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薛永武:艺术美诱发潜能的主要特点(一)

 新用户5331MFnj 2021-08-30

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欣赏艺术美是一种特殊而又重要的人才开发方式,也是一种富有人文性、愉悦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潜能开发方式,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全方位的促进人才开发,因而也是促进个体生命全面发展的审美形式。

一般说来,通过欣赏艺术美诱发主体的潜能,主要表现为三个特点:其一是自由自觉;其二是潜移默化;其三是循序渐进。在对艺术的具体审美过程中,由于一方面审美主体需要的特殊性和可变性,另一方面由于审美客体审美属性的独特性和丰富性,审美主体在与审美客体形成特定的审美关系中,可能会产生特定的优美感、崇高感、悲剧感和喜剧感。因此,从艺术美对人才开发的实践来看,艺术美能够以各自不同的审美内涵,诱发主体不同的潜能。


01

自由自觉地欣赏艺术美



赏艺术美需要审美主体较高的审美素养,因此,艺术美诱发潜能的第一个特点就是自由自觉。所谓自由自觉,就是指人们通过欣赏艺术美促进人才开发的时候,不是为了生存需要,也不是屈从于外力的约束,而是人们的意志、心灵和情感等主体心理要素都处于无拘无束的自由状态。

自由自觉是审美普遍心理要求


自由自觉是审美的普遍心理要求,对于促进人才开发而言,人们喜欢优美的作品,其中奥秘就在于优美的艺术作品能够进一步促进欣赏者心灵的自由和轻松,从而获得一种解放的平静感。

对于优美的艺术作品来说,个人作为审美主体,是主动地对艺术美进行审美观照,既不是被迫去欣赏艺术美,不是作为认识主体,对特定对象进行科学认识的求知活动,也不是作为实践主体,对特定对象进行加工或者改造的实践活动。换言之,个人不是为了某种功利性而去认识对象和改造对象,而仅仅是以自由的心灵去欣赏艺术美,因而充分体现了主体心灵的自由性,是自由自觉的精神活动,而不是被迫的消极活动,因为只有在自由自觉的心灵活动中,主体的心灵才能够真正得到解放,个人的潜能才能够得到真正的激发。

在体验感悟中释放自由的心灵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等现象的出现,很多人普遍感受到生存和发展的压力,心理状态和思维的视域也会不自觉地受到压抑和束缚,社会心理问题愈加严重。这些问题已经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客观上也影响了人才开发的广度和深度。人们在欣赏艺术美方面,最具自由自觉的特点是突出地表现在对优美感的体验和感悟,在对优美的体验感悟中释放自由的心灵。

优美,亦称秀美、阴柔美,是指艺术作品具有纤巧、雅致、秀婉和柔和的特点。在中国古代美学中,类似优美的概念有秀丽、婉转、婉约、婉丽、绮丽、秀婉、纤巧、纤丽等。优美感亦称秀美感,是审美主体欣赏优美的事物所产生的一种柔和与舒适的审美感受,与崇高感和壮美感相对。

人们在欣赏优美的事物时,事物的优美特性与主体审美感官的感受力、呼吸、脉搏的节律相协调,因而能够使主体在审美过程中产生愉悦、柔和的顺利接受心理机制。优美感是审美主体与优美事物的关系自由和谐的表现,因此主体的心情表现为自由、舒畅与和谐。我们闲暇时欣赏优美的古典音乐,聆听现代清脆悦耳的《泉水叮咚响》,吟咏张若虚的诗歌《春江花月夜》,是何等的优美!是何等的愉悦!英国的李斯托威尔把优美感看作是一种不费力、无冲突、无痛苦和无混杂的喜悦;我国的朱光潜则认为产生优美感时的心境是单纯的,始终一致的。

从优美感对人才开发的影响来看,它最重要的作用不是直接开发主体的潜能,而是为开发潜能提供良好的心境基础,具体说来,优美感可以减轻主体的心理焦虑、忧郁感、压抑感等许多不良情绪,以其“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细腻和温柔,慰籍和净化主体的心灵,抚平主体心灵的创伤,减轻主体的疲劳,促进主体的身心健康,在对优美的体验感悟中释放自由的心灵,从而为创造性灵感的萌动创设了良好的心理环境。


02

潜移默化的欣赏艺术美



欣赏艺术美既是一种审美活动,也是人才开发的重要方式。对艺术美的欣赏不同于一般的教育活动,也不同于一般的人才开发活动,而是体现了艺术美对人才开发的独特性。对艺术美的欣赏不仅是自由自觉的,而且对人才开发也是潜移默化的,人们在欣赏艺术美的时候,必须遵循着审美的基本规律。

杜甫有一首诗《春夜喜雨》: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晚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诗人细致地刻画了春雨的夜景,表达了诗人对春雨来得及时的喜悦心情。其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诗人写景状物的神来之笔,诗人以拟人化的艺术手法,写了风的“潜”,雨的“润”,虽是无声,却似有声,虽是无情,却亦有情。诗人如此描绘春风春雨,非常传神的把春风拂面、春雨润泽恩泽万物的特点描绘得淋漓尽致;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本质特点恰恰就是潜移默化,万物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沐浴着春风春雨了。

通过欣赏艺术美促进人才开发也是如此,主体必须在自由自觉的状态下欣赏审美对象,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事物的熏陶和影响,如沐春风,如饮甘霖,若饮醇醪。《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细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写林黛玉读《西厢记》,“但觉词句警人,余香满口。一面看了,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写林黛玉听了汤显祖《牡丹亭》第十出:“原来是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作品写“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步侧耳细听”,最后在不知不觉中“不觉心动神摇”,“越发如痴如醉”。很显然,黛玉欣赏戏文的过程,是激发美感的过程,也是诱发联想力和想象力的过程。这一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的。

根据欣赏艺术美应该潜移默化的这一特点,作为担负人才开发的家长、教师和各级管理者,都应该学会引导被开发对象自由自觉地进行审美活动,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艺术美的熏陶和教育,而不能简单粗暴和组织命令的方式,破坏艺术美的艺术感染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