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薛永武:大学生自我开发的艺术(四)

 新用户5331MFnj 2021-08-30

开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薛说人才

十三、用兴趣诱导潜能开发

兴趣诱导是指个人通过培养自己对学习和工作的兴趣,以诱发潜能的方法。从成功学的角度来看,失败是成功之母,但相比之下,兴趣更是成功之母。这是因为,失败之后可能走向成功,也可能继续走向失败;而兴趣则是导向成功必不可少的主观条件。

从创造学的角度来看,兴趣诱发潜能,一般可分为两个方面:第一,由对学习感兴趣,发展为喜爱学习、热爱学习和酷爱学习,即由兴趣→喜爱→热爱→酷爱。这个过程蕴含着大学生对学习的感性认识向对学习的理性认识的飞跃,在认识的飞跃中,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因而从内心激发了成才的活力。第二,在酷爱学习的基础上,大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并且融快乐于学习之中,真正进入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的奋斗境界,由此进入如痴如醉的境界,提高了各种情感智商,唤醒了沉睡的各种潜力。孔子在《雍也》篇中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说明了兴趣与爱好对事业成功的重要性。

十四、自学成才是人才开发的重要规律

自学成才是人才自我开发的一条重要规律。谈到自学成才,很多人马上会想到这是指那些没有进入学校系统学习者的如何自学成才问题。其实,自学成才狭义上指没有进入学校系统学习的成才者;广义上还包括那些主要靠自学成才的人。

人才学已经证明,人的一生所需要的知识20%来自于学校的学习,而80%的知识则主要来自于工作中的自学。由此可见,对于大学生来说,即使大学的4 年所学的全部知识,也只能占自己将来工作所需的20%;而在大学阶段,大学生平均每天上课不足4课时,每天2/3的时间及节假日时间主要还是靠学生自学。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对于大学生自学成才亦很有启迪。在中学阶段,一般每天的课程都安排得很满,偶尔有几节自习课,也有老师督促检查。在大学阶段,除了上课以外,更多是靠自己管理自己,靠自学成才。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学新生入学时,同班的新生知识与能力虽有差别,但差别不是太大。到了毕业时,同班的好学生与差学生的差别越来越大,有的老师甚至认为好学生能够教了差学生。造成学生差别的原因虽说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与自学能力的高低有很大关系。因此,从人才自我开发的角度来看,大学生应注重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这不但对于大学阶段的学习至关重要,而且对于毕业后适应社会及职业迁移都是非常重要的。

十五、在个性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中成才

和谐成才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个性和谐;二是人际关系和谐。所谓和谐成才,也就是指通过塑造和谐完美的精神个性,建构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促进成才的方法。

个性的和谐是人际关系和谐的基础。大学生在个人修养方面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塑造个人和谐完美的精神个性。那么,什么样的个性是和谐完美的?根据亚里士德的观点,和谐的个性实质上就是适度、恰当所构成的中庸。他在《大伦理学》中指出:“慷慨是挥霍与吝啬之间的中庸”;“大度是虚夸和卑下之间的中庸”;“大方是摆阔和小气之间的中庸”;“义愤是妒嫉和幸灾乐祸之间的中庸”;“庄重是自傲和顺从之间的中庸”。也就是说,在挥霍与吝啬之间,“慷慨”是好的,而“挥霍”是过分,“吝啬”是不足;在虚夸和卑下之间,“大度”是好的,而“虚夸”是过分,“卑下”是不足;在摆阔与小气之间,“大方”是好的,而“摆阔”是过分,“小气”则是不足;在妒嫉与幸灾乐祸之间,义愤是好的,而妒嫉是过分,幸灾乐祸则是不足;在自傲与顺从之间,“庄重”是好的,而“自傲”是过分,“顺从”则是不足。很显然,亚里士多德试图把一种性格类型分为三类:两端是过分或不足,中间则是好的。亚里士多德这一思想对于大学生塑造自己的个性颇有启迪,即要使个性达到中庸的境界,如勇敢是鲁莽和怯懦的中庸,自信是自负与自卑的中庸。大学生可以结合个人的性格实际,分析自己的性格属于哪一种类,在具体的种类中又处于什么位置,是过分还是不足?在肯定自己中庸的性格时,减掉自己性格的过分部分,对于自己性格的不足,予以弥补。

有了和谐的个性,还需要建构和谐的人际关系。只有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够产生群体互动而又积极的共生效应,因为和谐的人际关系一方面有利于建立积极的合作关系;一方面又开辟了众多的信息渠道,其实质上是因为个性的和谐促进了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而这恰恰是情感智商的重要内容。现代科学证明,在知识经济大潮下,许多项目的攻关非一人所能为,而必须有赖于集体智慧,也因而需要人际之间的多方面合作,很显然,这离不开和谐的人际关系。

从个性的和谐,再到人际关系的和谐,都有利于促进个人的身心健康,也促进知、情、意的协调,从而形成一种发展的合力。为此,作为大学生来说,需要自律,也需要他律,更需要变他律为自律,学会理解和尊重他人,善于与他人合作,创造心理相容的友好氛围。

十六、自我优化是人才开发的最佳选择

自我优化在人才自我开发中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社会转型期对人才的动态需求,社会尤其需要“山型”复合人才。大学生在校期间如果不完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而是在某一方面有所欠缺,毕业走上岗位后,就可能因为欠缺的部分而导致事业的失败。其中主要原因就是这些人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不完善,不健全,比如缺乏自信,缺乏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现实面前失去主体性等。同时,还要看到,自我优化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的掌握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这有利于打通各学科的内在联系,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这种知识与能力的整合从根本上有利于提高创新能力和适应未来的能力。

在自我优化中,从知识优化的角度来看,高校各专业所开设的课程从公共课,到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再到专业选修课和任选课,大多都能建构一个立体完整的知识系统。因此,大学生应拓宽知识面,包括学习公共课和专业课;通过学习选修课,开阔视野,拓宽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因为掌握的知识愈全面,愈丰富,就愈容易使人融汇贯通,游刃有条,并因此而产生智慧。从能力优化的角度来看,大学生要在中学教育的基础上,继续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写作能力、审美能力;同时,大学生要特别重视实践能力、人际交能力和创新能力。

十七、步步为营至千里

“步步为营”本是军事战略用语,这里指增强记忆力的一种学习方法。在大学阶段,随着课程门数的增多和每科内容的增多,如何才能记住所学的知识,这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不少学生反映,在学习中经常是学了新的,忘了旧的,到了期中或期末,再回过头来看刚开学的内容,感觉似曾相识,但又记忆模糊。对此,正确的方法是一方面要理清所学课程内容的内在线索,掌握其基本原理,做到纲举目张;一方面要力求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学一点,巩固一点,学多少,就巩固多少。具体来说,当学完第一章时,及时复习消化第一章的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然后再学第二章,第二章学完后,再把第一章的内容温习一遍,象电影里的快镜头一样,在大脑里快速扫描,以唤起对第一章内容的回忆;学完第三章,再把第一、二章的内容再温习一遍。这样以此类推,直至学完最后一章,仍能记住所学的全部内容。这种步步为营的学习方法,不但能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也因为知识对大脑的重复刺激,能增强记忆能力,把所学的知识前后衔接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这些方法是大学生自我开发的一般方法,每个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和运用,各取所需,也可以另辟蹊径,找到适合自己的开发方法。无论采用什么方法,前提是每个大学生都必须挖掘成才的主体性,把自我开发看作是成才的内在依据和动力;同时,还必须把自我开发与学校的培养性开发及社会需要紧密联系起来。

责任编辑:高雪

好书推荐

简 介

薛永武《审美与人才开发》一书是“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物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人才强国战略出版工程出版物,由中组部归属的国家级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年出版。

该书是人才美学的代表作。作者运用了哲学、社会学、人才学、美学、文化学、教育学、现代仿生学、脑科学、思维科学、价值论哲学等多种研究方法,对于青少年的成长与成才、对于家庭和各类学校教育,提供审美的视角和方法,通过审美全面激发人们的想象力、感悟力和创新能力,促进人才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全面开发;对于国家人才战略和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而言,拙著对于全社会克服金钱和权力对人性的异化,引领人生超越平庸,走出人生迷途,促进全社会的人才开发,对于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