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岁宝宝不会说话,是“舌筋短”还是智力发育不良?

 嘛叔杂货铺 2021-08-31
距离春节还有

5

随着二胎的放开,很多家庭都选择生了第二个宝宝,而第二个宝宝通常都有“语言问题”:

3-4岁了还不开口,任凭我们如何威逼利诱,就是一个字也不说,得到的就是哭闹;再大点也只会讲非常简单的“爸爸、妈妈、奶奶”这些常用称呼,而且还不一定每次都说,教他也不愿意学;有时候叽里哇啦说一堆,家长也听不懂,不知所云,感觉在说外星语,“鸡同鸭讲”,宝宝急哭了,家长更急。

如果你家宝宝有以上这些表现,请继续看下去!以下是我们带孩子去南京儿童医院诊断的时候,医生给我们普及的知识!


误区一 

“医生,我们宝宝不讲话,是不是舌筋短呀?

    来看语言问题的家长,十个有八个都会有此疑问。“医生,我们听隔壁邻居说,宝宝舌头下的那个筋短,剪掉就会讲话了。我们今天就是来看舌筋的!”

    每次遇到这种疑问,我们都会让孩子张大嘴,把舌头伸出来,然后指着舌系带,耐心的跟家长解释,宝宝不会讲话,跟舌系带并没有关系。“襻舌”,也就是家长通俗所说的“舌系带短”并不会影响儿童的语言发育。因为语言发育落后的儿童大部分舌系带都是正常的;再者,即使儿童的舌系带偏短,也不会影响他学会开口说话,只会对发音的清晰度造成影响,譬如卷舌音和翘舌音的发音不准确,把“zhi”说成“chi”;或者发音错误,把“de”说出“te”等,并不会影响孩子的词汇量。打个比方,就像一个手表没电了,不能指示时间,可是你却埋怨是手表指针短,影响手表的行走,其实两者是没有关系的。

    由于很多家长不理解个中道理,盲目带宝宝去医院剪舌系带,结果造成孩子对医生的恐惧,一到医院就哇哇哭闹,不愿意配合检查。由此增加宝宝学习讲话的恐惧心理。



误区二

“医生,我们宝宝已经4岁了,还不会讲话,亲戚说了,'贵人语迟’,不打紧的”

    首先要更正概念,大部分“贵人”都不语迟,相反,“贵人”的语言发育一般比同龄孩子好的多,譬如1岁多会讲很多话,2岁会背诵儿歌、唱歌等。语言作为神经心理发育的基础,语言的发育也预示着孩子的社会心理以及智力的发育。好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才能让孩子更好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分享想法,交流互动,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也可以促进孩子的大脑发育,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工作记忆和执行功能,也是认知发育的良好的基础。所以,“贵人语迟”的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切不可听信流言,耽误了孩子在关键期的语言训练。

温馨提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