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荆子马鞭草科植物共2个含义
收起 黄荆子,别名布荆子、黄金子、五指柑、土常山、黄荆条,来源于马鞭草科植物黄荆Vitex negundo L.的果实。拉丁文名Vitex negundo L.灌木或小乔木,高2~5m。根黄白色。产于河北、山东、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四川、广西等地。[1] 中文学名黄荆子 拉丁学名Vitex negundo L. 别称布荆子、黄金子、五指柑、土常山、黄荆条 科马鞭草科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分布区域产于山东、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四川、广西 更多
形态特征掌状复叶 黄荆子,直立灌木,植株高1-3m。小枝四棱形,与叶及花序通常被灰白色短柔毛。叶柄长2-5.5cm;掌状复叶,小叶5,稀为3,小叶片长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基部楔形,全缘或有少数粗锯齿,先端渐尖,表面绿色,背面密生灰白色绒毛,中间小叶长4-13cm,宽1-4cm,两侧小叶渐小,若为5小叶时,中间3片小叶有柄,最外侧2枚无柄或近无柄,侧脉9-20对。聚伞花序排列成圆锥花序式顶生,长10-27cm;花萼钟状,先端5齿裂,外面被灰白色绒毛;花冠淡紫色,外有微柔毛,先端5裂,二唇形;雄蕊伸于花冠管外;子房近无毛。 生长环境黄荆子一般生于山坡、路旁或灌丛中。宜在山坡南侧或小溪两旁阳光充足的地方生长。 分布范围分布于祖国大江南北各地。 栽培技术采用播种、分株繁殖,成活率均高。老树再生能力很强,砍伐后,仍可自行萌发。 |
|
来自: k9456 > 《黄荆子山苍树枫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