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为一个“好聊”的大人后,她才发现,是家长亲手养出了“不听话”的孩子

 木香草堂 2021-08-31
       看点育儿过程中,家长们总会经历孩子“不听话”的阶段。面对这一问题,家长们往往招式用尽却收效甚微。在“少年大不同”创始人陈瑜看来,家长们以自我为中心,忽视孩子心声的做法,恰恰是孩子“不听话”的原因。为此,陈瑜与16位少年进行了深度交流,她从孩子的视角检视教育时,发现父母的自我学习才是解决养育难题的“良方”。

“我昨天晚上梦到上一届成绩不好的学生,被扔到一个尸体堆里,我是这一届成绩不好的学生,也差点被扔到那个尸体堆里去了……”这是八年级女孩小黎做的梦。

她在上海的头牌初中就读,但因为抑郁症她已经服药半年。去年9月,被妈妈逼着去上学的第二天,她爬上学校的窗台想要自杀,所幸被巡逻的家长救下。

此后,小黎开始接受心理咨询,小黎妈妈也开始反思自己的做法:“最让我自责不已的是,在你撑不住了以后,我没有好好倾听你说碰到了什么事,而是一味地想让你回归到'轨道’上。”


像小黎这样的孩子如今不在少数,根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2020年中国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6%。而像小黎妈妈先前那样没和孩子交流的父母,也不在少数。

家庭教育品牌“少年大不同”创始人、文化公益机构“人生大不同”理事长陈瑜对此深有体会:

在一次面向家长的直播开始前,她收到了近千条留言,但令她愤怒的是,这些留言虽然充满家长的无措、哀怨、焦虑,但问题都围绕着孩子们的不是、不堪、不可理喻。


陈瑜,“少年大不同”创始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原《申江服务导报》副主编。

陈瑜意识到,在这样的养育关系中,孩子们是“无声”的,不客气地说,父母们在自以为是地养育孩子。当家长们在询问孩子该“怎么办”的时候,没人想到去了解一下孩子们的真实想法。

他们为什么要做“不听话”的小孩?

他们怎么看待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他们期待父母如何回应?

为了听到孩子们的声音,陈瑜在自己的公众号“少年大不同”向他们发起邀约,聆听他们的经历、感受与想法,也是从孩子的视角对当下教育进行检视。

《少年发声》一书,汇集了陈瑜在今年春节前与16位少年的对话。他们背景不同,性格各异,却在谈话间向我们展示了当前教育中的一些共性问题。


外滩君也得到机会与陈瑜对话,和她聊了聊,在她眼中,家长应该怎样和孩子沟通,和他们一起成长。


孩子们比我们想的还要努力

从孩子们的讲述中,不难发现,孩子和父母之间最大的矛盾就是学习。

成绩不好、不想学习、学得慢……种种学习上的“不正常”表现都会让父母担心和紧张,有时孩子不配合,父母还会觉得有种“皇帝不急,太监急”的感觉。

但实际上,大多数孩子都知道要努力学习,他们的烦恼有时也源于考试没考好,没学好。

开头说到的小姑娘小黎就是这样,她的问题不是不努力,而是已经努力过了头。

从二年级下学期开始,班主任就给班上的孩子训话,是一套让人觉得非常熟悉的说辞:“马上就要三年级了,要考虑小升初的问题了。你们要在课外多学一点,不然小升初就考不到好初中;考不到好初中,就考不到好高中;考不到好高中,就考不到好大学;考不到好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

这套说法有几分正确,几分谬误,成年人可能一时都想不明白,何况才二年级的小朋友。虽然小黎后来觉得,这种说法好像有点问题,但她的心里早就已经被烙下了烙印。


小黎最常说的一个词就是“努力”,她觉得一天24小时,除了吃饭、睡觉,都在学习的状态,才叫努力。

“疫情期间…我每天早上6点起来,学到中午11点,早饭也是边学习边吃。吃完午饭又赶紧去学,一直学到晚上10点。”

“我把自己布置的作业放在前面做,这样可以逼自己同时完成校内和校外的作业……每天基本上都要做到凌晨两三点,睡觉能超过4个小时就觉得很幸福了。”

“最后考出来成绩怎样无所谓,但是我必须要比别人更努力!”

小黎说,那段时间爸妈都笑眯眯的,很高兴,一直都想让她这样学。虽然后来父母也说,觉得她太辛苦了,但小黎觉得大人都很虚伪,“其实没有,他们很开心的”。

而老师的一个陷阱,让小黎彻底“炸了”。老师给的参考答案里故意有错,小黎没抄,但做错了,被老师点名批评,妈妈也觉得小黎是没用功。

从此,小黎彻底陷入思维的循环,她天天都在想“明天我要更认真”“什么时候才能变好”,想到后来她提笔就会呕吐,只想睡觉。医生诊断,她焦虑,还有了一点抑郁。

听到有些老师提的转学建议,小黎哭着说:“死也不要转学!”因为转学会让她变成小学班主任口中的那种失败者。


十年级的姑娘小依也有类似的经历。中考时一模发挥失常,父母都气疯了。“他们一进来就说一模分数什么的,骂我,很凶,我爸爸当时看起来快要打人了。”而当时小依每天写作业到凌晨1点,虽然不算不用功,但她也觉得,自己考得不好,就该被骂。

小依总是自嘲自己是“菜鸡”,对于自己在平行班的事实,她觉得父母虽然说不上接受,但也认清了自己很菜的事实。她对父母的期望一清二楚,“我要是进不了现在这所学校,大概就是冷战期了。”

而她在压力太大的时候,只能用自残的方式来排解:用铅笔划手臂到出荨麻诊,或者是咬手指咬到疼。她咬了整整两年手指,父母才发现。

“好分数=好学校=好未来”这套逻辑不仅被许多老师和父母奉为圭臬,也深深影响了孩子们,他们有时甚至比父母更在意自己的成绩和付出。


陈瑜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不普通的一面

书中不乏传统意义上那种成绩好的“优秀孩子”,也有被父母认为“很糟糕的孩子”,还有自认为只是“普通人”的孩子。但陈瑜认为,其实每个人都自带粮草和地图,每个人都有自己闪光的一面。

“即便是哈耶普麻的毕业生,大多数最后也还是成为各行各业的普通人。”陈瑜说,“如果父母能够从旁用心地观察自己的孩子,就能够读懂孩子。”

湖北的八年级男孩天天就不是大众印象中的“好孩子”。

他小时候调皮捣蛋,小学经常被老师告状,和跟同学一言不合就打架,“基本上小学时把同学都打遍了,连女生也打”。

他也懒得写作业,甚至干脆不写,因为他觉得老师布置的作业都是抄抄抄。考试也犯懒,即便考得不好就要挨打,他还是只愿意用5分以下的力。


但令人意外的是,天天非常喜欢踢足球和读历史,而且他在这两方面的表现非常惊艳。

小学开始,天天每周必看《天下足球》,二年级开始在所在区的青训中心训练,一练就是6年。现在八年级了,就在校队踢球,每天雷打不动17:10~18:00训练。

区里刚结束的初中生比赛,他担任前锋,几场比赛下来,12个进球有10个是他踢进的。而他的未来职业理想,就是成为一名足球运动员。

除了足球,天天的历史知识也非常丰富,这离不开从小到大的海量积累。四大名著等经典作品那是基础中的基础,历史、生物、地理……什么书都看。

他还喜欢听书。4岁到12岁,听了8年收音机。四大名著除了《红楼梦》,其他三本,尤其是《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他听人讲读不下30遍。

学校里一周两次历史课,一回老师讲,一回学生讲,那更成为了他的讲堂。而且他从不备课,张口就能说。

“老师的PPT放啥我就讲啥。只看一眼PPT,我就能从记忆里搜索内容,因为我听了8年收音机,起码听了4年历史。开始听的是《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后来听一个台湾老人奖励是,最近在听一个专家讲历史故事。”

历史作业天天更是不在话下,对于不用抄写的作业,他也很乐于做。“40道选择题,5分钟就写完了。一般最多错一个,而且我还觉得是题目出错了。”


而七年级的上海女生畅畅,也在自己的兴趣中找到了莫大的乐趣。

畅畅在市重点就读,但她从不补课,也有更多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比如跳舞。而且畅畅基本是靠看视频自学,到现在,她各种舞都会,对爵士舞更是偏爱。

“有时会跳给我妈看,她也经常把她学的舞跳给我看。跳舞的时候就能感受到那种快乐。”在学校里,畅畅则参加了学校文艺汇演的舞蹈节目,跳老师编排的舞蹈。

前不久,畅畅又和妈妈提出,想去报一个舞蹈班,跟着专业的老师学习。畅畅妈妈也欣然同意。在家里,父母很少盯着畅畅学习,畅畅报的课外班,也都是因为感兴趣才坚持下来。

“五年级要参加毛笔字等级考,我不会,所以就去学。因为很喜欢就坚持下来了。我写字的时候心能静下来,并且感受到毛笔字的美感,特别是写得好的时候,一个字,我能欣赏它好久。”


天天和畅畅的身上都流露出一种对兴趣的天然热爱,这也正是父母们观察孩子特质的方法。

陈瑜总结了两种状态:

· 一种状态是孩子不用催促,就能自发地去做一些事。

· 另一种状态是孩子在做这件事时能够完全沉浸其中,甚至忘记时间,达到“心流”的状态。

当父母能看到孩子们对某件事情的热情与投入,也就看到了他们身上的特质与闪光点。分数并不是孩子的全部,他们的价值值得被看见。


做一个头脑有知识,肚里有料的父母

在和孩子们的交流中,不难发现,那些关系剑拔弩张的家庭中,往往都缺少亲子沟通。这也正印证了陈瑜做“少年发声”的初衷——孩子们的声音需要被听见。

在谈话中,很多孩子也提到,并不是自己不愿意和父母沟通,在他们看来反倒是父母不想和自己沟通。

比如小黎说“每次和妈妈谈心都会谈崩”。她觉得妈妈不理解自己,她吃药期间想不出好办法来解决自己的状态问题,但是不想上学,也不想写作业。

可是,妈妈每次都只说:“如果你不知道,你就先按照我的方法做!”然后用几乎逼迫的方式,让小黎上学、写作业。


陈瑜给出了和孩子沟通的三条路线:

1. 从生理和心理的角度,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

来自湖北的一年级小姑娘依依就是这样。

她在学校跟不上老师的进度,因为觉得自己写字不好,还特意参加了一个写字班,每天回家花两个小时写完写字班的作业。才一年级,依依每天就要做功课做到11点。

依依还说,小学午睡的时间少了,下午她总是很困想睡觉,而且学校还不管饱。整个在睡不够、吃不饱的状态下辛苦地学习。

像依依这样的孩子不在少数, 陈瑜建议,如果一年级的孩子跟不上学习节奏、成绩落后很多,在责备孩子“不用心、不努力”之前,可以先带孩子去医院做一下专业评估,查一查有没有先天的生理机制上的问题,是不是属于原发性的学习障碍或学习困难。

“依依”们只是有点不一样的小种子,更需要父母给予奉陪的阳光与雨露,也需要爱与耐心。


2. 了解和学习一些关于教育本质和学习方法的知识。

擅长足球和历史的天天,从小学爱打架,到初中能够自主学习,其实也少不了妈妈的变化。

天天的妈妈是兄弟姐妹中唯一一个只读到初中毕业的,在外脸皮薄,在家强势,加上不了解教育规律,在天天小学阶段,妈妈对待他的“犯错行为”就是打他,这也让天天习惯用打架来解决问题。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看到了一篇育儿文章,并加入了家长群。在辅导员的分析下,她开始意识到,天天喜欢打架很可能就是跟着自己学的。由此,她就像抓到了救命稻草一样,群里分享的书,她都买来看,做笔记,写践行日记,也开始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育。

当天天再次在学校里“闯祸”——扔空瓶砸到同学时,天天妈妈没有对孩子动手,而是先跟老师、天天了解情况,并且带着天天去道歉,并且带同学去检查是否受伤。事后,她和天天复盘,儿子也渐渐明白,动手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

天天妈妈也感慨道:“教育认知提高了,自己变得有力量了,当家长其实一点都不累。”


3. 自我拓展,自我学习,和孩子有话可聊。

对许多父母来说, 关心孩子或许就是保障孩子的衣食住行。

但是,当孩子到了青春期,思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实他们非常渴望和父母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如果这时候父母还停留在嘘寒问暖的阶段,孩子只会觉得大人很无趣。

九年级的上海女孩颜颜就直言不讳:“其实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不愿意跟大人沟通,而是大人会把事情搞得让人扫兴,渐渐地,孩子就把门关上了……”

中考结束后,颜颜学习唱歌需要先练习腹式呼吸,就让学过瑜伽的妈妈和自己一起练。但练习的过程中,妈妈总是说她这不对、那不对,搞得颜颜只想反驳回去。

有时,她看到有趣的新闻想和妈妈分享,可妈妈总说:“你每天不学习,就看这些东西。”一句话把颜颜的心情都说没了。


陈瑜认为,很多父母现在回到家就是自己刷手机,看短视频,殊不知这样下去,自己就先在成长的路上停滞了。对孩子来说,也就不值得和你再说些什么,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家庭亲子之间会无话可说。

不论父母还是孩子,都是家庭的重要成员,所以孩子的想法在家庭中自然也很重要。这些孩子的故事,或许也给了父母一次机会,看到孩子同龄人的一些想法。

所以,与其只问“该拿孩子怎么办?”不如多去问问孩子,“我能为你做什么?”

融洽的关系只会生于平等和尊重之中,切莫因为自己是成年人,是父母,就觉得孩子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这反而是把孩子退离自己,就像一个孩子说的:“现在的家长都把孩子越养越远了……”

而这正是我们需要极力避免的。

注:本文部分内容节取自《少年发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