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培养劳动习惯

 新用户7019teQl 2021-08-31

                         培养劳动习惯

                                          美文墨夜

     现在的父母很关注孩子读书,不鼓励孩子参加劳动。结果读书的孩子只会读书,不会做家务,害怕干体力活。

     社会需要大批的劳动者。服务业需要大量的接班人,坐办公室的人往往有限。没有喜爱劳动的习惯,不愿意从事服务业。

     城市家庭保姆月工资一直上涨,表明干家务也是一种走红的职业。搬家公司兴起,就是家庭搬迁,家里没有力气大的人,只有请搬家公司服务。家庭成员少,老人怕孤独,宁愿花钱买回一只猫、一条狗当宠物饲养。

     好多人注重身体健康,喜欢散步、打球、游泳、跳舞,就是不喜欢干点体力活。其实干活也是锻炼身体,扫大街的人没有时间散步。上门维修电器的师傅,没有时间下棋。做生意的人,没有时间唱歌跳舞。

     工业化社会,工厂公司需要很多人劳动,不是需要很多人坐办公室。学校不培养学生爱劳动的习惯,社会就会缺乏爱劳动的人。

      1968年城市就业问题突出,国家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当年有1600多万初中高中学生到农村,学习劳动,结果这批人回城后工作认真,干活不怕苦,深知底层人生存环境比城市差。现在的国家领导人好多是从城市到农村劳动锻炼多年的人。

      读书可以改变命运,难道劳动不能改变命运?读书以后会脑力劳动、体力劳动,才是国家需要的人才。体力劳动必须从小培养习惯,就像读书一样,读书要从小开始。我们上世纪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出生的人,都是懂得劳动重要性的。我从7岁读书,也是7岁开始下地劳动。一边读书,一边劳动,让身心得到了锻炼。成家后完全可以不依赖父母,做家务、种责任田、种蔬菜、喂鸡喂猪等,我样样可以干。不是说我是读书人,又是人民教师,体力劳动就一窍不通。

     我的肩膀就是从十八岁挑吃水,挑草头,挑公余粮锻炼出来的。没有长时期的体力磨练,我的身体不可能结实,免疫力不可能很强。青年时我患神经衰弱,就是通过参加体力劳动治愈的。城市里出现部分人睡眠不好,我看是没有适当参加体力劳动的缘故。

     强调读书重要的时代,别忘记了劳动也重要的道理。我国的教育方针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劳动教育搞得如何?直接关系到下代人爱不爱劳动啊!

     城市退休老人,关心的是如何玩好。农村六十岁以上的老人,还在到处找活干,如男人当保安、女人当保洁员。公园里的绿化工人都是上了岁数的农民,他们有力气把工作做好。还有的农民种好蔬菜,送到集市出卖。

     社会财富是劳动者创造的。我们要尊重爱劳动的人,鼓励孩子们从小爱劳动,自己的事自己做,不要找父母帮忙。我的妻子虽然从小没上学,她却从小就学习干活,家务活,农业活都干得很出色。我们相依为命几十年,我主外,她主内,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如今我们老了,家务是她做为主。我的任务是看书写作。我感到劳动习惯和学习习惯一样重要,相辅相成。

     天下父母们,鼓励子女用功读书,还要鼓励子女积极劳动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