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首双星”的寓意——史湘云生命中的“大喜”与“大悲”

 半瓣花上阅乾坤 2021-08-29

熟悉《红楼梦》的人都知道,在《红楼梦》前八十回中,除了贾迎春被迫许给“中山狼”孙绍祖之外,林黛玉、薛宝钗等年纪相仿的女儿的婚配问题大多没有着落。可是,年纪小于林薛,经常称林薛为林姐姐和宝姐姐的却在第三十二回中被袭人说“大喜”了,而史湘云的反应则是“红了脸,吃茶不答”。

史湘云

这不禁让人怀疑:史湘云的“大喜”,喜从何来?

一般来说,大部分人会将“大喜”二字理解为结婚。但是,如果说湘云结婚这样的大事,没有贾母和宝玉等人的参与,实在于理不合。可倘若不是结婚,史湘云的某些反应却明明白白地显示出了她对男女之情的理解。这,又是为何呢?

比如,第三十一回中,史湘云无意间捡到了宝玉丢失的金麒麟,于是和丫鬟翠缕大谈阴阳之道,引逗得翠缕说出了“主子是阳,奴才是阴”的笑话,实在让人忍俊不禁。

史湘云

这说明史湘云已经芳心暗动、情窦初开。

此外,史湘云在第三十一和三十二回中的其他表现也很异常。

第三十一回,史湘云来贾府的时候,不但“带众多丫鬟媳妇走进院来”,还穿了好多衣服,说是“二婶婶叫穿的,谁愿意穿这些”。接着众人就开始回忆史湘云幼年时期的各种糗事。及至王夫人打圆场:“只怕如今好了。前日有人家来相看,眼见有婆婆家了,还是那们着。”大家才知道,原来史湘云定亲了。

那么,她此番定是特地来贾府告诉贾母的。就像袭人在得到王夫人首肯之后穿着隆重地回家显摆一样,湘云此刻的“排场”也颇有其叔婶为了给贾母看而故意为之的因素。

史湘云

三十二回,史湘云先是巴巴地亲自跑来送袭人戒指,后是盛赞宝钗为人,感慨自己没有一个像宝钗这样的亲姐姐。再后来甚至过分地要求宝玉“会会这些为官做宰的人们,谈谈讲讲些仕途经济的学问”,搞得宝玉脸色突变,让她“到别的屋里坐坐”。

这说明,她已经开始为宝玉操心未来了。如果不是想到自己的生计未来,她也不会由此及彼地劝“二哥哥”去操心仕途经济。

可接下来就是薛宝钗和袭人谈起的,她娘们儿每天都要三更半夜地做针线活,累得很。要是她帮别人(袭人)做一点,她们家的那些奶奶太太们还不知怎么样呢。

这不禁让人想起探春反驳赵姨娘嫌自己给宝玉做鞋的话:“这话糊涂到什么田地!怎么我是该作鞋的人么?环儿难道没有分例的,没有人的?一般的衣裳是衣裳,鞋袜是鞋袜,丫头老婆一屋子,怎么抱怨这些话!给谁听呢!我不过是闲着没事儿,作一双半双,爱给那个哥哥兄弟,随我的心。谁敢管我不成!……”

贾探春

想来,湘云跟探春应该年纪差不了多少。可没妈的孩子像草。湘云在叔叔婶婶家,不但要没日没夜地像丫头一样干活,不能够“爱给哪个哥哥兄弟”,随自己的心,还要年纪轻轻被提前定下人家。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即使贵为史府千金,湘云的日子也不好过。

她来贾府的时候需要贾母特地去接,离开的时候也不敢十分多留,只能眼泪汪汪地跟着回去。若迟了,还有可能被婶娘责怪。

史湘云

正因如此,她才会对体谅她、帮她做东道的宝钗的感激之情胜过黛玉。

可即便如此,她也对生活充满了热爱。与黛玉的敏感多心、忧病缠身不同,史湘云常常大哭大笑、大玩大闹,锦心绣口,才思敏捷,她乐观开朗的性格常常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史湘云和众人在一起

可是,谁说爱笑的姑娘,运气不会太差?

豪迈如湘云,命运却若草芥,似飞蓬。身为“金陵十二钗”之一,她的命运不脱悲剧色彩。

根据《红楼梦曲》,我们知道她曾经嫁给了“才貌仙郎”,有过一段神仙眷侣的生活。

【乐中悲】襁褓中,父母叹双亡。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

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

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

终究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

可是,最终的结果却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由此我们可以猜测,湘云最后跟她的“才貌仙郎”分开了,不是生离,就是死别。

据说,湘云最后嫁给了王孙公子卫若兰。可卫若兰在《红楼梦》前八十回中秦可卿出殡一回仅仅出现了一次,此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

而关乎湘云婚配问题的“因麒麟伏白首双星”,也有不同的争议,可理解为伏宝玉和湘云,也可以理解为伏宝黛,还可理解为伏湘云和卫若兰。

宝玉准备送湘云金麒麟

“白首”即白头之意,“双星”据说指的是牛郎织女。

既然“白首”,何来“双星”?这岂不是自相矛盾?

也许,“白首双星”是说史湘云和卫若兰被迫分开,再次遇到的时候二人皆已白首(或因金麒麟而彼此认出)。

从脂砚斋对甄士隐的《好了歌注解》“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的侧批“宝钗、湘云一干人”可以看出,宝钗和湘云可能都因为生计艰难而早早地在“脂正浓,粉正香”的年龄“两鬓成霜”。

香梦沉酣(不得不说,87版的湘云太胖了,身材不像)

其实,倘若湘云的叔叔婶婶能够将其许配给卫若兰这样的王孙公子,那也不算太坏。从南安太妃与湘云最熟这一节来看,倒也不是没有可能。

只是,等到史家衰落的时候,卫家还能否看得上湘云,卫母会否因此逼迫卫若兰休了湘云,我们不得而知。

这样的话,史湘云的命运就和织女差不多了(只不过从中作梗的是男方之母)。

巧不巧?史湘云这个人擅长针黹女工。

“湘云”其名,或出于宋玉《高唐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湘为楚地,楚王遇神女之地亦为楚地,故而楚云亦可谓湘云。

正因朝云“风止雨霁,云无所处”,所以湘云最后的命运就是和卫若兰分离之后流落江湖,也即“云散高唐,水涸湘江”“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87版给史湘云安排了一个船妓的结局,倒也没有大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