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于期刊论文的高考地理试题设计研究12——以湖滨沙山为例

 新用户2766HcHT 2021-08-31

一、真题再现

 (2014安徽文综,31-32)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辽阔;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归槽成为“赣江”(图10b)。图中的沙岭沙山(29.5°N附近)形成于2万年前,由松散沙粒组成。沙山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垄(脊)槽(谷)相间的地形。读图10,完成31-32题。

 

31. 受大气环流和地形分布(图10a)的影响,图10b所示地区

A.全年以偏北风为主,冬半年风速较大   

B.夏半年以西南风为主,风速较大

C.全年以偏南风为主,夏半年风速较小   

D.冬半年以东北风为主,风速较小

32. 沙山及沙山上垄槽相间地形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A.风力堆积、流水侵蚀      

B.流水堆积、风力侵蚀

C.风力堆积、风力侵蚀     

D.流水堆积、流水侵蚀

天利38套的分析

31.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大气环流的判读,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较大。

该地区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因西太平洋副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当副热带高压脊位于该地区以北时,该地盛行偏北风,而当副热带高压脊位于该地区以南时,该地盛行偏南风。春季或秋季,冬季风势力强,该地仍以偏北风为主,所以该地全年以偏北风为主,由于冬季风势力强,加之湖口段呈瓶颈状,产生狭管效应,导致风速加大,故冬半年风速较大,A项正确,C、D项错误;当副热带高压脊位于该地南方时,该地可能盛行偏南风,但因南部地形阻挡,风速较小,B项错误。

32.本题主要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较大。

图示沙山是在枯水期时河滩上大量沙子在东北风吹拂作用下,在河道西南方向堆积而形成的,即沙山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B、D项错误;图示地区槽处没有河流流经,故不是流水侵蚀形成的,该地区沙山上垄槽相间,且呈东北-西南走向,主要是因为该地以偏北风为主,风沿长江谷地由东北吹向西南,风力侵蚀作用明显,形成垄槽相间的地貌,故C项正确,A项错误。

天星教育金考卷分析

31.本题考查气候特征,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据图可知,沙山上的垄(脊)位于沙山的东部,呈西南-东北走向,在垄(脊)西部沙粒堆积,形成沙山。据此可判断该地区全年以偏北风为主,冬季风力强劲。

32.本题考查外力作用,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由材料可知,沙山由松散的沙粒组成,故沙山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风力堆积作用,而沙山上垄槽相间地形的形成主要受风力侵蚀作用的影响。

二、试题设计分析

背景素材分析

韩志勇, 李徐生, 张兆干,. 鄱阳湖湖滨沙山垄状地形的成因[J]. 地理学报, 2010, 65(3):331-338.

以下引用,如无注明,均引自该论文。

试题图像分析

将试题中的图像与论文中的图1(下图)对比,可以看出,命题者基本上是直接选取图1作为试题的图像,删除了图1(b)中的采样点与地名的信息,在图1(a)中删除了“九江市”的地名,但标注了“庐山”。

试题设问分析

题干信息分析:

“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

首先要对“沙岭沙山”的地理位置有所了解:

在鄱阳湖北部的滨湖地带,分布着一些主要由松散沙粒组成的岗丘,当地人以及一些学者称之为“沙山”。星子县沙岭、永修县松门山、都昌县老爷庙是沙山的主要分布区

命题者提到“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主要目的是引导考生思考第31题。

而关于星子县(试题的图像已将论文中的“星子县”等地点标注删除,故用“鄱阳湖地区”来代替)的风向,论文中有说明:

星子县除7月份盛行偏南风外,其余各月多偏北风


——汪泽培, 徐火生. 鄱阳湖气候特性[J]. 海洋湖沼通报, 1989(3):17-23.


因此,命题者给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其依据可以从以上论文中得到参考。

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辽阔;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归槽成为“赣江”(图10b)。

这段文字是直接从论文中摘抄出来的:

论文中这段关于鄱阳湖水文特征的描述,主要是用来解释第32题“沙山”的成因的。其中,原文中“洲滩裸露”四个字最为关键,实质上就是“沙山”物质来源的意思,但命题者没有摘抄。如果题干中出现这四个字,也许试题的难度就会降低。

沙山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垄(脊)槽(谷)相间的地形。

这段文字是对论文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概括:

设问与考点分析:

本组试题共两小题。第31题考查区域风向及风力大小,第32题考查地貌成因。

第31题,大气环流地形分布(图10a)的影响,图10b所示地区

大气环流”包括两方面:一是上述的“副热带高气压带”;一是“季风”;

先说“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我国的副热带高压,又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


伍荣生. 现代天气学原理[M].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P188

伍荣生. 现代天气学原理[M].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P189

伍荣生. 现代天气学原理[M].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P190

副热带高压是影响该区域夏季风向的重要因素。而该区域冬半年风向的分析,就要说到大气环流的第二点——“季风”。同时结合该区域的“地形分布”,可以正确理解该区域的风向特点了。

以下是论文中关于该区域风向与风速的分析:

下图为沙山多年风向频率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沙山偏北风的频率最大。

图像来源:

党淑青. 沙岭沙山风蚀地貌特征与成因分析[D]. 南京大学, 2013.

党淑青, 韩志勇, 李徐生,等. 鄱阳湖湖滨沙山线性风蚀地貌的发育模式[J]. 第四纪研究, 2013, 33(2):388-397.

同时,庐山市风向统计图也能作为该区域全年以偏北风为主的证据之一:

——图像来源:王杰, 魏中胤, 祝明霞,等. 鄱阳湖沙岭沙山成因及发展对策[J]. 绿色科技, 2017(10):188-192.

下图能示意该区域风向受地形分布的影响:

——图像来源:贾玉芳. 末次冰期以来鄱阳湖沙山沉积及其环境意义研究[D]. 山东师范大学, 2012.

影响该区域风速大小的因素包括地形分析与下垫面:

——汪泽培, 徐火生. 鄱阳湖气候特性[J]. 海洋湖沼通报, 1989(3):17-23.

经过以上分析,推断出正确答案为A选项。上述推理过程复杂,完全超出了高中学生的认知能力。

一般而言,考生根据中学地理关于中国气候的基本知识——鄱阳湖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可以推断“夏季盛行偏南风,冬季盛行偏北风”的结论。但是,“其余各月多偏北风”这一点,与中学地理课程中国气候的基本知识有矛盾。而且,考生也不可能阅读过上述资料。因此,解决该题的办法也许只能是排除法了。

——胡龙成. 如何应对“似非而是”的地理高考试题[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5(1):57-58.

第32题, 沙山及沙山上垄槽相间地形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先说沙山的成因。鄱阳湖湖滨沙山自1959年被发现以来,关于于其成因一直有水成与风成两种说法。

林承坤认为沙山是流水携带细沙在下沉区域堆积随后受构造抬升而形成,在抬升过程中因流水切割而形成数级高度不等的阶地。

——林承坤. 第四纪古長江与沙山地形[J].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1959(2):95-108.

朱海虹等根据沙山沙的粒度、矿物成分以及沙粒表面特征等发现其与现代赣江、抚河沉积物相似,因此判断沙山为古赣江、古抚河沉积,受构造运动间歇性抬升,后期受流水与风力改造而形成(朱海虹等,1983)。

——朱海虹,等.鄱阳湖的成因、演变及其三角洲沉积[J]中科院南京地理所寨刊.1983,第 1 28

杨达源认为(沙山)在末次冰期寒冷时代,形成在长江中下游南沿地带,尤其九江地区湖口—彭泽河段南侧及鄱阳湖北部湖滨地带砂山是风成堆积丘,基本动力是冰期中强劲北方干冷气流的南侵,海面、长江中下游水位与西岸地带湖水位下降而出露的大片河湖滩地为风成砂丘形成提供了物质来源。

——杨达源. 江南的晚更新世风成砂丘[J]. 中国沙漠, 1985, 5(4):36-43.

“水成说”和“风成说”都承认砂山沙源为古赣江沉积物,但形成机制却有显著差异,目前地理学界大多数倾向于“风成说 ”。理由是:

按照“水成说”,经新构造运动逐渐抬升,沉积物成为现在的砂山,但若真正经历新构造运动抬升,后期形成的砂山由于断绝了河流泥沙的补给,经过长期风蚀、水蚀作用,也会逐渐消失。

——储茂东, 周劲松. 鄱阳湖滨砂山地区景观结构及土地荒漠化机制初探[J]. 干旱区地理, 1998(2):75-81.

由上述分析可知,命题者用于命制试题的背景素材是支持“风成说”的,其设计的关于“沙山”成因的分析思路,或者说是其希望考生通过获取文字和图像信息能找到的分析思路,应该是这样的:物质来源与形成动力:

首先,“(沙山)由松散沙粒组成再结合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辽阔;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归槽成为“赣江”(图10b)——上述分析指出,这段文字是直接从论文中摘抄出来的,并且论文作者明确说明沙山的形成(如下图),可以推断沙山的物质来源——河流沉积物。

其次,是沙山形成的动力条件——风。命题者设计第31题其实就是为解答第32题提供思路的。

再说沙山上垄槽相间地形的形成。论文的摘要部分有明晰的答案:

下图示意其形成过程:

上述分析其实就是命题者设计选项的依据。换言之,答案就在论文中,至于怎样选择,似乎就是考生自己的事情了。于是,有人把这样的题称为“似是而非”,认为可以采用其他的方法来解决该题。

——胡龙成. 如何应对“似非而是”的地理高考试题[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5(1):57-58.

三、争论与讨论

1.这篇论文作为背景素材设计高考试题,是否合适?

经过上述分析不难发现,命题者所设计的两道试题的答案都能在论文中找到。即,命题者将论文的研究结论直接作为试题的答案,这种做法是否合理?

一种观点认为,沙山的成因本来就存在两种说法,至今尚无定论,命题者支持某一种说法,并将相关研究结论作为高考试题答案,有失妥当。

作为一线教师,我经过上述的分析(并不是只采用试题背景素材的论文)认为,这组试题的设计并无不妥。知识只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结果,并不是客观真理的倾向,而只是人类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风成说”为什么被大多数人认同,其中自然有其道理。不能因为不是受有人都接受这种说法,就否定其合理性。

再者,试题设计的关键在于试题呈现的信息与正确选项之间的逻辑性。如果能够利用试题的信息推理出正确选项,尽管难度较大,那么试题的设计也是合理的。

2.这组试题有何思考价值?

经过以上繁杂的分析,我认为这组试题的设计对一线教师来说,有较好的思考价值。

首先是试题涉及到的考点。第31题关于地形对风向与风速,特别是风速的影响,这一考点属于高考地理的重要知识点。我们可以在高考复习过程好好利用这个素材,结合论文中的分析,采用逆向设计的方法,将结果呈现出来,引导学生分析原因。例如,可以呈现鄱阳湖冬季风力较大的结果,要求学生结合图像信息分析。这样的设计完全符合高中地理的认知水平。

再者,关于沙山的成因既然有两种说法,可以据此设计开放性试题,让学生站在地理研究者的角度去思考,从而提高学习能力。当然,至于给学生呈现哪些材料,这个就要教师认真思考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