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茅台换帅如换刀,去年姓高,今年姓丁,业绩还能持续增长吗?

 米多大数据引擎 2021-08-30

8月30日,贵州省人民政府网发布《省人民政府关于丁雄军等同志职务调整的通知》:省人民政府同意推荐丁雄军为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董事长,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董事长人选。

10年更换4任大帅,茅台集团业绩持续增长!

近10年以来,茅台已经更换了4任董事长,而且每次变革都带来了新的增长空间。从袁仁国、李保芳、高卫东,再到如今丁雄军。

在袁仁国时代,他提出了“国酒茅台”的概念,同时建立的强大营销体系,最终使茅台超过五粮液。袁仁国掌舵的茅台集团,保持高速发展,茅台品牌/股票/销量齐飞。

在李保芳时代,茅台市值/营收/利润都实现前所未有的突破,实现市值过10000亿元,股价超1000元,收入过1000亿元。

在高卫东时代,在他任职期间,从2020年3月3日至今545天内,贵州茅台股价从2020年3月3日收盘1089.88元/股涨至目前1586元/股,涨幅超45%,对应市值增幅超6千亿。

茅台集团历任掌门人都给茅台留下了比较鲜明的人物烙印和各自带给茅台的影响。茅台六十多年发展的历史起起伏伏,能获得如今的成绩,与这些茅台的“战略”密不可分。

一个企业的成功,必然是战略性的成功。茅台10年更换4任大帅仍然保持增长,关键是每一个领导人的超前思维,和与时俱进的企业战略。

从产品端、营销端、供应端、渠道端等维度来看,茅台是一家善于接受新鲜事物的企业,包括如今在数字化方面的重要举措“智慧茅台”。试想一下,体量如此大的企业,早几年面对数字化转型这类“新物种”,为何说转就转,核心是茅台战略一直走在酒行业的前沿,敢做、敢试!所以说,即使频繁换帅,茅台的业绩也会保持稳定的增长。

如今,走了个管交通的,来个管能源的,用户数据作为21世纪企业营销数字化的能源,丁雄军作为能源局局长,是否能让茅台的业绩“锦上添花”呢?

营销数字化,是茅台战略发展的核心方向

2006年,时任董事长袁仁国指导茅台进行数字化实践,尝试B2B模式。发展到后来的茅台云商,将生产、流通环节的数据打通,采用信息化手段记录生产过程,实现了全产业链的质量控制,扫描箱码能够实现产线溯源。

2012年,茅台开始启动RFID防伪,手机NFC滴一下自动查询真假。从此,每一瓶茅台酒都有了一张“数字身份证”,产品追溯直达终端用户。

2017年,茅台新任董事长李保芳正式宣布“智慧茅台”建设,将按照五年三步走,实现“135”建设目标。

茅台集团“135”五年行动,即用一年半的时间,到2021年末,完成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骨干业务系统信息化;用三年的时间,到2023年底,深化全产业链各业务域信息化建设;用5年的时间,到2025年底,建成五个智能运营中心组成的“茅台大脑”。

通过五年行动,构建形成茅台特色数字化经营管理模式,输出茅台特色数字化体系建设经验,为行业整体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借鉴,真正使数据成为茅台高水平治理的大脑。

2020年8月28日,时任董事长高卫东宣布:茅台集团正式启动部署已久的“智慧茅台”建设,全力实施茅台数字化转型,标志着这家植根于传统农业智慧的民族企业,迈出了传统与现代融合发展的关键一步。

高卫东在讲话中说,“智慧茅台”是企业对时代发展的自觉响应,作为中国率先走向世界的卓越民族品牌,提出并实施“智慧茅台”工程,既是对企业发展的从长计议,更体现了茅台融入国家和贵州省发展步伐的时代自觉和使命担当,是对省委省政府对茅台提出的“五个坚定不移”“高质量发展,大踏步前进”总要求的深刻践行。

“解读传统需要注入时代精神,行稳致远必须与时俱进,头部企业更要有责任担当。”高卫东表示,数字技术的发展,为茅台提供了有效的智慧工具,要以“智慧茅台”的实施为契机,完成对传统工艺的深入解读和系统构建,建成与数字化时代相匹配的企业治理体系,通过不断的创新实践和转型升级,为实现白酒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茅台智慧。

可以看到数字化之于茅台,似水如鱼。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完善,营销数字化的技术日趋成熟,从原有的工具简单使用,已经发展到系统的深度搭建。营销数字化是一种能力,是一种营销端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的改造

营销数字化是一把手工程

历史上,伟大的革命背后都有一名伟大的领导者,这种革命成功的逻辑都是自上而下的。茅台十年持续增长,源自于一把手对数字化战略的持续投入和专注。

营销数字化的成功,是一把手的成功!营销数字化是持续生存的方向,企业高层必须对这个概念有深刻的认识,方可统领公司资源、驾驭好数字化战略的变革。

同时,一把手及高管团队要认识到,数字化工程不是一个工具的简单应用,而是企业成长逻辑的再造、是造福用户的终极推动、是企业实现社会价值和持续成长的模式保障。

只有贯通这样的底层逻辑,才能结合自我企业情况,规划出脚踏实地又立意高远的蓝图,营销数字化工程方可成为解决工业化时代困局的利企利国之举。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数据都会是企业的核心资产,数字化都会是企业的核心战略,营销数字化都会是企业数字化变革成功的关键。

营销数字化涉及企业体系的改造,必须从一把手自身做起,它是一个自上而下的工程。大部分一把手是不容易弄懂的。一旦搞不懂,就支持不到点子上。把营销数字化的弄懂,对多数一把手,相当于开辟一个新专业。营销数字化是综合学科,它横跨商业与计算机专业。

所以,要求“一把手”要持续营销数字化思考本质问题,回答从0到1。一把手工程,第一件事,就是把营销数字化搞明白。一把手不明白,部下明白了也没用。这正是营销数字化这个一把手工程不同于别的一把手工程之处。没搞明白的重视,只是口头重视,不是真重视。这也正是营销数字化早已经有,但却迟迟无法推动的原因。一把手不动,线下改造就不会动,更别谈营销数字化了。

营销数字化是什么

企业如何实现营销数字化?只有以连接C开始,影响小b,解决动销,连接小b,推动大B(渠道商),才能构建起了F2B2b2C营销数字化体系。

酒业营销数字化体系是以数字化战略为指引,通过数字化的产品、数字化渠道(B端=经销商+终端)、数字化用户(C端)、数字化传播、数字化推广、数字化制造、数字化运行等等一系列数字化的运作,帮助企业实现向营销数字化的转型。

企业在实现F2B2b2C需要一套营销数字化系统做支撑。米多作为领先的营销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通过一物一码、社交云店、CDP三大核心产品,赋能企业重构“人货场”数据体系,助力品牌升级为F2B2b2C的模式。

深度分销时代,品牌营销痛点是与消费者难以连接,渠道管理难。DT时代,强调以用户为中心,本质就是以用户数据为中心。而商品作为品牌商与消费者最“亲密”的载体,产品上的一物一码无疑是突破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界限,使品牌的目标消费者可连接、可洞察、可运营的最佳工具。

DT(数据技术)时代消费者购买路径已经发生变化,所以企业在经营渠道中需要重构消费者场景。过去是被动搜索门店,货架决定可见度,陈列是关键,优惠很重要,如今是主动推荐内容,圈层影响决定;所见即所得,体验很重要,而实现的有效工具是社交云店。

IT时代的信息化技术,能够帮助企业收集到多渠道的用户数据,但传统烟囱式IT架构下数据形成孤岛,不易形成闭环,各维度的数据难以打通,构建对用户的统一认知,同时缺乏高效的工具支撑精细化的客情维护及转化运营。企业需要一个能够打通所有数据接口、对用户进行深度经营的CDP用户数据平台。

丁雄军,营销数字化势在必行!

数字化是流程变革的过程,需要组织和权责的重构,如果没有一把手的强力推动,很难进展。”

在营销数字化建设的道路上,“一把手抓”始终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丁雄军作为茅台未来的一把手,有着“责无旁贷”的关键作用。

营销数字化涉及企业体系的改造,必须从一把手自身做起,它是一个自上而下的工程。

一是,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一把手”工程,转型不是对企业这艘大船的“修修补补”,而是要对其在数字化商业的浪潮中重新定位并获得持续的竞争力。

二是,数字化改革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更多的品牌企业需要从思维上进行转换,接着拥抱时代的变化和应用数字化技术对企业内部以及外部进行调整或者“换血改造”。其中,领导人作为“一把手”的思维转换,决定着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顺利开展,甚至是“能否开展”。

三是,一把手工程,真正重视营销数字化。一把手不动,线下改造就不会动,更别谈营销数字化了。

营销数字化是企业营销体系的整体升级,是企业的最高战略。这方面作为企业“一把手”的思维转变至关重要,而营销数字化并非企业内部单一部门的职能改变就能达成效果,其中一把手的重视程度决定了企业能否快速进行营销数字化战略转型,停留在概念、技术、工具上的数字化只是表面,是要全方位数字化,没有系统的数字化转型路径和方法,没有以用户为中心的数字化体验,没有坚决的落地执行动作,一切都是空谈。

以前,数字化只会让一些企业活得更好;但在今天,数字化是企业活下去的关键。以数字化为基本特征的DT革命作为继动力革命、能源革命和IT革命之后的第四次生产力革命,经过2020年新冠疫情的洗礼、以及“算法、算力、数据”的加持下,加速推动了全球经济的转型升级,未来30年内,各行各业都将迈入万物互联的数字化时代,尤其是在营销板块,企业必将迎来基于数字化的二次升级“营销数字化”

结语

营销数字化是企业数字化战略的核心工程数字化是换道超车,不是弯道超车。只有拥抱新时代并对企业进行营销数字化顶层设计,才能帮助企业实现换道超车。

任何一项顶层设计都具备典型的时代特征,用顶层设计的确定性来拥抱时代的不确定性,是每个领导者带领企业抵御市场动荡并穿越经济周期的关键路径。不在顺境时破釜沉舟,就一定会在逆境时孤注一掷! 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企业领导人要敢于聚焦优势资源,以破釜沉舟的决心,在正确的营销数字化顶层设计指引下,用3-5年的时间初步完成营销数字化系统建设,顺利实现“换道超车”。

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不仅是企业的降本增效、业务增长、商业创新、获取竞争优势等企业内驱力,更多的是一种历史必然的数字化趋势。就如同从农业时代过渡到工业时代,从工业时代走向信息化时代,而从信息化迈向数字化的时代,也已然到来,我们不可以视而不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