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洪绶的木刻画艺术(二)

 王守山学堂 2021-08-30

其实,陈洪绶师古而不泥于古,法古而不囿于古,从而创造出属于他自己的返璞归真、奇傲古拙的气势,然后大美出焉。《国朝画征录》评论陈老莲说:“其力量气局,超拔磊落,在仇(英)、唐(寅)之上,盖三百年无此笔墨也。”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这句话:在国家破灭之际,陈老莲已经不满足于当时文人画平淡天真的纤弱之风,模山范水的闲逸之情,而只能在这高古奇骇中,才能使他充满抑郁的心灵稍微有所安慰,从而也使当时画坛的“靡丽之风,洗涤殆尽”。(4)因此,我们也可以说,不仅有明“三百年无此笔墨”,而且是有明“三百年无此奇人”。他的“高古奇骇”“超拔磊落”的气度和画风,也在他的版画作品中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陈洪绶是个多才多艺的画家,其花鸟画、山水画皆擅名当时。不过他最突出的成就,还是人物画;他的木刻画,也全都是人物画。依梓行时间排列,他创作的木刻画有以下七种:

《九歌图》《屈子行吟图)》,明崇祯十一年( 1638 )刊本。《九歌》原是战国时楚国民间祭歌,屈原据以加工和再创作,凡十一篇。陈老莲十九岁时在其姻亲来风季家研读《楚辞》,用两天时间绘成此稿。这充分说明了他艺术上的早熟,也表现出了年轻时陈洪绶忧国优民的情怀。二十二年后,亦即明崇祯十一年,来风季将其所撰《楚辞述注》付梓,就采用这套画稿作了插图。该书前序称:“丙辰,洪绶与来风季学《骚》于松石居……戏为此图,两日便就。”把这套版画的来历,说得极为明白。

《九歌图》共十一幅,依次为东皇太乙、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都是楚地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所绘形象各异,构图简洁,极具神采。《屈子行吟图》一幅,更是出类拔萃的杰作。图中的屈原颜色憔悴,形容枯槁,高冠博带,长袖宽衣,手扶长剑,行吟于泽畔,深思高举、忧国忧民之心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屈原行路的两旁,仅见几块盘曲的岩石,一段古树的枝干,几株点缀其间的野花,勾勒出了一个冷清幽寂的意境,与人物的心情正符。画面大面积的留白,天地的苍凉、江海的辽阔、大地的空寂,给人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论者多以为传世的屈原艺术造型,无有出其右者。其他各图,皆为无背景的白描人物:东皇太乙宽衣博带,静穆恢宏;云中君顶盔戴甲,英气勃勃;湘君、湘夫人容颜婉约,面带忧色;大司命手展卷轴,气度雍容.....将这些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一个个赋之以形,且皆在外表和精神上契合《楚辞》著作的原意。图由黄建中操刀笔,线纹纤柔与豪放兼得,显示出了极为纯熟的技艺。

《九歌图 ·大司命》明崇祯十一年刊

《九歌图 ·东皇太乙》明崇祯十一年刊

《九歌图 ·东君》明崇祯十一年刊

《九歌图 ·国殇》明崇祯十一年刊

《九歌图 ·河伯》明崇祯十一年刊

《九歌图 ·礼魂》明崇祯十一年刊

《九歌图 ·山鬼》明崇祯十一年刊

《九歌图 ·少司命》明崇祯十一年刊

《九歌图 ·湘君》明崇祯十一年刊

《九歌图 ·湘君夫人》明崇祯十一年刊

4(清)秦祖永编著:《桐阴论画》卷上

(选自周心慧《中国古代版画史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