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更新自己

 新用户9913Bpb0 2021-08-30

更新自己

读《给教师的建议》第1到4条

这学期我们教师共读的书目是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编著的《给教师的建议》,应该说只要是教师,都必须去读一读这本书,虽然它像砖头那样厚,读起来让人费解,但是还是要去读的,说不定哪天就能豁然开朗了呢。

在六七年的教师生涯中,我没有读过这本,听到最多关于这本书的评论就是好难读,读不懂。今天抽空翻了前五条的建议,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书里讲到的一些和我现在的想法有很多是不谋而合的,但是我没有作者这么细致地去研究,去实施,我只是知道传统的教育有很多的误区,不应该再走老路,如果不更新自己的理念,扩大自己的格局,你真的教不了学生,满足不了学生。真是佩服作者,早在30年前,就已经提出了这些那么富有创造性的建议,想法已是那么先进,而我们很多人还在走错误的道路。

获得学习的成就感

在第一条的建议里,作者提到“学习上的成就这个概念就是一种相对的东西,对一个学生来说,'五分就是成就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能否保护和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自尊感,取决于教师对这个学生在学习上的个人成绩的看法。不要向儿童要求他不可能做到的事。”

我们都知道班里总有那么几个落后生,在你花费了很多的精力在他们身上时,却收效甚微,有时候你不得不怀疑自己,是不是我不会教。但是其实是学生的问题,有些孩子天生就在学习上会较吃力,你不可能把他“拔高”到和大家的水平一样。我们要做的是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思考我该通过怎样的方法引导孩子们去学习,让他们在学习中取得成就。

佐藤学教授的“学习共同体”模式,可以为我们找到答案。书里举的帕夫雷什中学教师在数学课上把学生根据学习水平的不同分成了几大组的这个例子,和我们学校现在在尝试做的“学习共同体”有异曲同工之处。保证每个孩子在课堂上都进行脑力劳动,分层设计练习,使每一个孩子都在尽自己的努力去达到目标。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变革我们的课堂,改变传统的教学,这样落后生才会减少。

读书就是备课

一位有30教龄的历史老师为领导们上了一堂公开课,赢得了高度的赞赏,有人问“您花了多久的时间来备这节课?”这位历史老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这个课题的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

几年前听到这个例子,我当时的想法是这位老师对教学有极大的热忱,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但此时读到书里的这段话时,我才恍然大悟。“怎样进行这种准备呢?这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

我觉得我自己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不过是反面的,哎!我总是说自己的专业很差,特别是在参加一些有关教学设计或上课的比赛,要不就临时抱佛脚,要不就直接放弃,结果可想而知了。如果没有大量的专业阅读来补充自己,那就真的是每天疲于备课,死抠教科书。

大量的阅读就是在备课,当我们胸有成竹时,也就不必拘泥于教参,我们可以上得随意点,开放些。

教会儿童学习

小学老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教会儿童学习”。“应当首先教会儿童熟练地读和写。”在阅读方面,要教会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必须使阅读能达到这样一种自动化 的程度,即用视觉和已是来感知所读材料的能力要大大地超过'出声地读’的能力。”“”

3条建议都是很实用的工具和方法,我觉得我们可以尝试。就像书里讲的“如果阅读成为学生通往知识世界的一个最重要的窗口,那就没有必要花费许多的时间给学生补课了。”

我们学校另辟蹊径,不走传统的应试之路,也认为阅读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变化,事实也的确如此,这条路漫长且又艰辛,但是我们已经看到了曙光。

构筑牢固的知识地基

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的知识地基一定要构筑牢固,那我们小学老师就任重道远啊。基础打不好,升上高年级,学生自然跟不上,就会出现很多的学困生。

语文,听说读写。孩子如果具备了这四种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提高,我想相对地落后生也会减少很多。而我们要做的是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尽可能地为孩子创造润泽、安全的学习氛围,多想些有趣的、有意义的练习,而不是随大流。

作者说“游戏成分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我想我们都应该好好思索一番。

现在越发觉得当一名教师是多么的不容易,要学的东西太多了,因为不想这么浑浑噩噩。而学的这些又会教给我们的孩子,孩子又会教给他的孩子,一代代传承下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