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2岁保安刘小平:考研12年均失败,非名校不考,坚信考上硕士能拿高薪,当“知识分子”受人尊重!至今未婚,还在备考!

 诗意世界 2021-08-30

“有了文凭,能找到好工作,有足够的资本去赚钱……因为你是个知识分子。”——刘小平

1

在讲“考研一哥”刘小平的事情之前,我想先讲一讲关于左宗棠的一段故事。左宗棠是晚清重臣,其重要地位通过世人的一句评价就可以看出来:“中国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晚清时期,朝廷正值多事之秋,朝堂之上为国分忧的文臣武将却并不多,“国士无双”的栋梁之才更是寥寥无几。

左宗棠是肱股之臣,更是“国之栋梁”。左宗棠颇具才干,得到了当时许多名流显宦的赏识和推崇。23结婚时,左宗棠在新房自写对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气壮山河的宣言,是对自己的勉励,也是他一生的写照。

英雄虎胆,文武双全,加上时势造就,左宗棠在收复新疆、洋务运动、镇压叛乱等过程中功勋卓著,成了慈禧非常器重的大臣,朝廷有时候甚至离不开他。左宗棠也凭借着赫赫战功一路晋升,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位极人臣,尊贵无比。但是即便如此,左宗棠也有自己的人生遗憾——屡次参加科举,却未高中进士!

1830年,左宗棠进入长沙城南书院读书,次年又入湖南巡抚吴荣光在长沙设立的湘水校经堂。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在这年的考试中,7次名列第一。1832年,他参加在省城长沙举行的乡试,因“搜遗”中第,但此后的6年中,3次赴京会试,均不及第。

未能进士及第,就意味着不能沿着“正途”进入社会上层,进而实现他的志向。左宗棠虽然名列“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反观与他齐名的李鸿章、曾国藩等大臣,无一不是进士出身,张之洞还是探花。

为了弥补这一缺憾,左宗棠率军抬棺出征新疆之前,他向朝廷上了一道奏折,希望朝廷赐他“进士”。慈禧太后毫不犹豫地让皇帝下旨御赐左宗棠进士出身。

以上说这些,只是想说“学历”这东西,只能让人生“锦上添花”,却并不一定能让人生成为赢家,“死磕读书路”更多的只是心中的执念。

2

为了实现“考研梦”,刘小平可谓是不顾一切。上世纪80年代,刘小平初中毕业。父亲经营着一家小煤窑能赚不少钱,希望他辍学帮忙打理,日后能在商业上有一番作为。

刘小平却不这样想,在他心中: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才是他的梦想,在母亲的支持下,他从达州三汇镇赶到万源上高中。由于他既不是禀赋异常,又体弱多病!刘小平仅仅上了1年高中就因病休学,之后再也没有返校。

到了谋生的年龄,他远走他乡打工,读书成为知识分子依然是他心中的梦想。他打工的足迹遍布新疆、山西、云南等地,每到一个地方,第一件事就是先打听本地图书馆的位置,工作之余的时间,他几乎全泡在了图书馆里。

通过长期的积累,刘小平虽然学到了很多知识,但是相比专业人才,还是相差不少。逢年过节,刘小平回家会参加一些同学聚会,他发现聚餐的时候,别人敬酒会给上过大学的同学多敬几杯,这让他很受刺激:

“只有上了大学,考取了名校研究生自己才算真正有了“干货”,才拿得出手,才不会被人看不起。”

刘小平开始苦读,先是考取了云南民族大学的专科学历,后来参加成人自考考取云南师范大学的本科。为了能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刘小平退出和哥哥经营的饭店,应聘到一家酒店做保安。“知识分子”在刘小平的心目中分量很重,哥哥挽留他的时候,他说:

“有了文凭,也能找到好工作,有足够的资本去赚钱,拿高薪,在岗位上不会被歧视,哪怕犯了错别人也会原谅你,因为你是个知识分子。”

为了实现自己的“知识分子梦想”,刘小平拼搏到无能为力,努力到感动自己。为了提高自己的口语水平,他时常到有老外聚集的娱乐场所内主动搭话练习,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英语成绩也从二三十分提升到了六七十分。

然而,刘小平的心气却很高,他认为既然选择了考研,那就选择一所名校,还不能叫“知识分子”?从2006年开始,刘小平第一年选择的是云南大学的旅游管理专业,成绩只有150多分,与复试入围线相差200多分。第二年,刘小平改报复旦大学的旅游管理专业,连考6年,年年败北。

刘小平自己总结是因为数学成绩拉后腿,而数学是他无论如何努力也无法跨越的“天堑”。2012年,刘小平将志愿改成了浙江大学的行政管理专业,这个专业不需要考数学,当年他就考取了308分,考研成绩首次突破300分,虽然未入围面试,但是却极大增强了他的信心。

之后,刘小平死磕“浙大”,屡战屡败!2017年,刘小平考研成绩340分,距浙大所考专业355分的复试线相距15分,是他距离名校研究生梦想最近的一次。这一年,刘小平已经42岁。

为了实现自己的“考研梦”,刘小平可谓是历尽坎坷,磨难重重。哥哥劝他:“别考了,我啥学历都没有,开饭馆一年也能赚十几万,算是高薪了吧!”母亲为了打消他的考研念想,委婉劝他:“我们给你算了命,你是考不上的。你这么大了,连媳妇也没有,找点正经事干干吧!”

每次临考,朋友们也会给他开玩笑:“没有'知识分子’的命,你这次肯定还考不上。”这让他备受打击,他暗暗在心中发誓:

“既然你说我不行,我越要考出来给你看,一定要把这个文凭拿到手,找到好工作,干个样子出来。”

他的事迹后来被媒体报道,他也成了“考研一哥”,面对镜头,他无不感慨地说:

“可我即便放弃了,又怎么样呢,从政是不行的,顶多当个村干部,做生意也无非就是我哥那个样子,一年挣个十多万就不得了了,但我要的并不止这些。”

12年考研路,非常不易!刘小平未必不明白:即使考上名校研究生,也不一定就有很好的前程。但是在他心里,考研成功后,拥有“知识分子”的身份,就会离“美好前程”更近一步!

刘小平以后胜出的几率都多大?谁也无法预料,毕竟保安通过自学考取学历后改变命运的人也有不少。比如“北大保安读书第一人”张俊成1995年通过成人高考,考上了北京大学法律系(专科),现在是长治市一所中等职校的校长。

……

以后的路怎么走,刘小平并没有想那么多,如今他还在积极备战中,他已经一无所有,身边却保留着12年考研的全部准考证!

我不主张他继续考研,但我欣赏的是他的坚信和执着!

结语

世上通往成功的路千万条,但对于有些人来讲只有一条路可走。祝愿刘小平以后的路好运,能够圆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