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昆明,遇见一家童话故事里的书店

 拾云南 2021-08-31

遇见橡皮书店是在周末的午后

顺着文林街往翠湖的方向走

转过街角盛开的三角梅

远远地看见了一栋小小的楼

这家书店有一个有趣的名字

ERASER BOOKS /橡皮书店


八月末昆明已经透出一丝凉意,走近橡皮书店,玻璃上画着狐狸和大熊的橱窗里透出温暖的、姜黄色的灯光,从橱窗向里望去,高高的书架上、矮矮的木桌上摆满了书籍,除了书,还有满满当当的装饰,毛绒抱枕、玩具士兵、复古相机……

透过书店外的小窗户,仿佛窥见了宫崎骏的童话世界里哈尔的房间,门口的立体招牌如同一只魔法钟表,吸引着过路的行人。

带着许许多多的好奇,洋芋君走进了橡皮书店。



走进书店,屋外的喧嚣和清冷就被抛到了脑后,眼前是温暖明丽的色彩,耳边是轻快好听的爵士乐。

如果是第一次来这里,你可能不会以为它是一家书店,它更像是一个生活馆、杂货铺,亦或是一位热爱生活的朋友的家。

这家店看起来很小,一扇扇圆拱形的门分割出了不同的阅读空间,每个房间都小小的,转身时甚至要小心桌子上摆放的东西,书和装饰品仿佛再多一件就要放不下。

这家店看起来又很大,穿过一个又一个房间,一步一景,落眼之处都是满满当当,甚至放得下老式电视、复古红色冰箱和手艺人的工作案台,虽然拥挤,却又觉得是井然有序的。

这里随处都是书,从艺术类到文学类再到科普类,从名学大家到轻松故事再到儿童绘本,都经过店主精心挑选。书柜上、矮凳上、临窗的高脚桌子上,随处可见的书让沉浸阅读变得更加容易。



为什么会叫橡皮书店呢?洋芋君真的挺好奇。

顺着窄窄的旋转楼梯到了二楼,在那里,洋芋君遇到了店主的女儿。



“你知道妈妈为什么要给这家店起名'橡皮书店’吗?”

“知道。”

“那能跟我说说吗?我觉得这个名字真的很有趣。”

“这是我跟我妹妹取的。”

这个回答着实有点让人惊讶。她说,那还是她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她的妹妹还在上幼儿园,妈妈的书店要开了,差一个名字。“我和妹妹就想了好多好多词,什么名词都放在'书店’前试试。”

“比如铅笔书店、电灯泡书店?再比如橡皮书店?”小女孩点头。

那么那么多的名词,最后还是“橡皮”打动了店主。

有人说,之所以叫“橡皮书店”是因为它小的就像一块橡皮;

也有人说,是因为橡皮就像一根魔法棒,能擦掉生活中的不愉快,能让人忘掉烦恼。



“躲进”橡皮书店,除了读书,你还可以敞开自己。

一张张明信片,一沓沓信纸,可以寄给朋友,可以寄给未来的自己。也有人写了长长长长的文字,没有选择寄出去,而是留在这里,一段段藏在心里的话语被贴在了墙上,和那些鲜活的彩绘一起,成为了这个书店的一部分,再难过的坎儿和再心酸的感情也就成了别人口中的故事。

在一面贴满了信纸的墙上驻足看了很久,信里面的烦恼和感动让人动容,洋芋君突然也萌生了想要写一封信的冲动。

坐在二楼靠窗的高凳上,望着窗前的那盆绿植和窗外来往的行人,一笔一划地写下想对朋友说的话,时间就这样匆匆溜走。

写完信,天已经渐渐黑了。把信装进信封,在封口处放上干花,用烧化的火漆封好,随后又填好了收信地址,等着店主把它寄给远方的朋友。

这样的仪式感让人心生欢喜。



天完全黑了,也快到书店关门的时间了,洋芋君离开了书店。

走到马路对面回头望,书店的灯光愈发温暖了起来,犹如这座城市里的港湾。

洋芋君已经期盼着下次与它的相遇了。


 


 地址:五华区文林街与翠湖北路交叉口西100米

营业时间:12:00—20:00

来源:拾云南

作者:史明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