墙的另一边。
 
当你面临问题时,不妨静下心来,戴上六顶思考帽,让六种不同的思维带你理出一条清晰的思路,离成功更近一步。

我是麦青,读书、写作、分享知识干货,全平台同名~阅读写作|成长精进


 
摘录:
1、思考最大的敌人就是混乱。
2、 如果你扮演成一名思想者,那么你将可能成为思想者。
3、 直觉可以被用来表示一种突如其来的洞见。
4、 在很多争论中,争论双方常常都是对的,但他们看到的都只是事物的不同侧面
5、与认识到偏见来自情绪相比,在表面上为偏见建立逻辑根源更加危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