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干日曝盐味加:盐的味道

 笑说故事 2021-08-31

世界上两件事最难:

一是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

二是把别人的钱装进自己的口袋。

前者成功了叫老师,

后者成功了叫老板,

两者都成功了叫老婆。


古往今来,由于盐在人类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也在人类文明史上一直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从不可或缺的调味品到救死扶伤的灵丹妙药,从流通的货币到祈祷的圣物,盐的身影无处不在,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推进器,甚至成为了战争的导火索。现在英语中的月薪[salary]一词,最早就是指古罗马每月发给士兵买盐的补贴;在中国历史中,食盐更是占据着其他战略物资无法替代的地位……

外国盐的传说

盐也一直被赋予一种特殊意义,这种意义远远超出了它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荷马人把盐称为'神赐之物’,柏拉图把盐描述为对诸神来说极为宝贵的东西。对于古希伯来人以及现代犹太人来说,盐是上帝与以色列缔结盟约的永恒象征。在《圣经·旧约全书》第四卷的律法《民数记》中,有这样的表述:“这是给你和你的后裔,在耶和华面前作为永远的盐约。”每个礼拜五的晚上,犹太人都会用安息日面包蘸盐而食。在犹太教中,面包是食物的象征,它是来自上帝的赐予,把面包浸蘸在盐里可以保存它,即保留了上帝与其子民之间的协议。

伊斯兰教和犹太教都用盐来封存契约,因为它是不可改变的。印度军队用盐起誓,表示他们对英国军队的忠诚。古代埃及人、希腊人和罗马人在他们的供奉祭品中,也把盐包括在内。他们以盐和水呼唤诸神,这些被认为是基督教圣水的起源。

在古希腊,人们用盐作为祭神的贵重贡品,以示对神灵的虔诚,并常在客人的右手里放上一撮盐以示尊重。在基督教中,盐不仅与长寿和永久联系在一起,而且进一步延伸,与真理和智慧联系在一起,根据《福音书》中的记载,耶稣在山上布道对门徒说“你们是世上的盐,你们是人间的光”,盐和光一样,都是人类不可或缺的资源,当形容一个人愚蠢无知时,经常会说这个人“缺盐“,就是指缺乏智慧。

著名的意大利画家达·芬奇在他的《最后的晚餐》这幅举世闻名的作品中,用一只翻倒在叛徒犹大面前的盐瓶,表示叛逆者死亡的下场。以后凡弄撒了盐的人,就得抓一小撮盐放在左肩上,因为左肩被看作是不吉利的地方。

《最后的晚餐》 达·芬奇  1496年   460× 880cm  意大利米兰玛利亚感恩教堂

在中世纪英国国王进餐的时候,盐就放在他的面前,与国王同桌进餐的人,要按照他们的身份高低决定座位离盐的远近。后来英国传统的宴会,排列客人的座次,距盐近者为“上席”,请贵宾坐,而距盐远者为“下席”,由一般的客人入座。

中国盐的故事

在现代,石油资源就等于金钱,而古代,盐的地位甚至比石油还高,毕竟,盐可不像农作物那样可以自给自足,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它是一般老百姓唯一需要花钱购买的物资。再加上古代的食盐产地有限,方便统治阶级控制。中国古代汉字“盐”是一个由三部分组成的象形文字。下面那部分表示工具,左上是代表朝廷官员的“臣”字,右上是代表盐水的“卤”字。所以盐这个字本身就表示了国家对盐业的控制。


中国的盐史开始于神秘的黄帝时期,可证实的最早的中国史前盐场之一位于山西省的北部,在干燥的黄土地上和沙土山脉上有一个盐湖——运城湖。而黄帝与蚩尤的战争据说就是争夺盐场的战争

殷商周时期,政府就成立了专门“盐法”进行管控。但由于技术的缺失,造盐过程浪费,因此在这一时期,盐的价格非常昂贵,只能成为上流贵族的专属享受。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政治经济文化走向早熟,盐的来源也日益广泛:以崤山(潼关)为界,东面以海盐为主,西面以岩盐和池盐为主,南方则多为土盐。四川自贡以井盐而闻名,江南甚至以盐城命名。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把盐直接撒在食物上是相当罕见的。通常在烹调的过程中,盐以不同的调料方式(比如酱油和酱)被添加到食物中。通常的解释是,盐很贵,因此需要通过这些调料加以稀释。从地中海到东南亚,一个遍及古代世界的想法是,在盐中发酵的鱼是古代中国最为流行的调料,它被称为“酱”。但是在中国,黄豆被添加进去与鱼一起发酵,此后在配方中就完全去掉了鱼,因此“酱”就变成了“酱油”。

春秋时管仲为齐相,兴盐铁之利,推行“官山海”政策,规定国家管理对食盐的生产买卖,开中国盐政之始。开了中国历史上长达2000多年的食盐财政先河。齐国因此拥有了充足的财政收入,去扩军备战,还修筑了齐长城,大量对外出兵,助力齐桓公成为春秋时代的第一位霸主!

盐的地位也进一步提高,甚至形成了一种风气——哪个国家盐多,就证明这个国家富强。其中产盐最优的河东盐池,不仅成为春秋时帮助晋文公称霸的聚宝盆,战国时,它还让魏国成为了七雄中最富的国家,是秦国攻打魏国的重要目标。

秦汉时期,因为连连征战,国库亏空,加大了对“盐法”制度的管理。汉武帝正式对盐铁实行专卖,专卖古称“禁榷”,禁的意思是禁止,榷的意思是独木桥,禁榷合起来就是政府独占,不允许他人涉及经营。具体到盐专卖制度,则是指由政府募民煎盐,食盐官收、官运、官销,从中赚取巨额利润,增加财政收入的一整套权力变现制度封建社会中那些具有理财意识的士大夫们对此有一个形象的描述,“利出一孔”,其精妙之处就在于借用食盐具有的交易商品属性,掩盖了以垄断权力掠取社会财富的实质。

历代专卖盐利丰厚,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唐朝太宗至代宗是中国历史的极盛时期,当时全国财政收入约1200万贯,盐利税收曾达680万贯,占全国财政收入的57%。

从唐代安史之乱之后至明清时期,作为帝国命脉的食盐财政,京杭大运河源头的扬州成为东方大都市。再加上明清两代的国家盐运使公署设在扬州,这座城市垄断了最为富庶的两淮食盐市场,城内富商云集。盐商的富有,从一些诗文中亦可探知一二。唐代白居易的《盐商妇》中写道:“盐商妇,有幸嫁盐商;终朝美饭食,终岁好衣裳。”

明代松江才子钱福,听闻扬州有一歌妓,美色绝伦,便去探访(嫖妓),到了后才知道人家从良嫁给盐商了。才子便去盐商那拜访,见到之后,果然美艳,美人想要才子在自己白绫帕上留点墨宝,才子写下了:“淡罗衫子淡罗裙,淡扫蛾眉淡点唇。可惜一身都是淡,如何嫁了卖盐人”。才子就是不同,肚里想着“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可写出来却还如此风雅,虽然并没有直接写盐商,可盐商那份自然的土豪气质却跃然纸上。

20世纪初,清朝政府每年岁入白银在8000万两左右,而中央政府每年集中的盐税收入约有1300万两左右,这只占全部盐税收的30%,加上地方政府所收留的盐税,全国盐税收入应在4300万两左右。正是为此,古代的盐商大都富可敌国。《红楼梦》中,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担任的是两淮巡盐御史,正是既有权又有钱的肥差。

盐的科学

现代科学认为,人需要从食物中摄取七类必要的营养素,它们是:蛋白质、脂类、糖、水、维生素、无机盐和膳食纤维。食盐毫无疑问是最重要的一种无机盐,我们的身体需要盐,需要氯化钠,而氯化钠是咸的,这才形成了我们愿意吃咸的食物这个口味。

人类身体为什么需要咸与盐呢?主要的原因有两个,一个原因是要保持自身酸碱平衡,人类体内各种生物化学反应都需要在适当的酸碱性环境中进行,这就要求我们的血液的酸碱度基本上是中性的(pH值约7.4)。而够调节酸碱度要靠两个作用:一个是肺部的呼吸去除二氧化碳,另一个是靠肾去除碳酸氢根等离子,而在肾脏调节碳酸氢根和重新吸收原尿中的水分等过程中,钠离子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另一个主要的原因是要保持细胞内外压力平衡。我们人的体内最主要的体液是血液。血液里有很多红细胞、白细胞等。在进行生物化学反应时需要很多种酶,而很多酶都需要钾离子,所以一般而言,人体细胞中钾离子的浓度比较高。当血液中的电解质浓度与细胞中的电解质浓度相同,各种细胞才能够与血液保持“和平共处”,这样的血液才是正常的。血液中的这种电解质就需要钠离子等来充当。细胞里钾离子浓度高,而细胞外钠离子浓度高,二者浓度平衡,血液才正常。

这样,我们就需要氯化钠,才能够使得体液有与细胞相同的渗透压,这样整个肌体才能够存在。当然,这不光是我们人类如此,所有的动物都基本如此。这是我们的身体必须要有氯化钠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果我们的身体摄入盐的量不足,就会出现精神不振、抽筋、血压下降等问题,严重时甚至会影响生命安全。大家熟悉的“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的故事《白毛女》就是一个缺盐的故事,白毛女起源于晋察冀边区白毛仙姑的民间传说,故事中的主人公“喜儿”,其因饱受旧社会的迫害而成为少白头,顾名思义被称作“白毛女”。

主要情节是:恶霸地主黄世仁逼死了善良老实的佃户杨白劳,抢走了他的女儿喜儿并奸污了她,最后又逼得她逃进深山。喜儿怀着强烈的复仇意志顽强地活下来了,因缺少阳光与盐,全身毛发变白,被附近村民称为“白毛仙姑”。八路军解放了这里,领导农民斗倒了黄世仁,又从深山中搭救出喜儿。喜儿获得了彻底的翻身,开始了新生活。

我们生活在一个不“缺盐”时代,既有丰富的物质资源,也拥有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而生活要靠自身来调剂,放点盐它是咸的,加点糖它是甜的,如同题目所说,风干的日子里加点盐,生活会更有滋味,当老师、做老板,再能赚个老婆,多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