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灸调气不得气的原因

 培训班背包 2021-08-29

问:脏腑疾病如果出现郁滞,无论是痰郁还是气郁、血郁,不用药,是不是用针的效果就差?

李玉宾:用针调气更快、更便捷。但是用针呢,有时候有形的、黏滞的郁结,确实不容易祛掉,这是它的短处,效果就差一点。

沈谦益:现在在国内已经有人广泛地试验,就是拿出一根针,根本不刺破皮肤,甚至根本不刺向病人,也可以达到调病解病的作用。

李玉宾:要会调气,光用针不会调气,针灸是不会有效果的。

 《太素》:“夫为针之法,以调气为本”

《中医各家学说》:

“为针之法,以调气为本”。这一学术思想对针刺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气”指经络之气,调气包括针刺的得气和行气

“得气”是关键,“行气”须在得气的基础上进行。针刺通过刺激腧穴,激发经气来调节脏腑功能,促进阴阳平衡,而达治疗目的。

调气=得气+行气

1得气=针感

——得气的概念:

《刺法灸法学》:

“得气”一词首见于《素问·离合真邪论》:“吸则内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无令邪布,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

得气是指医师将毫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一定的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产生经气感应,这种针下的经气感应又称“气至”或“针感”。

临床上可以通过患者对针刺的反应与医师手下的感觉两方面加以判定。由此可见,得气是针刺过程中医患双方的同步感应。

《针灸学》:得气(needling sensation)  古称“气至”,近称“针感”,是指毫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提插或捻转等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获得“经气”感应,谓之得气。

李玉宾:得气就是人体这股气在经络、穴位这个位置上,它能够流畅地运行。它运行得很流畅的时候,如果你的气感很敏感,你能感受到这股气在这流动,这就叫得气。病态的时候,实际上是气在这里郁滞住了,或者说没有气了,不通了,所以他才病了。

——得气的指征:

《刺法灸法学》:

《灵枢·九针十二原》亦载:“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

结合临床可归纳为医患两方面的感觉及反应,即主观感觉和客观表象两方面。

①主观感觉方面:又称自觉指征,是指医师与接受针刺治疗的患者各自的主观感觉和反应,是判定得气的主要指征。

患者方面的感觉主要有酸、麻、胀、重、凉、热、触电、跳跃、蚁走,以及特定条件下的疼痛等。

医师方面的感觉主要指针下沉、涩、紧等感觉的变化。感觉的性质与机体反应性、疾病的性质和针刺部位密切相关。(《标幽赋》:“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气之至也,若鱼吞钩铒之沉浮,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针灸学》:这可以说是对得气与否所作的最形象的描述。)

(《针灸学》:医者的刺手能体会到a针下沉紧、涩滞b或针体颤动等反应。若针刺后未得气,患者则无任何特殊感觉或反应,医者刺手亦感觉到针下空松、虚滑)

(倪海厦:气到了以后,你会感到针很沉,(有弹性),会有吸入的感觉)

②客观表象方面:又称他觉指征,是指医师或患者观察到的针刺腧穴局部紧张凸起、穴位处肌肉跳动、循经性皮疹等改变,临床上比较少见。

《针灸学》:当针刺腧穴得气时,患者的针刺部位有酸胀、麻重等自觉反应,有时出现热、凉、痒、痛、抽搐、蚁行等感觉,或呈现沿着一定的方向和部位传导和扩散现象。少数患者还会出现循经性肌肤目闰动、震颤等反应,有的还可见到针刺腧穴部位的循经性皮疹带或红、白线状现象。

 倪海厦:

a病人说:“好酸、好胀、好麻”,所以“酸、麻、胀”,这三种感觉就是气至。。。针下去了以后,气会到,气到以后,病人会产生酸麻胀的感觉。。。有一种人,他天生的体质,没有酸、麻、胀,你怎么引气他都是痛。其实是他不了解什么叫酸、麻,他形容不出来嘛。虽然他在痛,可是你看到了粉红色,就是气来了。

b你可以在下针的周围,看到一圈粉红色,这个粉红色就是气,不是淤血。扎到瘀血是青黑色而不是粉红色。。那红的大小看病人的部位跟身体状况。有人扎下去没有红色,因为气很虚。扎下去红圈一大圈,这身体很好。。如果看到一圈青色,你根本就是扎到血管了,里面瘀血,那不是气至,那是血至。你没有看到粉红色,就是气没到

气来的越大,粉红色块越大。气来的越小,粉红色块越小。。健康,比较强壮的人,气都很大。。针了半天没有什么气,只有(针)孔周围一点点气,(说明)身体很虚了。。扎进去是这样子,20 分钟起针(后)还是那样子,那气都虚掉了,极虚

c你可以摸他的脉,原来脉很小,气一到的时候,脉变得很大。。针之前摸病人的脉,下针以后再摸病人的脉,脉改变掉了,都可以感觉的很明显,非常的明显)

  倪海厦:

若针一下去以后,却引不到气。

a整个白白的,没有粉红色,

b针上下戳二下,这个针(没有)被吸入的感觉。

——针刺得气的作用 

《灵枢·九针十二原》:

“刺之要,气至而有效,”(王洪图《白话解》:有了'气至'的感觉就表明有了疗效)

“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王洪图《白话解》:疗效确切的,就好像风吹云散,立刻明朗地看到了青天一样)(张志聪:若风之吹云,邪散而正气光明也)

《刺法灸法学》:

得气是针刺产生治疗作用的关键,是判定医师针刺操作正确与否、患者经气盛衰、疾病预后转归、临床治疗效果有无的重要依据,也是针刺过程中进一步实施手法的基础。

1)得气是针刺取效的基础:《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表明针刺的根本作用在于通过针刺腧穴,激发经气、疏通经络、调整阴阳、补虚泻实。针下得气,说明经气通畅、气血调和,神气游行,出入自如。

2)得气是应用补泻的前提

《标幽赋》中记载了“既至也,量寒热而留疾;未至也,据虚实而候气”的操作方法,这是对得气反应与针刺操作手法关系的论述。

《针灸大成》指出,“气之未至,或进或退,或按或提,导之引之,候气至穴而方行补泻”,并在“经络迎随设为问答”中强调“用针之法候气为先”,“察其气以为补泻……候气至,然后迎之、随之”,《难经·七十八难》中有“得气,因推而内之,是谓补;动而伸之,是谓泻”,都说明了得气是应用补泻的前提。

3)得气是判定正邪的依据:

针下得气的迟速是判断机体正气盛衰和病情轻重的重要依据。

《针灸大成》指出:“针若得气速,则病易愈而效亦速也;若气来迟,则病难愈而有不治之忧。”可见,得气迅速者,正气相对充足,经气旺盛,机体反应灵敏,见效较快,预后较好。如《标幽赋》所云:“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金针赋》:气速效速,气迟效迟)

反之,正气虚损,经气衰弱,机体反应迟缓,得气慢,则疾病缠绵难愈,且预后较差。

《灵枢·终始》曰:“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针灸大成》曰:“若针下气至,当察其邪正,分清虚实。”说明针下之经气感应当有正、邪之分。故只有在得气的基础上,才能分辨正邪,而有针对性地施用不同补泻方法。

 《针灸学》:得气与否以及气至的迟速,不仅关系针刺的治疗效果,而且可以借此窥测疾病的预后。《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充分说明得气的重要意义。临床上一般是得气迅速时,疗效较好,得气较慢时效果就差,若不得气时,就可能无治疗效果。《金针赋》也说:“气速效速,气迟效迟”。


影响得气的因素

《刺法灸法学》:

一般情况下,取穴得当,针刺方向、角度、深浅适宜,多会出现得气感应。否则,就应当探究未能得气的根源,采取相应的方法,以促使尽快得气。

影响针刺得气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医师因素:医师因素包括取穴失准,行针手法不熟练,针刺角度、方向、深浅把握不当,医师注意力不集中等,医师要及时加以纠正。

(2)患者因素:患者因素包括个体禀赋、体格强弱,以及机体状态等原因。

一般来说,新病、体形强壮者,得气较快;久病体衰者,得气较慢或较弱。

实证得气较快;虚证得气较慢。

有些患者阳气偏盛、神气敏感,容易得气,并可出现循经感传。

多数患者机体阴阳之气无明显偏颇,气血润泽通畅,脏腑功能较好,故针刺时感应既不迟钝,亦不过于敏感,得气适时而平和。

如属阴气偏盛的患者,多需经过一定的行针过程方有感应,或出针后针感仍然明显存在等,均是因人而异。

(3)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包括四时节气、雨雪阴晴、冷暖燥湿等原因。

一般而言,天气清爽、室温适宜、干湿适度时针刺易于得气;反之,得气较慢或不易得气。如《素问·八正神明论》云:“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泽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

——不得气的原因

  倪海厦:(因为)病人没有气了,所以引不到气

《针灸学》:在临床上若刺之而不得气时,就要分析经气不至的原因:或因取穴定位不准确,手法运用不当,或为针刺角度有误,深浅失度,对此就应重新调整腧穴的针刺部位、角度、深度,运用必要的针刺手法,这样再次行针时,一般即可得气。

---选自中医笔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