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大自然的美丰富多彩、琳琅满目、异彩纷呈、数不胜数,这些自然美不仅能够直接激发人们产生审美的享受和愉悦,而且还能够为企业生产设计提供创意和模型,成为发展经济的重要维度。特别是审美文化的迅速崛起,为企业发展审美经济提供了发展的机遇,也与自然美为企业生产设计提供创意和模型具有直接或间接的辩证关系。自然美能够为企业生产设计提供创意。生物学研究表明,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非常精确和完善的生理机制,具有各自特殊的生存本领,甚至具备了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许多生物体内具有生物合成、能量转换、信息接受和传递的能力,具有对外界的识别、导航、定向计算和综合能力等,往往使我们人类望尘莫及。对于生物的这些特殊的功能,我们完全可以学习和借鉴,从中激发创意,通过仿生,更加完善和促进企业生产与生物功能的完美结合。 从科学发展史的角度来看,自古以来,自然界就是人类各种技术发明和创造的源泉。每种植物的叶子都具有一定的排列次序,这种次序也叫叶序,具有叶的镶嵌特性。根据叶的镶嵌特性,建筑设计师从中得到了启示,设计了许多精美、别致的螺旋式高楼,使每个房间几乎都有充足的阳光和新鲜空气。科学家通过研究蝴蝶的色彩,激发了创意,利用蝴蝶的色彩在花丛中不易被发现的特点,在军事设施上覆盖蝴蝶花纹般的伪装,可以迷惑敌人的进攻。从人才开发的角度来看,许多人才都善于通过对生物功能的感悟和思考,激发自己的创意,通过创造性的劳动,不断开发自己的创造性潜能。自然事物的美既包括感性的外在形式,也包括生物独特的结构和功能。对于人才开发而言,创造者可以充分利用生物的外在形式,根据生物独特的结构及其功能特点,通过创造性的联想和想象,萌发新的创意。各种鱼类能够在水中自由的畅游,专家们就模仿鱼类的形体,制造船只,以木桨仿鳍。潜水员能够在水中如鱼得水,自由穿梭,也是得益于模仿青蛙的后肢形状所制作的蹼。 自古以来,人们就幻想着能够像鸟一样在太空中自由飞翔,终于发明了飞机,这也是得益于从飞鸟那里得到的灵感。模仿鸟在天空中的飞翔,古代史具有多项记载。中国古代和西方都有制造飞行器的相关记载。达·芬奇还曾经根据鸟在天空中飞翔的动作,设计过飞机的模型。但由于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直到莱特兄弟的飞机上天,才标志着人类初步实现了飞向天空的梦想。回眸科学史,许多科学发明创造往往都与仿生具有千丝万缕的密切关系,可以说,仿生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激发人们的创造性灵感,成为各种创意的丰富源泉。自然美能够为科学创新启迪智慧,为企业生产设计提供模型创意。自然事物具有结构的完善性和功能的高效性,因此,许多科研工作者不仅可以通过仿生激发自己的创意,而且还能够把仿生所产生的创意运用于企业的生产设计之中,用仿生与科技、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方法,模仿某些生物的特征和机能,创造出各具特色而又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工业产品。许多自然事物是天然的优质产品模型,可以为科学创造提供完美的样板:科学家可以模仿蝙蝠、海豚的“回声定位”声纳系统,发明人造声纳系统;科学家根据蜻蜓的翼眼功能具有消除颤振的作用,完善了飞机的结构样式,可以减轻飞机飞行时的震颤;科学家根据鹤大开大合的舒展动作,设计师模仿鹤的动作设计出了掘土机的悬臂; 野猪的鼻子具有一定的防毒功能,专家从毒气战幸存的野猪身上获得启示,模仿野猪的鼻子设计出了防毒面具;根据蜘蛛网所特有的悬索结构,专家设计出了最经济的悬索和帐篷结构;根据蜜蜂能够利用太阳准确定位的特点,科学家研制出了偏振光导航仪,广泛用于航海事业中;根据跳蚤高超的跳跃本领,航空专家成功制造出几乎能垂直起落的鹞式飞机;根据动物和植物细胞胀压原理,专家设计出各种新颖别致的充气和充液结构的体育建筑,如大型体育场馆、室内球场、网球场、充气游泳池、登山帐篷、野外餐厅等等;根据动物脊椎的拱形结构,建筑师设计出了“拱形结构”的仿生建筑;潜艇设计师借鉴鱼类的沉浮系统,对潜艇的潜水功能进行了优化设计……从现代科学的发展走向来看,仿生学已经在电子、机械、化学、生命科学和农业等诸领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就连电子计算机本身也是仿生学的结果,计算机的问世极大地拓展了人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许多仿生技术不仅运用于工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而且还广泛地运用于军事技术、航天技术、大屏幕彩电创造和机器人创造高科技的诸多领域。企业还可以模仿动物的造型,制造大量的玩具以及工艺品、服装等。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在人才开发的过程中,学习仿生学的原理,能够借鉴参考普通的生物结构功能,可以领悟出深刻的结构功能原理,有利于进行创造性设计,从生物的结构和功能上获得新的创意或者理想的产品模型,在创新设计中融合创造主体的创造精神和独特的审美个性,自觉把自然的生物形态转化为富于表现力和生命力的创造性实践活动,从而创造出有生命力的作品,促进人才的开发,有利于实现人生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