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要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

 新用户9913Bpb0 2021-08-30

想要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

——给张老师的回信

尊敬的张老师:

    见信好!

你在信中提到范梅南教授《教育情调》中的几个教育现象我非常的认同。

一从人文教育的高度和人性关怀的深度来看眼前的教育现实,用心观察、聆听每个孩子的需要。二是将教育学看作一门探讨成年人与孩子如何相处的学问。三是一线教育工作者需要发展教育机智、增强对生活的敏感性、保持对生活的好奇和开放形成反思力,使每个孩子都被“看到”。

在范梅南教师正情调中也有提到在教育提到教育应该是有温度的教育作为直接和学生接触的教师,要更多的关注学生的个体独特性,教师应该拥有教育的机智与敏感,要个别学生个别对待,走入到当时的教育情境中,真正地关心孩子的所作所想。

我想起了我们语文组最近在看的佐藤学的一系列书籍中,《静悄悄的革命》中“以对应为中心的学习和教学”提到在“润泽的教室”里教室和学生都不受“主题性”神话的束缚,大家都能安心地、轻松自如地构筑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筑着一种基本的信赖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即使耸耸间,拿不出自己的意见来,每个人的存在也能够得到大家自觉的尊重,得到承认。我想孩子们在被“看到”前,首先给孩子们创造一个“润泽的教室”让孩子们身心放松。

书中还提到一点,在教室里的交流中,倾听学生的发言不是听他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的心情、想,与他们心心相印。学会倾听学生每一次有声或无声的发言,慢慢的,每个孩子也都会慢慢的被“看到。”

我接手四2)班不到一年,我发现我们的孩子都很有趣。其中有个男孩子爱看书,也很爱哭,下课的时候喜欢在地上打滚,或爬两圈偶尔还会大喊大叫两声,上课的时候凡是老师点名叫他起来回答问题,基本不起来,即使拉他起来了,声音也是如蚊子那么轻,根本听不见他的发言。这个还是属于被“看的到”孩子,问题显现,却很并不知道怎么解决。

第一次与这孩子对战是:一次写字的时候,要求端正,书写正确。因刚跟他们接触,我不熟悉孩子,孩子也不熟悉我。我一次一次让他写后。他开始了用以前的方式反抗看我——跺脚、大喊大叫、眼泪直流。其他同学马上就过来提醒我,说他就是这样的,以前的老师都不理他的,等一会就会好了。

我听有点不可思议,就这么随他吗?我想应该不是这样的。那天很巧刚是最后一节课,于是我把他留了下来,并明确告诉他,这样的行为是不对的,不能这样发火,有什么事可以直接跟老师说出来接着又跟他聊天,聊天中发现他从一年级开始就呆在辅导班。他说很不喜欢在辅导班里跟爸爸妈妈讲了可是爸爸妈妈还是以为孩子好为借口,让他继续在辅导班里学习。

了解他的基本情况后,开始关注这个孩子没事的时候就找他聊聊天,听他说说他的事。这个学期这个孩子开始积极起来了,课堂上如果叫他回答问题,虽然不情愿,还是会主动起来,声音也响了很多。

这个学期因疫情的关系,孩子们都在教吃,而饭需要孩子们自己去抬。一次这个孩子在抬饭的时候不小心把饭抬倒了,伙伴都说他的不是。他不开心饭也不吃,我心想:完蛋了!这孩子以后会不会再也不愿意抬饭了。没想到的是,他竟然主动加入了我们班的服务,主要任务就是抬饭。

说实话,心里美滋滋的。这个孩子也许就是你所说的不被“看到”的一种现象吧。想要改变孩子首先要改变的是我们老师自己。这是我在读佐藤学老师所写的书最大的感受。我想范梅南教授的理念也是这样。怎样教育好孩子,首先要改变的是我们教师,或大人。

                                您的同事:陈婷

                     2020.5.23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