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决“浑身疼”也得靠扶正 |朱丹溪语音文字复习

 为什么73 2021-08-30
原创 罗大伦 大伦书院 今天

各位亲爱的朋友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接着来讲朱丹溪看病的故事。


今天讲什么呢?讲痛风。那么朱丹溪所讲的痛风,跟我们今天说的大脚趾头疼那个痛风,不完全是一回事。因为朱丹溪他这个痛风明显范围更广,只要是风湿痹痛,这个里面带着风,带着痛,他都归到痛风里面。所以跟今天我们说的风湿病,有很多都是相关的。这里面有一个著名的方子,朱丹溪开的方子叫治上中下痛风方,也是我们今天治疗痛风,治疗风湿类疾病一个非常著名的方子。我上来先说这么一嘴。

今天这个病例是这样的。“一男子”,一位男性朋友,“年三十六”岁,大家看,基本上是青年到中年之间,“业农而贫”,朱丹溪就把他职业讲出来了,是农民干活的,但是家里很贫穷。秋深的时候,到深秋的时候,忽然“浑身发热”,浑身发热,就像发烧一样燥热。“两臂膊及腕、两足及胯皆痛如煅”,什么意思?两个胳膊、手腕子,两个脚、胯骨这,都疼的像火烧的煅烧一样,特别疼。“日轻夜重”,说明什么?说明有瘀阻,这里面应该是有瘀血的,白天轻夜里重。

那么这个病出来以后,找医生看,你想浑身发热,同时关节都疼,很严重,找医生看。医生一想,这不是风湿吗?我们应该疏风散邪驱风,所以用风药,但是用了风药以后疼的越来越厉害,“愈痛”。用了血药又“不效”,没有效果。所以只有“待死而已”,等着死呢,不行了,身体受不了了。

这个时候找朱丹溪看病。朱丹溪我们曾经讲过,现在讲医案的时候,不怎么讲他的医德了,实际上他的传记里医德写的特别清楚。朱丹溪看病,那么大一个名医,他并不是说非要八抬大轿才能请去,他听说谁家谁有病了,自己拿着药给你治去,这是朱丹溪医德特别好。有些人确实没有钱很穷,他免费给你看病,所以这是朱丹溪看病的特点。那么像这样的老百姓,他是无问贵贱的,老百姓有病一样看,所以就给看去了。

那么一看,“两手脉皆涩而数”,两手脉一摸都涩而数,涩说明有瘀阻,气血不足,数应该有热,“右甚于左”。“其饮食如平日”,他吃饭好像跟平日差不多,只是因为疼痛,疼的受不了,所以“形瘦如削”,体形瘦的一点肉都快没了,病态非常的严重。

朱丹溪怎么治呢?朱丹溪先出一个方子,他这个治疗分很多层次,先出一个方子。苍术用一钱半,这个苍术是去湿的。所以朱丹溪第一个方子,每个方向都用了一味药。然后用生附一片,这个是温阳的。用生甘草二钱,这个是调和诸药,解毒和中。麻黄五分,麻黄用一点,麻黄是疏风散邪,他也用风药,把腠理打开,皮肤打开,把这个邪气散出去。用桃仁九个,给它研碎了,桃仁干吗呢?活血通络的。然后用酒黄柏,酒制的黄柏,用喝的酒制的黄柏一钱,这是清热的。所以这个方子配起来,有去湿的,有温阳的,有清热的,有散寒散邪的,疏风散邪的,还有通络的,应该是一个四面出击的一个方子,基本上每一面都照顾到了。

这个方开好,“煎”,熬好了,放点姜汁让它辣一点喝,喝了四副药以后,把附子去掉,加上牛膝一钱重,牛膝是扶正的通经络的,朱丹溪这里面,以通经络为主。那么八帖后,一共用了八帖以后,这个患者出现什么呢?“气上喘促,不得睡”,好像上面有点憋闷,睡觉受影响,有点睡不着觉了。“痛却减意”,疼痛减一些了。朱丹溪判断这是血虚了,血虚一定因为用麻黄过了,麻黄因为它的热性比较大,热性大就燥,燥以后,阳气往上攻,往上奔,血下边亏,阴阳不能在下边相守,所以阳气上奔,导致上边壅滞了。所以朱丹溪主要养血为主了,朱丹溪说,养血以镇之。

前面那个方子你看他几个方向一起调理,有什么目的呢?第一,我确实把这个路子打开,我该通的通,该散寒散寒,我该给你温阳就温阳,各方面我都给你调整一下,调整状态。另外一个,我觉得医家看病,像这种病比较复杂,并不是上来一下子看得特别清楚,这些下去以后,看你身体的反应,我各方面都试探一下,下去以后,看你身体有什么反应。这位马上血亏的症状出来了,阳气往上攻,血亏症状出来了。

所以朱丹溪马上就开始看清这个方向了,这个人的方向血亏,怎么办呢?以四物汤减去川芎,四物汤是熟地黄、当归、芍药、川芎,减去川芎,因为川芎行血力量比较大比较燥,所以四物汤减去川芎。加上人参五钱,加五味子。人参干吗的呢?人参补气以生血的,朱丹溪把人参当做养血的药。然后加五味子,五味子是酸收的,你这个气往上奔,我让你往下收敛它。所以这个方四物汤减川芎,加上人参补正气,再加上五味子收敛。

这个方喝了两副,结果喘就停住了,喘的症状就好了。又过三天,一号脉,“数减大半”,原来脉跳的很快,现在减了大半。“涩如旧”,脉涩的感觉还是跟以前一样。朱丹溪问他,你疼的情况怎么样呢?这个人很有意思,“则曰不减”,疼的情况没减少,但是朱丹溪看他“呻吟之声却无”,以前来的时候,哎呦哎呦,这疼,现在问你疼的好没好?疼的没好,还那么疼。但是一看不呻吟了,没事了。朱丹溪医案写的非常细腻,确实有很多患者是这样的,他不怎么敏感,你问他疼不疼?还那样,吃完药什么感觉?没什么感觉。你不知道怎么判断了,到底见没见效,是按照原方接着吃还是怎么着,你要通过其他诊断的手段来判断。

朱丹溪一看,不呻吟了,说明疼减了。这个时候我们再看他有什么问题,“察其气似无力”,什么意思?这个人发现他说话都没劲,气似无力。问他自己,你是不是没劲?“自谓不弱”,我不弱,我身体挺强的。这个患者挺有特色的,他还不配合朱丹溪,很有意思。一般情况下,你会反映自己真实情况,他不,这个人挺倔,你问他,是不是没劲?不不,我有劲,我一点都不虚。他自己说没事儿,“自谓不弱”。

朱丹溪把这个写出来,就是说别完全听患者的,有时候患者甚至描述的有假象,比如有什么人在边上,他不方便说。比如有的领导,带着秘书来的,你跟他说,领导你肝气不舒,你压力很大,你脾气不好,秘书在边上能那么说吗?我脾气好,我性格特别好,我关爱下属,整天写诗陶冶情操,我性格好。出去以后秘书跟我讲,罗老师,千万别按照我们领导说的去开方子,他还性格好呀?我的天哪,我们单位所有人都绕着他走,一看他脑袋都大,脾气特别不好。有时候身边有些什么人在的时候,他好面子。

有的妇女跟同伴来的,旁边有人,你说你肝气不舒,你心情是不是不好啊?没有啊,我心情好啊,我家里面幸福,单位一切顺利,我老公对我那么好,有口皆碑,你说对不对?我老公是不是对我好?她老公可是模范丈夫怎么怎么样,这边上是有人的。边上没人了,说怎么还是肝气不舒呢?再说一说就哭了,我老公你可不知道,不能跟别人讲,这慢慢才能露出实话来。所以有的时候,你们不能完全听患者的。张景岳专门写过这样的医案,患者有时候会骗你,所以怎么样呢?医生还要根据自己的功夫,来去做判断。所以诊断手段非常厉害。

像朱丹溪前面判断是血虚,现在一看这个人,其实他正气也不足,气也虚,所以怎么办呢?开方子,以四物汤加牛膝。四物汤养血,牛膝是壮下肢筋骨的,也有通经络的作用。加白术、人参,大家想,四物汤加白术人参,如果再加上一个茯苓,后边有甘草,就是八珍汤,气血双补的八珍汤,因为四物汤是熟地、当归、芍药、川芎,四君子汤是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大家看,就差一个茯苓。

这个方里面大家看,到现在为止朱丹溪基本上就摸清这个人的脉路了,因为这个病很重,这么重的病,你说来一个,到底怎么调理,其实我跟大家说,就现在来一个患者,关节都疼,浑身发热,甚至发烧的感觉,来了你治疗,其实你都要费一番心思去考量的,有时候真的要费心思考量的。朱丹溪前面一个方子,我四面出击一个小方子,分量非常少的,我先下去,反正我也能帮你疏通,帮你散邪,扶正温阳清热都有了,然后我看一下你身体的反应。一看反应,血虚定下来了,所以养血加一点补气的。再用几副药再一观察呢?这个人正气也不足,说话也没劲,气虚的表现比较明显。

所以朱丹溪到这,基本上定下来这个人治疗怎么样呢?别先管它疏风散邪通经络,我们通常治疗风湿的这些药,先别上。人家怎么样呢?四物汤加四君子汤,等于是八珍汤,气血双补上来了。加牛膝,桃仁干吗的?活血化瘀的,加上点陈皮,是理气的,你别四君子、加四物汤下去补,吸收不了呀,加点陈皮我帮你理气行开,也有去湿的作用。然后再加上甘草,这是四君子汤里的,调和诸药,坐镇中焦补脾胃。槟榔是燥湿的,调和肠胃。生姜三片,那么这个生姜有调脾胃,还有什么作用呢?还有暖经络的作用,三片,这是药引子。这个方子基本上就是八珍汤打底,四君子汤加上四物汤,合起来就是八珍汤,加点通经络的一味药桃仁,加了陈皮行气的、理气的,槟榔是去湿的。

这个方子基本上就是一个扶正的方子,为什么呢?因为朱丹溪看明白了,像这位干活这么穷,别看他嘴硬,他有时候会误导你的,他嘴硬,但是确实家里很穷,天天干活消耗正气,所以像这样的人是正气不足的。正气不足的时候,给他疏风清热,疏风散邪,有时候不好用的,越用越糟糕的。所以朱丹溪完全是基本上扶正的方子用了。这个方子煎服,喝五十帖,喝了五十副药这个人病彻底好了。后来复发过一次,因为举重,干什么活,使劲举重,疼痛又复发一次,饮食也减少了,这个时候有点伤到脾胃了,饮食减少了,气虚。也用这个方子加黄芪三钱,“又十帖方痊愈”,等于又吃了十副药,最终这个病彻底痊愈了。

图片


像这个病例告诉我们什么呢?我们能学到什么呢?是这样的,其实治疗风湿类的疾病,有时候挺复杂的,有时候像关节的热痛,风湿热,我们都用白虎汤的,特别凉的白虎汤,生石膏都上的,而且一上,我觉得量都不能少的,这个非常复杂。但是朱丹溪你看他这个方子,他治疗风湿类疾病的方子,他有疏风散邪的方子,对于湿热引起的筋骨疼痛,朱丹溪也用凉药,像黄柏、苍术,创的二妙散。二妙散、四妙散都是朱丹溪倡导用的,像二妙散就是清湿热的,他也会用。

但是朱丹溪更重视扶正气,我觉得这个是正确的治法,正途。有的时候我们看到风湿疼痛,我们想到风邪风很重,我们就会努力给他疏风散邪通经络。这个是现在治疗风湿病的常规治法,疏风散邪,羌活、独活、白芷全往上用。那么这些对不对呢?是对的。但是同时我们要想到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这些邪气会进入到你身体,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就是痹症,还有热痹,风湿热加在一起了,各有所重。有的是湿气特别重,有的是寒气特别重,有的是风邪特别重,表现都不一样。但是这些邪气终归起来,为什么进入你体内,是您自己的正气不足。如果你不去看正气不足这方面,你光去疏风散邪,你把邪气给去除掉了,可是转眼它又会来的,为什么?你经络里是空的。所以扶正是非常重要的事儿。

像这个患者,刚一上来一看,明显是邪盛的表现。那么前面医生,疏风散邪不好用,而且越用越厉害。朱丹溪上来保守一点,他用的量很少,他温阳、清热、疏风、散邪、通络等等都用了。这个时候不能说没效,疼痛稍微减了一点,但是血亏症状出现明显了。所以这个时候朱丹溪一看,正虚为主,邪实是为辅的。否则上来一看这个病这么重,浑身都疼,大家真的会想到立刻疏风散邪。朱丹溪一看不对,首先这个人是血亏的,主要是养血去。接着一看正气不足气虚,补气的药上来,稍微配合一点通络去湿,稍微配合一点点而已,然后以扶正这个药吃了五十来帖,最后又加了十帖,最终痊愈了。

这个完全以扶正的方法去治疗,最终这个邪气走了,不疼了,说明我们中医以前治疗内风的时候有一句话,“血行风自灭”,你这个血如果充满了,在里面流通起来了,经络里的虚风就会没有的。当时讲的是虚风的概念,我觉得治疗风湿类疾病,这个话也是适用的。血行则风自灭,当你经络里面正气充满以后,那个外邪会跑掉的。所以朱丹溪这个病例,以非常正的方式,正面迎敌,把这个病给治好了。这是第一,跟这个患者的职业有关,家里穷,劳累、正气不足有关系。

第二,朱丹溪这个医案记载的比较完整,他也是层层递进的,第一个先是四面开花,我各方面都出击,试探一下虚实。接着血虚明显,我养血,单独养血的方子没吃几天,一共才吃了几天,三四天而已。朱丹溪马上意识到,这个人气虚也同样存在,尽管这个患者自己不承认,我不虚,你看很有意思,他说不虚,朱丹溪不管,给他吃。我估计有些患者,你说给他吃药的时候,他觉得穷,我不虚,我不虚,你不要给我补,我可不需要吃药,实际上他一想,这一副药多少钱呢。朱丹溪给这样的人看病是不收钱的,朱丹溪这个人是我送你药,吃吧,没事儿。甭管你怎么说,你不虚,我看你说话没劲了,直接开一个方下去,60副药一吃扶正。那么这个病症好了以后,这个患者应该身体一下子恢复到很好的状态了,他是治疗根本的。所以这是一个治疗风湿痹痛这么一个医案。

这个医案我觉得非常经典,是治疗一个穷苦人。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朱丹溪展现出了临床经验非常丰富的医家的手段。这些是特别值得我们学习的,因为就是这些风湿痹痛,现在的风湿痛,你真未必来一个就能治好一个,我们需要学习。像类风湿,确实关节疼痛,小关节都很痛,类风湿治疗,我也是找了很多方子,最后才找到方法,我文章里都有。这些东西没找到这个方法之前,真的有时候很头痛,怎么就控制不住呢?

所以我们要多学习,古代医家有很多丰富的经验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现在我后来治疗类风湿方子,也是跟老中医学的,以黄芪为主,以补气为主,大量黄芪补气,以扶正为主,里面捎带一些疏风通络的药。像这样的治疗方法,都是前人总结的经验基础上,才我们有今天提炼出这些方法来。这是一定要向前辈老中医们学习。

各位亲爱的朋友们,今天这个医案我们就讲到这,非常感谢大家的收听,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下次我们将接着来讲朱丹溪看病的故事,各位亲爱的朋友们,我们下次再见!


语音文字◎罗大伦 |  编辑◎紫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