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村老话“种蒜不出九,出九长独头”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蜂部落 2021-08-31

农村老话“种蒜不出九,出九长独头”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大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一种调料,几乎家家都会备有大蒜,大家都知道大蒜生吃是有很强的辛辣味,但是也正是因为它的这种独特的味道受到很多人的喜欢,大蒜虽然味道辛辣,但是它也是很有营养价值和医疗价值的天然绿色食品。那说到蒜,民间在蒜的种植上就有“种蒜不出九,出九长独头”的说法,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是否有道理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一、“种蒜不出九,出九长独头”啥意思?

有过种植大蒜经验的朋友应该知道,种蒜分为秋蒜和春蒜,秋蒜很显然就是在秋天播种的大蒜,那这句谚语是什么意思呢?在解释之前大家在看到这句谚语时可能都会想起数九歌,其实这句谚语也是和数九歌有关联的。

这是句谚语是在提醒农民不要错过种植大蒜的季节,意思是说:人们在种植大蒜的时候要在数九天里种植,最好是不要出了数九天,要是出九才种植大蒜的话,大蒜就容易长成独头蒜。这里大家可能认为出九就是出了九月,其实这里说的出九是指就和数九天有关。

在民间数九天是从冬至之后开始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共有九个九,也就是八十一天,差不多三个月的时间,其中最冷的就是三九天,数九天结束也就意味着冬天结束了。因此该农谚说的就是要种植大蒜的话,最好不要出九种植,一般“不出九”的时间应该是指每年的冬至以后至次年3月中旬以前。

这句农谚主要是告诉人们在数九天里种植大蒜是最好的时节,也就是这里所说的“不出九”,要是出九种植大蒜就会容易长成独头蒜,因为独头蒜比普通大蒜会辣,除了口感上,独头蒜的出现是低产的表现,会降低大蒜的亩产量。

二、大蒜的生长习性

那这句农谚是否有道理呢?接下来我们可以先来了解大蒜的生长习性。据小编了解,大蒜喜欢冷凉,是一种耐寒农作物,但是不耐旱,怕高温。在种植大蒜的时候,数九天的天气比较适合大蒜种植。

但是在不同的地区,温度是不一样的,在南方种植大蒜可以露地越冬,适宜生长的温度为12–26℃,温度保持在这个区间比较好,要是在高温天气种植大蒜,大蒜的叶片就比较容易老化,从而导致大蒜的品质下降。

大蒜幼苗期能耐零下7℃的低温,在适宜秋播大蒜的地区,可以在露地安全越冬。但是大家都知道,大蒜是有很多品种的,白皮和紫皮就是常见的,那么不同的大蒜品种对低温的耐受能力不同,据小编了解,白皮大蒜要比紫皮大蒜耐寒。

大蒜的耐寒性比其他农作物要高一点,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也能缓慢生长,在立春前天气虽然还不是很暖和,但是大蒜可以在温度较低在储存养分的同时缓慢生长分瓣,立春后天气越来越暖和,地下的大蒜瓣的养分已经储存的很多,在温度慢慢升高时茎叶开始快速生长,大蒜瓣因为有足够的养分也会长的很好。但是如果在立春暖和以后在种植,大蒜地下部分还未储存养分大蒜的茎叶已经快速生长,导致大蒜瓣因为缺乏养分形成独头蒜。

三、独蒜产生的原因

从农谚中了解到说是出了九种植大蒜,大蒜就比较容易长成独头蒜,其实独头蒜的形成原因,也并不仅仅是种植时间这一个,除了气候会影响大蒜长成独头蒜以外,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说:

1、没有选好蒜种

在种植大蒜前,种蒜没有选好,如果选种的大蒜个头比较小的话,播种后幼苗弱小,营养吸收不良,易形成独头蒜。

2、土壤贫瘠

土壤的肥力也会影响大蒜的生长,土壤贫瘠,土壤肥力不足,会导致幼苗弱小,鳞盘发育差不能分瓣,容易形成独头蒜。

3、种植密度过高

有过种植大蒜经验的农民朋友应该都知道,在种植大蒜时密度不要太密,这样对大蒜的生长也是有影响的,会导致大蒜的营养不良形成独头蒜。

所以除了农谚里说的受气候的影响外,还受到土壤,光照,养分,种植密度等多方面的影响,这些都是会影响蒜瓣的发育。综上所述,“种蒜不出九,出九长独头”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数九天里的气温比较适合大蒜种植,过了数九天种植大蒜就容易长成独头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