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薛永武:人才开发需要人类三大主体的有机统一

 新用户5331MFnj 2021-08-30

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古往今来,人类都要面对自然界,都要面对人类自身建立相应的社会结构,要认识和处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与社会的关系。在这两大关系中,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类的主体性越来越高,越来越具有认识主体、实践主体和审美主体这三大主体的内涵。从三大主体的内在关系来看,从人类作为主体与认识客体、实践客体和审美客体的关系来看,人类这三大主体都应该实现内在的和谐,实现三者的有机统一。

一、人才开发需要认识主体、实践主体与审美主体的有机统一

在西方哲学史上,普罗泰戈拉最早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但较多肯定了人的主观性,而并非科学的主体性。康德对主体性哲学作出重要贡献,但没有把主体性放在主客体的和谐中考量人的主体性。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集大成者,在继承康德理论的基础上,发展了主体性理论,把主体性纳入与客体的和谐关系中进行考察,认为人类作为主体,只有与外在世界形成一个整体,主、客体世界才能成为现实。黑格尔在论述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时,认为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实质上是主观见之于客观和主体见之于客体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人类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只有让外界事物满足人类自己的需要,这才能形成主体与客体的和谐关系。“如果主客双方携手协作,自然的和善和人的心灵的技巧密切结合在一起,始终显现出完全的和谐,不再有互相斗争的严酷情况和依存情况,这就算达到了主客两方面的最纯粹的关系。”(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27页)在黑格尔看来,主客体并非没有对立,而是让矛盾、对立在和解里存在。黑格尔这一思想把握了人与自然由对立达到和谐的发展轨迹,揭示了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需要把求真和求善融合起来,在实现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各项实践中,在保持主客体的和谐关系中实现人的主体性。

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原则是人对世界(包括对自身)的实践改造原则,是从人的内在尺度出发来把握物事物尺度的原则,强调人的发展和人的主体地位对改造世界所具意义的原则。“马克思主义主体性思想的价值论维度启示我们要立足于实践,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促进人民群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观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高价值追求和目标,也是正确处理人与自身关系的最高境界。”(王鸿宇、蒋超、吴玉龙:《论马克思主义对康德哲学主体性思想的超越与启示》,《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年第3期)马克思主义通过对历史上主体性理论的推陈出新,科学阐释了主体性,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主体性这一重大哲学问题。

拙文这里不对哲学史上关于主体性理论进行详尽的梳理和思辨,而是着重谈一下自己对主体性的思考。本书所谈的主体性是通过建立主客体在互动中实现共生共荣,在建立主客和谐统一的关系中实现人的主体性,或者在认识世界与改造和世界有机统一中所彰显出来的主体性,不是指人类中心论的主体,也不是主观主义和唯心主义中的主体,而是真与善相统一的主体,也是对盲目性、遮蔽性和受动性的纠偏,是去蔽之后使思维达至澄明的人生境界,也是随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与必然的和谐。

人生哲学和人才哲学都非常注重个人在社会发展史上的主体地位。所谓主体地位,这里包括三层含义:认识主体、实践主体和审美主体。这三大主体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人类作为主体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不断修为而成的,也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三大主题的实施者。古往今来,人类社会伴随着文明的发展,人类需要不断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美化世界,这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三大主题:求真、向善、审美。在这三大主题中,认识主体通过认识世界,达到求真的目的;实践主体通过改造世界,达到向善的目的;审美主体通过审美,发现和创造审美价值。

从历史与现实的双重角度来看,人作为认识主体,通过认识自然界的现象,进而认识自然界的特点和规律;通过认识复杂纷纭的社会现实,进而认识社会和人性的特点、本质以及人生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殊规律。人作为实践主体,要求在认识自然界和认识社会的基础上,尊重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通过特有的实践活动,努力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尽最大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文化需要和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人作为审美主体,要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按照审美意识、审美需要和审美标准,把求真与向善有机统一起来,创造出真善美相统一的各类产品,一方面美化创造者自身的心灵和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审美本质的外化,把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让美充溢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美的阳光洒满每一寸土地。

二、人才开发需要预防主体性的异化和扭曲

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三大主体的和谐统一,促进人生更好地发展,我们需要预防主体性的异化和扭曲,确保人对自己主体性的占有。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我们要克服“蟹子过河随大流”的从众心理,也要克服“不骑马,不骑牛,骑着毛驴赶中游”的消极心理。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毫无主见,这也是没有主体性的表现。在主体性与社会潮流的关系中,很多人容易受社会潮流的影响,比如“文化大革命”时期,很少有人冷静地保持人的主体性,而是被“文化大革命”裹挟进时代的政治洪流;20世纪80年代的“下海”经商潮,农村受“读书无用论”思潮的影响,不少孩子中学就辍学进城打工,认为学习不如挣钱更实惠和更现实;1999年高校扩招后,大学毕业生开始自谋职业,社会再次出现“读书无用”的思潮,很多中学生辍学进城打工,客观上影响了很多青少年人才的发展。如果说中国传统的婚姻文化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客观上剥夺了年轻人的爱情婚姻选择的主体性,那么近十几年来,婚姻中的“彩礼风”越刮越盛,客观上也反映了婚姻主体性的丧失。可以说,古往今来所有的跟风和盲从现象,都是人们缺乏主体性的具体表现。

近些年,中央打掉很多“老虎”“苍蝇”和“蚊子”,我们在支持中央反腐败的同时,也应该反思干部变质成“老虎”“苍蝇”和“蚊子”的原因。实际上,干部队伍受到金钱和权力的异化,不知不觉丢失主体性,失去人的尊严和人格,就容易走向错误道路。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主体性就等于人性;失去主体性,就没有真正的人性。

从三大主体建设的角度来看,为了促进人才发展,在求真、向善、审美的过程中,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既要通过求真,实现合规律性,又要通过向善,实现合目的性,还要通过实践活动体现人的主体性,真正实现人性的回归和审美的澄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