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信,一种新型的学校管理方式

 新用户9913Bpb0 2021-08-30

书信,一种新型的学校管理方式

“敬爱的周校长:你好!好久没有写信,都不知道该如何写信了。思绪回转,想起高中时期跟朋友们通信的日子,那种收到回信欣喜的感觉真让人怀念,那是现在即时电子通讯时代所无法体会到的。借这次给您回信的机会,重新找找写信的感觉。”

这是学校实施“书信管理”方式以来,一位老师给校长回信的开头部分,读来倍感亲切。

(一)从邮件留言到教育书信

书信的管理源自于担任副校长时,用邮件的形式与老师沟通的所产生良好效果的启发。每一个人都不希望被当面批评,用文字在人与人之间,构筑了一道缓冲,让彼此沟通时更加平和、更加容易接纳对方的意见。

刚到任时,我并有按照书信的形式给老师们写。只是根据原来的经验,老师的随堂课写一篇听课感想,发给被听课老师或者全体老师阅读。我发现老师们比较喜欢这样的形式交流。后来,想起平时的教师会,许多教师会台上校长热情高涨,底下“低头一族”

因此,我就想如果把需要讲的东西写成一封信,让老师们阅读是不是会更好一些呢2015年的寒假刚过,我就以《2016开学初,给老师的一封信》做了尝试,通过微信电脑端口将文档编辑发送至教师群里,果然有许多老师阅读,并在微信群里留下评论。后来,自己开通了公众号《越读居》,就通过公众号文章推送的形式,推送给老师们。

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如今的每周一封信,水到渠成地成为一种学校管理方式,也成为这所学校的一种校园精神文化。

(二)从关注行为到关注理念

每个周一,教师微信群里都会出现一封由校长写给全体老师的一封信。我会根据每一周的具体安排,结合一些主题日等相关活动,会写出不同主题的信。发现有个别老师经常迟到,我就写一篇《向工匠学习专业精神》,从“守时、专业、合作、精致”等四个关键词进行了阐述;遇到国际儿童阅读日,我就写《做孩子的领读者》,从我自身做班级阅读体会谈开来;看到老师们进步了,我就写《进步篇》,一个个老师进步的表现,就在这里呈现

通过这样一封封书信,老师们开始发生改变了。而我书信所关注的内容也慢慢发生改变。从原来的关注教师行为,逐渐转向关注教师的理念和价值观。

后来,《做一个爱思考的老师》《眼睛里的教育》等这些书信开始走进教师群。老师们从这些书信的题目中,就能够感受到校长关注视角的变化。上个学期,我又开始从这些理念转到引领教师阅读难啃的教育专著上来。我们一起共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每周共读五条建议,我用书信的方式撰写这五条的读书笔记,与老师们一起分享学习。

(三)从公开书信到印象教师

前面这些书信都是面向全体老师的公开信,还有一些是面向局部的。如发现班子成员出现一些共性的问题,我就会写一封《给班子成员的一封公开信》。当遇到的问题是个别老师的,我就以纸质手写的方式,将问题放在信封里,私下递给这些老师。一位老师一直习惯穿着拖鞋(不是拖鞋也要踩成拖鞋的样子)上班,这样的习惯容易给人以懒散的感觉,而且自我要求也会随意。关注很久,一直想跟她说,又觉得当面对她讲容易伤她的面子,就手写了一封信递给她,结果她不仅改了这个毛病,还给我手写回了一封信。

后来,我把这个书信系列称之为印象教师。

这种书信,我会选择一些老师关注他们一周或者更长的时间,把我观察到的一些好习惯,以及他们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私人订制的书信方式递交给他们。学校有一半的老师,都有接到我的印象教师,而且无一例外都给我回信。

从效果来看,这种书信见效特别快,老师们收到书信之后,马上就会主动给我回信,而且和我探讨其中的问题,改正不良的习惯。从情感来看,老师们感觉到自己被尊重了,很容易接受批评。

(四)从给教师写到给家长学生

一所学校的发展,必定离不开家长的支持。我们学校十分重视家校之间的沟通。既然有了给老师的书信,那自然就有了给家长的,甚至给学生的。

每一个寒暑假,我都会给全校家长和学生写信。我知道很多学校到了寒暑假,也都会有《告家长书》。但是,大多数学校的《告家长书》都是一种文件式的书信,很少有家长会去阅读,甚至有的家长一出门就扔到学校门口了。

而我们给家长的信,除了“安全”等方面的注意事项之外,还会指导家长怎么做家庭教育。我自己也是一名家长,经常和孩子共同设计假期计划安排表。那么,我也会把表格推荐给家长。一些家长也会跟着学与孩子一起做暑期计划。

我也经常给学生写信。在开学或者毕业等重大仪式时,我会给学生写信。2018年我在新加坡访问学习,不能现场给学生作开学典礼演讲。我就通过书信和视频的形式,给全体师生做了一期公众号文,许多家长也都阅读和观看了我从国外带来的文字和视频信息。

在数千公里之外的视频、声音和文字,通过公众号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还感受到了校长用心。一回到学校,恰好学生登高活动,一些学生便围着我跟我聊他们所了解的新加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